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克服導致失敗的無益氣場(1)

空談會讓強氣場流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氣場,氣場是我們身上無形的精神符號。氣場不用說話,也不需要特地說明,他無時無刻都會存在。由于我們自身的原因,比如知識、閱歷、人脈層次等,每個人的氣場又是不同的,有的人氣場強,有的人氣場弱。

有的人原來氣場很強,但是由于一些壞習慣或者不佳表現,使得自己的強氣場逐步流失,而氣場流失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空談。所謂空談,通常是指只說不做,言而不行,確切地說就是指不切實際。

前幾年,我有個非常要好的朋友給我講了一個故事,故事中說兩個人厭倦了都市枯燥的職場生活,因此就相約一起去很遠的地方尋找人生的幸福和快樂,他們一路上風餐露宿,吃盡了苦,但是他們樂此不疲。就在他們即將到達目標的時候,一條大河攔住了他們的去路。可是河的對岸,就是他們朝思暮想的地方,兩個人既興奮又著急,目標就是眼前,可是卻不能實現。

但是該如何渡過這條河,兩個人給了兩個答案,誰都堅持自己的方式是正確的,一個建議采伐附近的樹木造一條木船渡過河去,另一個則認為無論哪種辦法都不可能渡得了這條河,與其自尋煩惱和死路,不如等這條河流干了,再輕輕松松的走過去。

于是,建議造船的人每天砍伐樹木,準備建造木船的材料,并且為了以防萬一,自己還試著學習游泳;而另一個人則每天躺下休息睡覺,然后到河邊觀察河水流干了沒有。直到有一天,已經造好船的朋友準備揚帆出海的時候,另一個朋友還在譏笑他的愚蠢。

不過,造船的朋友并不生氣,臨走前只對他的朋友說了一句話:“我不知道我這么做是否能夠成功,但是我必須這么去做,如果我像你一樣,就這么等著,我想我這輩子都無法完成!”

能想到躺到河水流干了再過河,這確實是一個“偉大”的創意,可惜的是,這卻僅僅是個注定永遠失敗的創意而已,這與空談無異。

結局大家肯定也都猜到了,造木船的朋友最后到達了對岸,雖然不是一帆風順,但是終于到達了自己向往的地方,而那個等著河干的人最后孤老一生。

這個故事其實就是告訴我們,與其空談,不如實干。正如一篇文章里說的:你給了生活多少耕耘,生活就會賞賜你多少果實;你給了生活多少懶惰,生活就會回敬你多少苦澀。

人生的確如此,只有腳踏實地,一點點耕耘,再一點點收獲,夢想并不會因為你的空談而實現。得到別人的肯定,要靠自己的實力去實現。只有擁有實干的精神,用自己的打拼,自己的奮斗,才能得到豐碩的果實。兩個都非常向往幸福和快樂的人,結果因為做事方式不同人生出現了兩個不同結局。我們做事情一定不要空談,空談會讓人感覺到華而不實,不切實際,沒有人會相信你,氣場也就會慢慢變弱,最終會導致自己氣場的流失。

上面故事中講到的這種空談的人,起初可能我們會相信,但時間一久,就會原形畢露。我們會發現他說的不是實情,那么,我們會懷疑他講的話,甚至擴散到對他的每一句話都會采取打折接收,而那個折扣也會因事改變。畢竟,我們對一個人的了解,除了聽別人說,更大程度上,是通過自己用眼睛看。這樣的人,即使說的是真話,也很難讓別人相信。他的氣場也就會慢慢的弱了。

春秋時,晉國大夫陽處父出使到魏國去,回來路過寧邑,住在一家客店里。店主姓贏,看見陽處父相貌堂堂,氣宇軒昂,十分欽佩,悄悄對妻子說:“我早想投奔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可是多少年來,隨時留心,都沒找到一個合意的。今天我看陽處父這個人不錯,我決心跟他去了。”

店主得到陽處父的同意,離別妻子,跟著他走了。一路上,陽處父同店主東拉西扯,店主一邊走,一邊聽。剛剛走出寧邑縣境,店主改變了主意,和陽處父分手了。

店主的妻子見丈夫突然折回,心中不明,問道:“你好不容易遇到這么個人,怎么不隨他去呢?你不是決心很大嗎?家里的事你盡管放心好了。”

“我看到他長得一表人才,以為他可以信賴,誰知聽了他的言論,卻感到非常討厭。我怕跟他一去,沒有得到教育,反倒遭受禍害,所以打消了原來的主意。”店主說。這陽處父,在店主的心目中,就是個“華而不實”的人,所以,店主毅然地離開了他。

我們其他人在對別人的認識中,有時也逃不過第一印象與思維定勢的影響。由于沒有接觸到實質,最初我們會被他的外表所迷惑,被他的強氣場所吸引,但是隨著談話對他的了解,知道他是一個空談的人,他的氣場自然就會慢慢變弱,因此就會讓人遠離他,空談只會讓自己的氣場流失。

中國古代有一句諺語是“空無一物的袋子是難以站直的”,說的是袋子只有填滿才能站起,借以喻示空談不能成就事業,只有不斷充實自己,才能獲得事業的成功,增強自己的氣場。

在我高中的時候,班上轉來一位新同學,他的名字叫董浩。董浩和同學熟悉以后,就經常向大家介紹自己的一些奇遇,例如他怎樣抓小偷的,又是怎樣保護小同學勇斗高年紀的同學。他說的每一個故事,大家都沒有懷疑,并且還有人成了他的粉絲,是大家心目中的崇拜對象。

有一次,班上的同學排練一出小品。不料,在演出前,扮演主角的學生把腳扭了不能上臺表演,這可把大家給急壞了。突然,董浩自告奮勇地說:“我很熟悉這個角色,就讓我來演吧。”同學們立刻轉憂為喜,都從心底里感激他。

到演出的那一天,董浩卻沒有來。同學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找遍校園的各個角落,仍然不見他的蹤影。

第二天早上,同學們走進教室,看見董浩安閑自得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大家立刻圍了上去。

“你昨天為什么不來演戲?”

“忘了。”他若無其事地回答,他不想承認自己說了大話,其實因為膽怯了。

這樣重要的事情怎么可以忘記,不管是男同學還是女同學都提高了嗓門責備他,同學們氣憤極了,大家約定在兩個月之內,誰都不理睬他。

董浩由于說了大話而最終受到了懲罰。現實生活中確實有些人喜歡說大話,夸大其詞,好像能將大海填平,將蒼天吹的搖晃,將地球能移動。殊不知,空話早晚會被揭穿,說空話的人自然就沒有人再信賴他,氣場就會流失。

英國詩人柯立芝也是這方面的反面教材,他遺留給后代的詩作大部分都是未完成的。他以自己的天賦與才能是可以完成一篇傳世詩作的,可他卻白白浪費了這一機會。他生活在一個不真實的夢幻世界里,在他死后,查理·萊姆寫信給其他朋友時說:“柯立芝死了,聽說他留下了四萬多篇有關形而上學和神學的論文,但沒有一篇是完成的!”

與其做了10件有頭無尾的事,不如做一件有頭有尾的事。浪費了時間,做了沒有意義的事情,跟空談沒有區別。空談的人,他的氣場會被自己的行為削弱,甚至導致氣場消失。而一個沒有氣場的人,是無論如何也得不到成功的眷顧。

懶惰阻礙氣場的提升

懶惰本身雖是指遲緩或遲鈍的意識或行動,但影響作用絕不僅僅如此。懶惰會阻礙氣場的提升。一個人無論他有多好的天賦,多高的智商,多么優越的條件,多么強的氣場,如果他不勤奮努力,怕吃苦受累,就會流失自己的氣場,永遠不可能走向成功;任何寶典,如果不勤奮的去研究發現,永遠也不可能創造財富。懶惰不僅使自己處境窘迫艱難,更會殃及他人。

查斯特·非爾德曾說過:“只有懶惰才能使人精神沮喪,萬念俱灰。”在查斯特·非爾德看來,懶惰是一種惡劣而卑鄙的精神重負,懶惰會吞噬人的心靈,使其對那些勤奮之人充滿嫉妒。懶惰的人阻礙了氣場的提升,因此那些生性懶惰的人不可能成為事業的成功者,他們對事業生活缺乏必要的追求,等著天上掉餡餅,在等待中蹉跎著自己的時光,所以等待他們的只能是一次次的失敗。

宋國有個農夫正在田里翻土。突然,他看見有一只野兔從旁邊的草叢里快速地竄出來,一頭撞在田邊的樹墩子上不動了。農民走過去一看:兔子死了。因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了。農民高興極了,他一點力氣沒花,就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撿到野兔,日子就好過了。從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氣種地了。每天,他把鋤頭放在身邊,就躺在樹墩子跟前,等待著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這樹墩子上來。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啊。農民當然沒有再撿到撞死的野兔,而他的田地卻荒蕪了。

那些思想貧乏的人、愚蠢的人、庸懶的人只注重事物的表象,無法看透事物的本質。他們不去學習,不增加閱歷,沒有人愿意和他們交往,在懶惰中喪失了自我,讓自己變得精神萎靡,每天就會夢想著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情。

愚公移山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尤其是典故里愚公和智叟的對話,我們不禁要問,愚公的氣場和智叟的氣場,哪個更強大?

實踐證明,人與人之間,先天稟賦的差異是微不足道的。知識、學問和能力主要是通過后天得來的。由于知識、學歷和能力的不同,人的氣場也就不同,有的氣場強,有的氣場弱。

一個上進、有雄心壯志的人,由于懶惰阻礙了氣場的提升,沒有斗志,最后歸于失敗。只有勤奮努力,不怕吃苦,才能使我們走向成功,才能使寶典、夢想、計劃、目標有現實意義,勤奮像食物和水一樣,能滋潤著我們,使我們通向成功之路。

氣場弱有很多因素造成,尤其是懶惰,阻礙了氣場的提升,因為懶惰的實質無非是拖延、逃避,怯懦、保守。

懶惰的人希望什么也不要做,什么改變也不要發生,一切照舊,安于現狀最好,懶惰的人害怕改變,也阻礙改變。當你有提升氣場的行動時,懶惰就會出來阻礙。我們說愚公不愚,是因為他相信靠勤奮勞作能搬走大山;我們說智叟不智,是因為他被困難所嚇倒而卻步不前。

“懶惰像生銹一樣,比勤勞更能消耗身體;經常用的鑰匙,總是亮閃閃的。”的確,在生活中我們只有學會勤奮,認認真真地去面對每一件事,而懶惰,我們應該要拒之千里。

看看下面的例子,你的氣場會是哪一個?

《時間磁卡》(企業管理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一書中有一個關于生命的經典寓言。寓言說,全世界只有四個人——四個20歲的青年去銀行貸款,銀行答應借給他們每人一筆巨款,條件是他們必須在50年內還清本息。

第一個青年想先玩25年,用生命的最后25年努力工作償還。結果他活到70歲都一事無成,死去時仍然負債累累。他的名字叫“懶惰”。

第二個青年用前25年拼命工作,50歲時他還清了所有的欠款,但是那一天他卻累倒了,不久死了。他的遺照旁放著一個小牌,上面寫著他的名字“狂熱”。

第三個青年在70歲上還清了債務,然后沒過幾天他去世了,他的死亡通知上寫著他的名字“執著”。

第四個青年工作了40年,60歲時他還完了所有的債務。生命的最后十年,他成了一個旅行家,地球上的多數國家他都去過了。70歲死去的時候,他面帶微笑,人們至今都記得他的名字叫“從容”。

當年貸款給他們的那家銀行叫“生命銀行”。

比爾·蓋茨說:“懶惰、好逸惡勞乃是萬惡之源,懶惰會吞噬一個人的心靈,就像灰塵可以使鐵生銹一樣,懶惰可以輕而易舉地毀掉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

可以說,懶惰是成功的絆腳石,是提升氣場的阻力。我們要應對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必須改變懶惰,變得積極起來。但懶惰有時就是一條又粗又長的老藤,緊緊地拽著不放,不過,看了上面這個故事之后,大家應該就真正地懂了懶惰對氣場的危害性。

自卑無法贏得強氣場青睞

有些自卑者喜歡把主觀因素擴大,把一切過錯都歸于自身,讓自己背負很多卻又無法釋懷,日子過得很累,常常處于庸人自擾中。自卑可以說是一種性格上的缺陷。而自卑,對氣場的影響,卻是致命的。

自卑削弱你的氣場,讓你在學習工作和人際等方面受到影響。在學習上,缺乏知難而退的信心,在工作上,不敢大膽參與和開展各項班級工件;在人際關系中,自我孤立,最終認定你看,我就是不行”。自卑感使他們喪失了與人溝通的能力,久而久之,你的氣場就會越來越弱。自卑的人,是沒辦法獲得強氣場的青睞的。

自卑者對自己的能力、品質評價過低,同時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緒體現,讓人無法對其抱有希望,有時表現得很憂郁,有時表現得很失望,自卑就無法贏得強氣場的青睞,因為讓人無所適從。

自卑者總是一味輕視自己,總感到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什么也比不上別人。這種情緒一旦占據心頭,結果是對什么也不感興趣,憂郁、煩惱、焦慮便紛至沓來。

1951年,英國人弗蘭克林從自己拍得異常清晰的DNA(脫氧核酸)的X射線衍射照片上,發現了DNA的螺旋結構,就此還舉行了一次報告會。然而弗蘭克林生性自卑且又多疑,總是懷疑自己論點的可靠性,后來竟然放棄了自己先前的假說。可是就在兩年之后,霍森和克里克也從照片上發現了DNA分子結構,提出了DNA的雙螺旋結構的假說。這一假說的提出標志著生物時代的開端,因此而獲得1962年度的諾貝爾醫學獎。假如弗蘭克林是個積極自信的人,堅信自己的假說,并繼續進行深入研究,那么這一偉大的發現將永遠記載在他的英名之下。

自卑是一種因過多地自我否定而產生的自慚形穢的外在表現,自卑者的氣場是羸弱的。通俗地說,自卑就是自我否定。自卑者消極認命,相信自己沒有能力,自卑者在工作和生活中容易放棄個人的努力和奮斗,聽任命運擺布,以各種借口自欺欺人,為自己的失敗辯護。內心的自卑,對一個人的成長與發展是最要命的,因而,如果你發現自己自卑,就要用理性的態度把它鏟除掉。

“自卑之心,人皆有之。”有自卑心理的人總是習慣于拿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相比,結果越比越覺得不如別人。另一個極端則是,超越的能力相當強,但由于許多弱點是先天性的,已經無法大幅改變,因此將心力集中在新的領域,希望能在其他方面超越他人。例如,因身高較矮而感到自卑,于是在事業上更加努力,獲得更高的成就。

1870年,維也納一個商人家里出生了一個叫阿德勒的男孩。由于他自小患有駝背,行動不便,看到哥哥健康活潑,他非常自卑,讓他感到自卑、不幸。成年后,經過努力研究,他認為:由于身體缺陷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自卑,不僅能摧毀一個人,使人自甘墮落,另一方面,它還能使人發憤圖強,以補償自己的弱點。后來阿德勒在這方面的學說使他名聲大噪,成為著名心理學家,一生從事心理學研究,并創立了一個新的心理分析學派,即以“自卑情結”為中心的個體心理學派。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汾阳市| 仁寿县| 苍梧县| 白山市| 尼玛县| 阿坝| 增城市| 宁晋县| 运城市| 翼城县| 海兴县| 浑源县| 张家界市| 万盛区| 保德县| 博湖县| 玉林市| 忻州市| 定日县| 阿图什市| 阳谷县| 广灵县| 寿光市| 渝中区| 汝州市| 竹溪县| 多伦县| 崇州市| 华宁县| 古田县| 荣成市| 高台县| 什邡市| 香格里拉县| 宜城市| 青田县| 保山市| 石嘴山市| 和顺县| 普兰店市| 罗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