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8章 數競激逐

“在接下的這段時間內,我們重點應該放在復賽的筆試上。但是我們也不能對實驗部分掉以輕心,從以往的情況看很多時候就是實驗分數決定了勝負。”

“因為復賽的內容比較多,而且相比初賽難度高得多,所以建議王諾跟林鈿還是要參與我們的集訓營。”

聽完吳老師的講解,王諾跟林鈿也深以為然。

雖然在初賽階段通過自學還能取得不錯的結果,

但是題目的難度相比日常練習題已經提高了許多。

在復賽難度的提高的狀態(tài)下,

如果沒有經過系統(tǒng)重點地訓練,

在筆試階段很有可能會有被提前刷掉。

在吳老師詳細地介紹完物競省賽復賽的相關規(guī)則后,三位考生就進入了緊張而又充實的備考中。

在新一輪集訓營中,大家明顯都感受到了題目難度的加大。

其中不乏有一些難題,偏題,甚至有一部分CPhO真題已經被提前被由于訓練中。

雖然三人都是實驗中學物理科目的大佬級人物,

但是面對這種難度的題目還是感覺到壓力不小。

在不斷磨合跟學習下,三人基本上都跟得上吳老師的講課速度。

除了白天的集訓營以外,林鈿也在晚上積極參與各類體育運動,從而快速地降低大腦勞累度,為新一天的硬戰(zhàn)做好準備。

在備考物競復賽的同時,數競初賽的時間也一天天臨近。

林鈿沒有掉以輕心,在備考物競的同時也堅持每天花一段時間復習數競的知識。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林鈿有趣地發(fā)現(xiàn)數競的學習對他來說不僅不是物競的累贅,反而是推動物競水平上升的最大推力。

在物競復試中有很多難題單憑“死算”是很難算出來的,但經過數競的訓練后在這些計算步驟中運用一些巧妙的公式轉化,計算的難度會瞬時下降很多。

在林鈿看來,如果在數競上能有所突破,物競的水平自然是不會差到哪里去的。

時間很快來到數競初賽的日子。

4月5日,清明節(jié),陽光明媚。

對大數人來說,

這一天最重要的事,

是在家里美美地享受清明假期。

是早早地帶上露營裝備到山上踏青。

但有這么一批人,他們已經不知道假期的意義。

在他們眼里,這一天只有唯一的意義----

第23屆全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初賽日。

他們左持圓規(guī),右拿三角板,自信滿滿地走向了考場。

三年備戰(zhàn)如一日,今終得勝錦衣還。

每一位考生都期望著自己獲獎的時刻。

這次數競初賽跟物競初賽的規(guī)則基本相同。

跟往常一樣,初賽都是由各省數學會承辦,統(tǒng)一組織考場考試。

中華數學會會根據歷年來各省的成績,為每一個省份分配一定名額的一、二、三等獎。

而每個省份一等獎的前幾十分將會在初賽后晉級復試,最終選出若干名成績特別優(yōu)異的考生組成省隊參加國賽。

然而具體筆試的流程卻大有不同。

數競的筆試是分為一試和二式兩大部分。

一試競賽大綱,是完全按照全日制中學《數學教學大綱》中所規(guī)定的教學要求和內容指定,即高考所規(guī)定的知識范圍和方法。二試在知識方面有所拓展,而在方法的要求上也略有提高。

一試考試時間為上午8:00-9:20,共80分鐘。試題分填空題和解答題兩部分,滿分120分。其中填空題8道,每題8分;解答題3道,分別為16分、20分、20分。

一試結束后,會有大約20分鐘的休息時間。

很多考生在這個階段其實就已經知道自己發(fā)揮得如何了,如果感覺一試的成績太差,理論上已經完全可以放棄二試了。

二試考試時間為9:40-12:10,共150分鐘。試題為四道解答題,前兩道每題40分,后兩道每題50分,滿分180分。試題內容涵蓋平面幾何、代數、數論、組合數學等。

作為正常考試分值最大的一門考試,二試絕對是正常初賽的壓軸大戲。在過去不乏有很多一試發(fā)揮不好的考生在二試上成功發(fā)力實現(xiàn)翻盤的。可以說,拿下二試才是這場考試的關鍵所在。

8點的時候,數競正是開賽了。

只見試卷的第一道題就讓很多考生難得直撓頭。

請證明上述不等式成立。

三次方疊加絕對值的不等式證明,

這在高中本來就是很難遇到的。

不少初學數競的考生遇到這種題目都沒有絲毫頭緒,

本以為初賽日就是證道成神之日,

沒想到第一道題就成了滑鐵盧。

但對于林鈿來說,

這種卻是很基礎的題目。

他將整個不等式進行簡單地轉換,將絕對值部分挪到了右邊。

接著去掉絕對值,將絕對值不等式拆解為兩個不等式。

最后各自得出結果組成完整的答案。

林鈿在草稿紙上飛快地計算著,

很快,他就將答案完整地寫了出來,

整個過程還不到2分鐘。

在接下來的不到半小時里,

林鈿又接連攻破了剩下的7道選擇題。

在他看來,一試的這些選擇題都是一些比較基礎的題目,

類似的題目在他過去這段時間中已經出現(xiàn)過了很多遍,

這次考試只不過重溫了一遍罷了。

接下來面對的則是3道解答題。

這3道題分值巨大,是本場考試拉分的關鍵。

林鈿沒有因為選擇題部分的順利而驕傲,而是認真地閱讀起了題干。

第一道題是某條動直線與拋物線相切,其與雙曲線交于兩點,求這兩點與坐標軸原點所構成三角形面積的最大值。

在高中階段,直線與雙曲線交點的三角形問題是屬于常規(guī)題型。

但涉及到與拋物線相切的動直線與雙曲線交點問題卻是這道題很大的創(chuàng)新點。

但這樣的題目,在林鈿面前還是小兒科了一點。

他利用拋物線計算出了動直線的方程式,

接著設出了與雙曲線相交的兩點,

最后運用代數運算成功算出了三角形面積的最小值。

整個過程只用了不到10分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昌县| 鸡泽县| 德格县| 宁化县| 汉沽区| 古田县| 屯留县| 邢台县| 尚义县| 治多县| 栾川县| 太仓市| 新营市| 格尔木市| 洪江市| 阳城县| 东阿县| 威远县| 太原市| 镇巴县| 阿拉善盟| 千阳县| 板桥市| 宜黄县| 湘潭县| 达日县| 承德市| 湛江市| 亚东县| 深水埗区| 台东市| 昭通市| 华阴市| 鹰潭市| 临海市| 绥滨县| 望都县| 红原县| 唐河县| 浪卡子县| 宜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