- 建立優(yōu)質(zhì)的親子關系
- 劉思瑾編著
- 1339字
- 2022-11-07 16:06:05
什么是良好的親子關系
孩子最重要的早期關系是與父母的關系。積極的親子關系有助于孩子了解這個世界,孩子想知道的有很多,例如這個世界是否安全可靠、他們是否被愛、他們愛著什么,當他們哭、笑或出現(xiàn)其他情緒時會發(fā)生什么等。良好的親子關系是一種相對自由、和諧、彼此尊重的關系,在這個過程中,父母更多的是靠引導教育孩子。
“教育學首先是關系學。”只有先具備良好的關系,真正的教育才會發(fā)生,否則,還沒開始就已經(jīng)結束了。在家庭教育中,什么是良好的親子關系呢?

良好的親子關系是獨立個體之間的關系
雖然孩子出生伊始無法獨立生存,需要父母撫養(yǎng)和幫助,但從實質(zhì)上來講,其仍然是兩個獨立個體之間的關系。因為,彼此是完全不同的生命體,分別有著獨立的意志和精神。盡管孩子的精神和意志是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構建的,他們需要從現(xiàn)實生活中的父母(主要撫養(yǎng)人)身上去汲取足夠的養(yǎng)分,但他們并不是必須依附于父母而存在的。這一點,只要想一下孩子的撫養(yǎng)人并非必須是父母,他們?nèi)匀豢梢蚤L大成人,就足以說明獨立的本質(zhì)。
孩子需要父母尊重他是獨立的個體,而非父母的附屬。他的思想、感受、所有物都需要成人的尊重。在他專注于一件事情時,不去打擾他,便是一種尊重;叫他時,口氣輕柔些,也是一種尊重。這些點點滴滴的尊重所帶給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對孩子的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尊重是平等相待的心態(tài)及其言行。有時候家長需要暫時拋開長輩的身份,把孩子看作獨立的個體,與孩子平等地相處。孩子犯錯誤或者情緒不穩(wěn)定的時候,父母需要先耐心地傾聽孩子所想,而不是責罵為先。這樣才能讓孩子對父母敞開心扉,父母也才能夠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才能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
良好的親子關系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信任”關系
沒有信任做基石,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溝通不僅充滿了障礙,還會產(chǎn)生更多的不信任。原因是,由于缺乏信任,父母與子女對彼此之間溝通的立場、內(nèi)容和目的都會產(chǎn)生質(zhì)疑、抵觸,進而導致溝通是無效的,而真正的教育也就根本不會發(fā)生了。反倒是,猜忌、懷疑和反抗會讓親子之間漸行漸遠,隔閡越來越深。


用心陪伴孩子,成為孩子的“重要他人”
在孩子心里,再貴的玩具,再漂亮的衣服,都不及父母的陪伴;再會帶孩子的爺爺奶奶,都比不上爸爸媽媽的陪伴。所謂陪伴孩子,也并不是說要我們 24 小時守在孩子身邊。陪伴孩子,不在于時間長短,在于用心。比如設立“特別時光”,在這個時間里全身心地陪伴孩子。跟孩子一起共讀一本書,一起做游戲。童年時期是父母與孩子建立親子關系的重要時期。趁一切還來得及,停下來,慢一點兒,給孩子一點兒時間,用心地陪伴他。
父母恩愛,情緒穩(wěn)定
良好的家庭情緒氛圍有利于形成安全、親密的親子關系,而緊張的家庭情緒氛圍則會導致孩子出現(xiàn)不安全感,進而引起親子關系的疏遠和緊張。社會學習理論認為,兒童會以父母在婚姻中的交往行為作為榜樣,把習得的行為帶入親子交往或家庭之外的交往中,從而引發(fā)親子沖突或同伴沖突。
兒童時期的親子關系對孩子性格的養(yǎng)成,與人交往的模式,表達愛和感受愛的能力,都起到?jīng)Q定性的作用。良好的親子關系也會讓孩子更有安全感,成為充滿愛與正能量的人。就像日本品川孝子先生說的:“孩子與家長的關系是孩子一生轉變的關鍵,也是將來他們踏入社會,待人接物的基本依據(jù),關心你的孩子,別忘了重視你與孩子的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