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論功
- 織田庶子
- 一絲幻想
- 3052字
- 2022-11-27 16:30:58
織田信廣能拿下巖倉城,織田信長是早有預料的,可卻絕對沒有料到,他會以這般匪夷所思的方式奪城。
一時間大為驚嘆,他這個大哥果真非比尋常。
巖倉既下,那就沒必要在這里繼續演戲了,當天便直接率軍北上,前去接應織田信廣。
織田達勝獲知消息之后,這才明白自己上了惡當。趕忙以主君斯波義統的名義,對兩家進行調停,巖倉織田以承認勝幡織田對巖倉的統治為代價,換回了織田信安,自此巖倉織田僅余犬山一城一郡。
人雖然得以脫身,但織田信廣的大名,已經讓織田信安留下了極大的心理陰影。
-----------------------
兩度立下大功,下方貞清與山口繼教等人變得有些飄了,平日里的言語之間,不自覺的對織田信長流露出了輕視。
這引起了織田信廣的警覺,對幾人嚴厲呵斥,這才有所收斂。
要想讓別人信,首先得自己做到位。
當織田信長大軍到來之前,織田信廣更是率人十里相迎,顯得無比恭順。
這也大大出乎織田信長意料,在他想來,織田信廣立下如此大功,就算不驕傲自滿,定然也頗為自矜,卻沒想到會如此行事,一時之間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對織田信廣的防備之心也漸漸淡了。
一時間兄友弟恭,讓織田信行急的不行。
平手政秀也松了口氣,看來自己的擔心是多余的。
三月一日,織田信長引大軍回歸,織田信秀早已在勝幡城備下了盛大的酒宴,迎接織田信長凱旋。
宴席上,織田信秀看起來明顯十分高興。
想來也容易理解,織田信長首次領軍,便能有如此建樹,著實讓人驚喜。
說起來,織田信秀一開始就根本不認為,這個兒子真的能打下巖倉城,如此一來,家中之人定然能看到吉法師的能力了吧。
可當他看到頻頻對飲的織田信長和織田信廣時,他的好心情立馬沒有了,至此之后,只怕吉法師更容易被那個逆子蒙蔽了。
眼珠一轉,眾人突然見他敲了桌子。
“諸君,巖倉織田一直是本家的心腹大患,如今能拿下巖倉城,可謂是潑天大功。為君者當賞罰分明,有功不可不賞,我決定此役首功者,當賞知行五千石,眾卿以為如何?”
一下子便賞賜五千石,這可是個大手筆啊,看的所有人都眼熱不已。但也都知道,這些跟自己沒有關系,這知行只怕是織田信長的囊中之物了。
“主公英明。”
馬屁之聲四起。
“可我如今有件事情委實難以抉擇,還想請諸君幫忙參詳一二。”織田信秀看起來一副為難的樣子。
“愿為主公分憂。”
“好,有這話便好。說出來也不怕大家笑話,如今讓我為難之事便是,此役首功該定與誰?是吉法師?還是信廣?”
此言一出,眾人盡皆一驚,這是什么情況?館主大人這是轉性了?竟然愿意拿織田信廣與他最喜歡的兒子相提并論。
一時間猜不透他是何意,眾臣都不敢說話,要是揣摩錯了意思那就麻煩了。
見沒人響應,織田信秀有些不滿:“怎么不說話了,大家盡管暢所欲言。”
這下才有人開口:“館主大人,我認為首功應推信長殿下。”
說話的是一名叫河尻秀隆的足輕大將,在沒有明白織田信秀的本意之前,首先出戰的自然是這等無足輕重之輩。
“為何?”織田信秀笑道。
“信長殿下身為總大將,所有戰略部署均是由其做出,因此該為首功!”
“有道理。”
眼見織田信秀點頭贊許,織田信行一派的馬前卒桑山重晴也只能硬著頭皮跳了出來:“非也,非也。下臣認為此役首功當為信廣殿下。”
織田信行一派自然不能看著織田信長得意,所以趕緊出來上眼藥。
說完,便已經做好了要被織田信秀收拾的打算。
豈料,織田信秀卻十分溫和:“哦?你也說說你的理由。”
“信長殿下的戰略自然是極好的,可當日浮生原之戰,大家也都歷歷在目,巖倉城外支城林立,如果不是信廣殿下的奇謀,就算有信長殿下的安排,只怕也很難見功,所以下臣認為,信廣殿下當為首功!”
也不知道織田信秀到底在想什么,竟然也贊同的點了點頭。
見織田信秀態度模棱兩可,織田信行一派的人紛紛為織田信廣說起了好話,他們的目的自然很清楚。既然織田信行毫無建樹,那就把功勞都往織田信廣身上堆。一來離間二者之間的關系,二來也是防止織田信長實力變強。
信長派自然也不肯善罷干休,一時間,整個會場鬧哄哄的。
反倒是織田信廣這位當事人好像是個沒事的人一樣,一直在一旁冷眼旁觀。
他心里很清楚,織田信秀絕沒這么好心,一定是在圖謀什么,所以他在等著看表演。
果然,很快織田信秀便打斷了眾人:“我綜合考慮了一下大家的看法,我認為織田信廣當為此役首功,加封勝幡五千石,大家有沒有意見?”
這就定了?不再考慮一下?原本吵鬧的眾人竟皆呆呆地望向了他,一時間場面極其詭異。
聽到這個決斷,原本有些自得的織田信長臉色一黑,心里極度不舒服,但很快便裝作若無其事。并不是他有多在意這些封賞,而是他很不喜歡別人搶了他的風頭,再怎么心思深沉,也不過只是十幾歲的少年人而已,好出風頭這是本性。
織田信秀這出人意料的一招,讓他一時間有些難以接受。
織田信秀其實一直在暗中觀察他的反應,見此,心中得意,看來奏效了。
原來,織田信秀的圖謀很簡單,一出簡單的離間計而已。織田信秀深諳人心,很清楚期待越多,失望越大的道理。他料定織田信長必定以為自己這個首功沒跑了,那便反其道而行之,在你最得意的時候,來這么一下,人在憤怒不甘之下,是很容易遷怒于人的。
加上他一直看不上織田信廣,之所以拿出這么高的賞格,便是篤定織田信廣在如此重利面前會亂了分寸。
為了織田信長,區區五千石又算得了什么。
往往越簡單的計謀,越容易奏效,因為它直指人心。
織田信長沒那么傻,很快便明白了織田信秀的打算,可明白是一回事,但控不控制的住自己的心,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織田信廣見此一幕,心中冷笑,織田信長能看明白,他自然也能看明白。舍棄如此重利,自然極為可惜,可真當他織田信廣是個沒有見過世面的鄉巴佬,那織田信秀就大錯特錯了。
起身出列:“館主大人厚愛,織田信廣深表感激。但臣深知無功不受祿的道理,此役能一戰而下巖倉,都是信長的功勞。如果不是信長定下如此大膽計策,并且麻痹了織田信安,我就算是有千般手段,也做不到這一步。故,信長應為首功!
且我為兄,其為弟,信長不以臣卑鄙,真心以兄待我,我又豈做出搶自己弟弟功勞的事情,還請館主大人收回成命!”
起初織田信秀以為他是做做樣子,心中譏笑,書沒讀過多少,這三推四請的本事卻是學了個十足。也就沒當回事,如此重利面前有幾人能夠說不要就不要的。
略帶嘲諷:“你可要想清楚了,這可是足足有五千石的知行。”
“知行雖重,卻重不過兄弟情誼!”織田信廣斬釘截鐵。
隨后無論織田信秀是威逼還是利誘,織田信廣全然不予理會,織田信秀這才看到了他的決心。
眼見計劃就將得逞,卻被織田信廣攪黃了,一時間織田信秀大為惱怒,氣惱之下,竟然直接讓人將他轟了出去。
連正主都認為織田信長當為首功,信長派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紛紛進言。
計謀無法得逞,織田信秀自然不會再將首功給織田信廣。
可今日之后,家中眾人盡皆認為織田信廣重情重義,無論何種立場,紛紛對他抱有巨大好感,包括織田信長。
織田信秀的一出妙計,不僅沒能離間兩人的關系,反倒加深了織田信長對織田信廣的認同,不知道他會不會被氣死?
而且有一件事,恐怕他是完全沒想到的。那就是織田信長竟因此對他有了埋怨,這次他雖然得了首功,可讓織田信秀這么一鬧,反倒讓人覺得這是織田信廣施舍給他的,讓他顏面大失。
織田信長自然不會去怪織田信廣,畢竟他不惜得罪織田信秀,也要將功勞推給自己,又有什么理由去怪他呢。
這埋怨自然而然的轉移到了織田信秀頭上,要不是這個做父親的搞事情,今天自己怎么會如此丟人?
為此,織田信長很正式的拜托自己的父親,希望他不要再干涉自己的計劃。看懂了他的埋怨,織田信秀大為光火,他這所作的一切到底是為了誰?還不是為了你織田信長。
現在好了,自己倒是里外不是人了。只覺這個兒子沒救了,兩人再次吵了起來,最終不歡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