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熱量損失
書名: 被告知死亡日期?我追求熱血!作者名: 十更而已本章字數: 4015字更新時間: 2022-11-17 13:08:14
能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生存下來,這簡直就是奇跡。
這一刻,直播間陷入了無盡的沉默。
下一秒,為了在肆虐的風雪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死死攥緊冰錐的同時,許林順勢拔出搖搖欲墜的冰鎬,奮力劈入巖縫。
隨后,再微微抬起頭,借助風的力量,放下雙腿。
分別踩住兩處巖點,總算是匍匐在了雪面之上。
10多分鐘過去了,可是漫天大風大雪并沒有停下的痕跡,相反似乎還在加重。
趁著這個當兒,許林試著活動了一下手腳。
長時間的低溫,造成了體內熱量的迅速流失,只能等待風雪完全停下,體溫恢復正常水平后才能行動。
頂著風雪,許林卸下背包,拿出帳篷和睡袋圍在身上,盡可能地維持著體溫。
“在這里出汗比著涼更好。”
這是登山活動中,歷經雪暴后,必須遵循的鐵律。
最好的是一動不動,就像睡著一樣躺著。
否則,身體會損失很多寶貴的熱量!
抵抗風雪時所產生的熱量,是無法帶動體溫的。
繼續活動,只會加劇失溫,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
正確的做法是原地待命。
然后利用隨身攜帶的設備盡可能補充身體的熱量,使得身體可以抵御糟糕的環境。
拂去臉上的積雪,張開皴裂的嘴巴,許林一邊瘋狂地喘著粗氣,一邊瘋狂地吃著牛肉干。
然后又去接了外面的一些冰水裝入壺中。
這個時候有關熱的水和食物都不能喝。
因為這樣做,不僅不能夠快速復溫,反而會劇烈擴張血管,導致低血壓,進一步降低核心體溫,造成復溫性休克!
外面的暴風雪很大,稍有不慎就會讓登山者失去性命。
但這并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還是暴風雪過之后放松后的致命一擊,這將極大的擊潰一個登山者。
失溫,就是其中最為嚴重的一項可能。
在登山的歷史上,有接近一半的人遭遇到了巨大的風雪,然后生存了下來。
可是很多人都沒有能夠躲過最后的一擊重拳。
哪怕是最尋常的2級失溫,也會讓身體迅速脫水近5升。
這種危急的情況下,會讓一個人失去性命。
擦拭了一下無人機的鏡頭,許林躲在帳篷里,喘了好幾口氣,才勉強開口:“目前我還要在這里待著,不能隨意走出去”
“因為出去活動會消耗身體的熱量。”
瞧了一眼體態評估檢測器上的數據,他又從包里拿出電子體溫計,測了一下自己的體溫,給觀眾們展示了一番。
“我現在的溫度只有33度,可以說是二次失溫,這個時候一定不能亂去,否則會有性命之憂……”
33度,意味著什么,很多人都一清二楚。
人體的正常溫度是36度,過低一定會出事。
意識模糊,因寒冷所導致的顫抖逐漸消失。
身體虛弱,思維麻木。
智商降低,口齒不清。
記憶障礙,視覺障礙。
而且心臟的跳動也會變得緩慢。
緩慢的下一步就是停下,人的心臟一停人也差不多就完了。
如果體質不佳者,二級失溫絕對會對其造成致命打擊。
好在許林比較強大,二級失溫也沒有造成太可怕的影響。
他目前的腦子和身體的行動看起來只是稍微差一些而已,完全看不出是一個二次失溫的人。
有不少專業的醫學人士在收看許林的直播。
當看到電子溫度計上的數值時,這些專業人士,都不由得渾身一抖,連連驚嘆于許林的超強體力與意志!
“太厲害了……”
“這應該是人類體能的極限巔峰了吧……”
“如果是普通人,遇到這種情況,很可能已經發生休克了!”
“對抗失溫,單單依靠身體是不行的,還需要超強的意志力,主播確實厲害!”
“佩服!”
……
就像大家猜測的那樣,許林已經差不多接近人類的極限了。
此番但凡再有一點差池,結局都會大不相同。
這都是得益于系統給予的強化所致,如果沒有這些強化,此刻的許林,應該已經倒下了。
放下電子溫度計,按照戶外失溫的自救流程,許林開始針對核心部位,為進行自己體外復溫。
為了避免復溫過快,引起低血壓和Afterdorp,在揉搓關鍵部位時,他的速度一直很慢。
否則。
會導致身體熱量流速的加快,而且不會有益處。
極易導致猝死。
許林的手腳不斷的揉搓著,經過一段時間之后,他感覺身體的熱量慢慢的多了起來,情況好一些了。
懷中的雪也融化得差不多。
取出水壺,許林輕輕地嘬了幾口,又吃了好幾塊奶貝和牛肉干,這才舒服了不少。
外面的暴風雪很快很猛,來勢洶洶,去得也快。
差不多半個小時的時間風雪已經快停了,許林感覺可以將帳篷支起來了。
他在附近走了一圈,找到了一個平的地方布置好東西,然后開始取水。
“這些水,不是用來喝的,而是用來熱敷的。戶外失溫的時候,絕不可以喝熱水的,因為這樣做,極易引起低血壓,造成昏迷。”
“除了一些緊急措施,用毛巾熱敷關鍵部位,才是體外復溫時,最好用的辦法。”
“當然了,這個辦法只針對于輕度失溫和2級失溫,如果達到3級失溫,任何救援手段都無法徹底將其治愈,只有醫院的胸腔加熱機才能救你一命。”
燒好了一小鍋水,許林脫掉貼身衣物,拿出毛巾,依次敷在脖頸,腋窩和腹股溝等部位。
溫熱的毛巾,是找回體溫的利器,配上高熱量的食物,幾乎用不了多久,就能讓體溫恢復正常水平。
果不其然。
經過差不多半個小時的時間,許林身體的熱量越來越多,再用溫度計一量,果然到了36度。
許林停下手中的動作,穿上羽絨服,喝了點熱水,靠在一邊休息了會。
重新穿好羽絨服,許林又喝了一些溫水,原地歇了一會兒。
半個小時過后,許林感覺之前積累的疲憊全部被掃空。
差不多了。
很快,時間來到凌晨的2點35分,頂著風雪,整理好裝備和背包,許林再次踏上了征程。
C1(7028米)到C2(7790)米的這段路,最難過的就是大風口這一關。
只要經過這一段路程,再后面一些就輕松許多了。
雪山徒步的速度雖很慢,但至少是前進著的。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過了7500米,高反才會真正出現。
在前世,很多登山人到這里才開始使用氧氣。
而對于無氧登峰者來說,7500米后,考驗也才剛剛開始。
在這段路程里,許林每一次前進腦中都會伴隨著對氧氣的渴望。
頭暈,頭痛,耳鳴已是家常便飯。
此外,還會伴有氣短,呼吸急促。
他心跳的速度將會變得很快,但是會有一種無力感,很悶,讓人透不過氣來。
“開始有反應了。”
沿著雪白的山脊,許林一路邊走邊說:“我現在的海拔差不多是7802米,只要翻過這道山脊,就能看到8000米了。”
這時候,直播間有的觀眾問許林:現在是個什么感覺?
許林笑了笑:“你們問我什么感覺?這本身就是偽命題,因為我已經完全沒感覺了。”
“真的沒感覺了。”
“現在,我除了能夠感覺到自己還是呼吸著的,什么感覺都沒有,整個人都處在一種完全放空的狀態,很難有具體的形容。”
“不過,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這里絕對是地球上名副其實的絕命海拔!”
“別看我現在很輕松,但或許下一秒,危險就會找上門來……”
“缺氧,高山癥,腦水腫,它們中的任何一個,都會讓我疲于應對,甚至致命。”
一路緩緩向前,大約過了近兩個小時,漫長的雪山徒步終于結束,C2終到盡頭。
8000米已近在身前。
夜空中。
風還在刮著。
淡淡的霧,也不知是雪還是云。
包裹著冷硬的山。
也包裹著許林。
穿透這層隔閡,滿天的繁星,終于再次映入眼簾。
在徒步C2的整個過程中,許林所有的注意力,一直都集中在腳下。
如今是8千米氧氣稀缺的環境,對于許林的行動沒有造成太大的干擾,只是讓他心理狀態有些不舒服而已。
可當突然停下腳步時,死亡地帶的稀薄空氣,卻是當頭棒喝。
轉瞬間,令人肺如刀割,疼痛難耐。
每一縷鉆進胸腔的寒流,似乎都在沸騰著。
一刻不停地燒灼著肺葉。
愈演愈烈。
下一秒,許林沉重的呼吸聲被無限放大,聽得觀眾們心跳不止,有口難開。
每個人都對這片絕命之地有了最為直觀的感受!
“臥槽,無情!”
“上氣不接下氣的趕腳!”
“感覺肺都要炸了!”
“莫名心塞!”
“真的牛逼,都快8000米了!”
“許神加油!”
……
摘下防風面罩,許林俯身喘了兩口氣,卻依舊無法平復正在劇烈顫抖的心肺。
一呼一吸之間,血液中為數不多的血紅蛋白,正在快馬加鞭地為身體輸送足夠的氧氣。
但哪怕是這樣,也難以抵補了最大的氧氣缺口。
此時徐林感覺自己的肺部好像有無數把小刀,沿著肺的表面不斷的切割著,不斷的切割著給他,帶來一種強烈的疼痛感。
又痛又難熬。
近8000米的海拔,空氣中的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27%左右。
想要自由自在的呼吸,是一件不可能的事,這里只有悶。
一旦涉足,尋常隨處可見的氧氣,瞬間就會變得彌足珍貴起來。
哪怕是在水里能夠長時間憋氣的人在這里都會覺得特別不舒服。
有人說,在珠峰,從進入7900米開始,你就是在慢慢的死去。
那些登山裝備只不過是在盡力延長你的死亡時間而已。
你要做的,就是在徹底死之前上去,然后再下來!
期間,哪怕只慢了幾秒鐘,你都有極大的可能被永遠留在上面!
可以預知,這個海拔對于人來說意味著什么。
沒錯。
風起云涌,每一秒都會瞬息萬變。
不過,7900米,還只是一次警告。
從這里開始,海拔每上升一米,絕望和無奈便會越來越明顯。
任何一個小細節照顧不周,都可能釀成慘劇。
原地歇了一會兒,許林再次起身。
他的速度越來越慢。
每一步都會猶豫片刻再落腳。
他需要十分的謹慎,才能確保自己在前進的路途中能夠再走下一步,而不是就此倒下。
行走的過程中,許林下意識地看了一下對面的章子峰。
它已經變得很矮小了。
四周圍,喜馬拉雅山脈中起伏的巍峨群峰,也全部被自己踩在了腳下。
只有女神峰的峰頂,還是不為所動,靜靜地矗立在夜色中。
舉步維艱地緩步前進了大概一小時,還未等找到應有的節奏,許林便再一次停了下來。
砰!
砰!
砰!
心跳不止。
牽一發而動全身。
先前那種肺如刀割的感覺,越來越鮮明。
扶著一處巖壁,許林抬眼看了一下登山表,發現海拔已經過了8000米。
舉頭遙望,寒凜粗獷的峰頂,直指云天,早已經觸手可及。
下一秒,滿身風霜的無人機,飛至身前。
透過鏡頭,觀眾們也都看到了登山表上的數據。
當8000米這幾個字,映入眼簾時,沉寂許久的直播間,再一次沸騰開來!
“臥槽!8000米!”
“真尼瑪牛逼!”
“全體起立!”
“許神:基操勿6,靜觀皆坐!”
“媽媽問我為什么跪著看直播!”
“嚇人!”
“專家呢?”
“專家們已經被許神嚇破膽了!”
“難以想象!”
1953年!
瑞士醫師伊都華·衛斯·杜農于1953年將8000米的海拔,定義為人類無法涉足的死亡地帶!
2019年,9月20日。
華夏極限運動員許林,打破這一鐵律,在沒借助任何呼吸輔助器材的情況下,成功踏足8000米,創造了歷史。
這不僅僅是極限運動界的壯舉,也是整個人類的壯舉!
此刻,舉世嘩然,萬眾歡騰!
沒有一句廢話!
也沒有任何反駁!
許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橫掃了所有的質疑聲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