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林鈿獲得物競省賽筆試第一后,整個教室瞬間都震驚了。
“哇靠,林鈿這么牛,看來進國集是十有八九了。”
“這是神仙吧,初賽第二,復賽又來個筆試第一,這是要刷新實驗中學記錄的節奏啊”
“之前鈿神的名次還跟我差不多,現在還沒過一個學期,都看不見車尾燈了。”
林鈿聽到自己獲得第一名的消息后也感到十分高興。
畢竟這成績已經遠遠超出了他對自己的預估。
回想自己在這段時間的備考生活,
每天不是在教室學習,就是在去教室學習的路上,
有時抽空還要去趟實驗室跟劉超練習操作,
這種生活還真不是一般人能經受得住,
因此現在獲得回報也是理所當然的。
實驗中學物競大捷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學校,
劉超也從身邊的同學得知了這個消息。
對于劉超來說,這個成績顯然無法令他滿意。
畢竟他的目標永遠都是第一,
第三名的成績在他看來只能算是一般。
不過聽到身邊好友林鈿獲得了第一名,
劉超還是為他感到高興的。
正所謂英雄間惺惺相惜,
劉超一貫以來都對林鈿都很敬佩。
而消息也很快傳到了實驗班,
劉超的佳績還是令大家心服口服的,
而林鈿的輝煌則讓這些尖子們瞬間懷疑人生。
在他們看來,普通班的學生就是高考的命,
就算是頂尖的普通班學生放到實驗班也就是中下水平,
企圖染指神圣的奧賽根本就是癡心妄想。
而如今他們不僅在日常考試上斗不過6班的王諾,
連物競都要臣服在林鈿腳下,
這簡直要了他們的老命。
很快,吳建平就召集了林鈿跟劉超兩人進行復盤。
“你們倆人這次考得不錯,林鈿是第一名,劉超是第三名,從目前的局勢看只要你們在實驗部分穩住,進入省隊是信手拈來的事。甚至我認為你們進入國家隊都是極有可能的事情。希望你們倆能夠不忘初心,繼續努力。”
說完吳建平向兩人分發了成績單,
每個人的成績單上都清楚地標明了每道大題的得分。
劉超偷瞄了一眼林鈿手上的單子,
只見其中有5道大題林鈿都是拿了40分滿分,
這樣的成績只能用恐怖如斯來形容了。
在粵省歷史上,復賽筆試最高分距離滿分也有4分的差距。
而林鈿這次直接刷新了記錄。
對比劉超的震驚,林鈿表現得卻是異常淡定。
在他看來,雖然5道大題獲得滿分是令人高興的事,
但是丟分的3道大題更應值得自己去關注。
因為考試答案沒有公布,具體計分要點也不得而知,
林鈿只能根據網上流傳的答案尋找自己的漏洞。
在理論成績公布之后,實驗操作考試的時間也很快就確定了。
實驗操作考在整個復賽只占到了40分,
如果不是特別拉跨,一般對整個排名影響是不大的,
能靠操作考翻盤的只是極少數考生。
林鈿自然知道這個道理,
但是他沒有并因理論成績而驕傲,
而是選擇夜以繼日地在實驗室默默練習著。
在他眼里,不到最后一刻任何一場考試都應該被認真對待,
只有真誠地對待考試,成績才會真誠地對待自己。
很快,實驗操作考試的時間就來臨了。
這一屆物競操作考試的題目比較簡單。
第一道是利用RC暫態電路充放電特性,測量待測電容的大小。
第二道題則是測量金屬線的楊氏模型。
這兩個實驗都是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實驗指導書中的變形題目,
林鈿平時也跟劉超在實驗室中有練習過類似的題目,
因此這兩道題目對于他們來說都是不在話下的。
在兩人完成實驗操作考試后,
當天晚上總分成績就迅速出爐了。
粵省的物競委員會網站上掛出了通知:
【第一名林鈿,理論268分,實驗78分,總分346分,實驗中學】
【第二名劉超,理論260分,實驗80分,總分340分,實驗中學】
【第三名謝淼鈿,理論261分,實驗73分,總分334分,陽城一中】
【第四名鄭東澤,理論250分,實驗72分,總分322分,陽城一中】
【第五名鄭潮鑫,理論245分,實驗70分,總分315分,南城實驗】
【第四名吳心宜(女),理論240分,實驗72分,總分312分,陽城一中】
......
與理論成績相比,最高興的考生無疑是劉超了。
憑借著實驗的神之操作,劉超獲得了80分滿分的驚人成績。
成功反超陽城一中的謝淼鈿,拿到第二名的好名次。
物競復賽結果出爐后,很快消息就在整個汕市傳開。
這一次實驗中學打破了有史以來的最佳記錄,
讓當地的物競導師瞬間都對實驗中學刮目相看。
整個學校的管理層、教師和學生都受到了社會的極大關注,
當地的許多自媒體博主甚至來到學校對林鈿進行親自采訪,
大家都蹭一波這位物理小神的流量。
而林鈿無疑是這場比賽收益最大的一個,
眾多親朋好友、老師以及同學在得知消息后紛紛發來祝賀的信息。
其中連王諾也發了一個祝福的表情。
林鈿看到王諾的信息頓時感到有種莫名的傷感,
在他眼里,王諾是復賽最有可能問鼎冠軍的大神級人物。
而她卻在最后時刻卻選擇了退賽,這讓林鈿感到實在難以置信。
林鈿希望有一天能親自找她問清楚原因。
在復賽結束之后,林鈿跟劉超如愿進入到了省隊中。
而吳建平也順利通過物競委員會的選擇,成功擔任粵省物競省隊集訓營的總教練。
但對于他們來說,這僅僅是戰斗的開始。
接下來,他們還需要全力爭取到進入國決(全國決賽)的入門券。
在粵省,不同于其他省份,進入省隊的隊員并不是直接入選國決名單,而是需要經過一場大廝殺。
所有入選省隊的隊員都需要先經過一周的超強度初培訓,緊接著再對所有隊員進行分組并進行考核,在末尾淘汰制的指導下在篩選出參加國決的最終名單。
可以說,這一場戰才是通往國決路上的真正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