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好的親子關系優于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起點。凡是溫馨和睦的家庭,父母和孩子之間必定有著美好、穩定的親子關系。這樣的家庭,所有的問題對他們來說都不是問題,也不需要來自外界所謂的“教育專家”的指導和指引。
“教育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親子關系,親子關系出了問題,孩子就一定出問題。”和諧的親子關系是一切好教育的基礎。當我們善于與孩子相處時,孩子才會把我們當朋友,才會向我們敞開心扉,只要孩子把內心的真實想法說出來,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沒有什么可怕的事,就可以避免出現更嚴重的后果。從某種意義上講,親子關系既是一項難以駕馭的科學,又是一門講究科學的藝術。
我們的孩子為什么會叛逆?為什么寫作業拖沓?為什么情緒很容易失控?為什么總喜歡玩游戲?為什么缺乏安全感,又暴躁又霸道……為什么有些家長和孩子總是沖突不斷?那是因為他們把力氣用錯了地方。絕大多數的親子沖突都是不良親子關系引起的,與其督促、控制孩子,不如先和孩子建立良好的關系。親子關系改善了,孩子的問題基本就解決了。
在孩子心里,再貴的玩具、再漂亮的衣服都不及父母的陪伴;再會帶孩子的爺爺奶奶,都比不上爸爸媽媽的陪伴。所謂陪伴孩子,也并不是說要我們 24 小時守在孩子身邊。與孩子在一起,哪怕只是眼神的交流,或與孩子簡單的幾句對話,或是和孩子玩耍片刻,都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注,這會給孩子內心帶來極大的滿足感和安全感。父母的參與度,其實就是對孩子的接納和尊重,是愛孩子的最高體現。
高質量的陪伴并不僅僅是我們和孩子同處一個空間,而是我們能“看到”孩子,接受孩子有情緒,接受孩子會犯錯,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能聽得懂孩子的抱怨,并且愿意花時間跟孩子接觸,幫助孩子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