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喜歡吃牛肉,尤其是逢年過節的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要準備些,以便來招待客人。若是客人已到,那就是舉家的忙碌了,男的忙著做菜,女主人則負責燒飯。午間正餐時間,一桌的酒菜當中,定然會少不了一盤切得層次分明的五香牛肉來。客人來了是要喝酒助興的,主人還會特意安排上熱氣騰騰的火燒,用來“墊墊底兒”,也好就著酒菜開懷暢飲,以免空腹喝酒醉得快。由牛肉想到了火燒,又談起了喝酒,不免話題扯得有些遠了。但對于牛肉,從小就是特別奢侈的印象。在那物質匱乏的年代,連臘月二十三祭灶用的火燒和灶糖都是兒童們盼望的,就別說肉了,那牛肉就更不要想了。所以后來高中畢業的時候,就有個輟學的同學就想去南方開個五香牛肉店。這想法緣自那個南下打工大潮的流行,他想去那里打工都那么掙錢,就別說開店了,肯定生意更是好了。但這餿主意旋即就被朋友們給否決了,理由自然就是南方人都喜歡甜食,難有這么咸的牛肉的市場,去開店的最終結果也是關門大吉。這個同學想了想也是,最終放棄了這個幼稚的想法。開不了店,他只得也跟著同鄉南下去打工。雖然他在南方的電子廠一干就是很多年,甚至也交上了女朋友,直到結了婚回來,也還是沒在那里開家牛肉店。由此來看,這五香牛肉也只有在北方才能倍受歡迎大行其道了。
記得才上班的時候,本地曾流傳一個“牛肉”縣長的典故。那時候求人辦事已經開始送禮了,不過那時候送的禮物大都是吃穿用的物品,譬如高檔煙酒了,小磨香油和土特產之類,當然五香牛肉也在此列。這位縣長可能就是酷愛牛肉吧,或許他不愛吃牛肉而那時恰恰就流行這種禮品吧。過年送禮的多,家里堆的牛肉吃不完,當然冰箱也沒那么大,所以開春天氣一暖和就有臭味出來了,最后沒辦法只得拉出來倒掉了。這種事兒在當地當然是隱瞞不了,“牛肉”縣長的“美名”便流傳開來。這位出丑的縣長倒霉了,與其說他的克星是牛肉,卻不如說是他的貪欲和品行。這故事聽起來雖然有些滑稽可笑,但足以說明那牛肉的身價是不菲的。
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早已達到了小康,市場上的各種肉類琳瑯滿目品種繁多,人們可以變著法子來滿足自己吃的欲望。至于牛肉,也早已進入了親民時代,牛肉店鋪也是雨后春筍般的遍布了城市的大街小巷,吃牛肉再也不是多么值得炫耀和期盼的了。而牛肉的吃法太多了,燴的燉的煮的烤的鹵的不一而足,而我們當地最為常見的就是五香牛肉了。五香牛肉色澤鮮亮,讓人一看就有食欲,特別是攤主再切上薄薄的一片讓你嘗嘗,那種滿口馨香的感覺你又怎能拒絕?尤其是那些能揭開就成絲的,能一片片地揭下來或者抽下來吃,這就是地道而真正的牛肉,而非加工過的摻假牛肉。本地好的黃牛肉價格會高點,如果做成醬牛肉或者五香牛肉,價格都賣到了七八十一斤。而進口的牛肉就便宜些,前幾天聽人說進口的牛肉才十幾塊一斤,也不知道真假。但是市場上那些價格低的,諸如三五十塊的五香牛肉大概都是進口牛肉加工的吧?
時下臘八已過,春節近在眼前,看準這個節日市場的人又多了起來。就在昨天下午,坐在對面的同事還看到了一個視頻,推的是新開業的名叫“白馬寨”的鹵肉店。“哎呀,還有六香牛肉哩!”他大叫道。我也很是驚奇,因為我們常說的就是五香牛肉,哪有六香牛肉的叫法?便湊近了他的手機去看。“還真是,一會兒我就路過那兒,我給你先探探店。”我道。等騎車到了那里,果然有家新開業的店面,門頭下的飛播上,各種肉品價格一閃而過。我拍了圖片發給同事,并留言說,“哪是六香牛肉啊?人家明明寫的是六香牛頭肉么!”看來,這樣用詞也許是商家為吸引人特意而作的噱頭吧!
街頭的店鋪
說起新開的牛肉店,不得不提一個朋友,這里權且稱之為Q君吧。Q君是某小學校長,愛人說某房產公司的工程師。近年來土木工程不景氣,愛人也賦閑在家了。好在他倆女兒尚小,她就在家照看女兒。時間長了,這閑著也不是個事兒,她就想找個事做。Q君呢,雖是校長卻思路開闊,竟然想開個店鋪,讓他夫人去賣五香牛肉。幾個朋友都有疑問,認為他是想趁這個春節整個快錢的。但無論如何,Q君的五香牛肉店鋪還是開了起來,開業弄得也很隆重,還請了腰鼓隊表演助興。這段時間又利用自媒體推廣,邀請了好幾位網紅進行宣傳。夫人開店,Q君自然也就忙起來了,除了白天上班去,晚上還得守店(他愛人要照顧女兒)。就在前天,晚上八點多了,還給我發視頻,正在給客人分肉呢!據他說生意還不錯,看起來這下又夠他忙的了。但這店能開多久?這還是個未知數。或許就像朋友說的,可能他就是想年前掙快錢的。如果年后生意不好了,或者夫人的工作又緊張了呢?那就另說了。“但無論如何,還是祝愿他的生意好起來!”既然是朋友,誰不想讓他的店鋪和日子好起來呢?
新開的店鋪
人們的愿想都是好的,開店之初誰都想掙得盆滿缽滿的,但事情的發展有時候卻并非如愿。行走在街上,開開關關的店鋪多了去了,有的甚至才開張幾個月就草草關門了。哎,自己賠了本錢之外,都是給裝修商贊助了不少。家門口附近就有家燒雞牛肉店,還是掛著清真牌的。店里擺放著兩臺鹵肉的不銹鋼機器,老板大概五六十歲的年紀,平常就他一個人搭理著店鋪,偶爾也會碰見前來給他送飯的老伴兒。據他說自己已經退休了,有兩三千塊的退休工資。好在這個店鋪的房租不貴,也就不到一千塊錢,除了日常開支還能落下幾個錢。“比在家閑著強,反正也其它沒事兒做,干這個就當是個支事兒唄!”他樂呵呵地說。看他也挺辛苦的,就想支持他一下,平常也買過幾次他的牛肉,可味道除了咸還是咸,口感不太好。可就這樣的店鋪卻很“堅強”,時至今日還在開著,或許老板他真把它當做支事了吧!
不好吃的能堅持,那些好吃的卻未必能有相同的命運。幾年前,安陽已退休的劉哥和嫂子兩地分居,來到本地接送他的孫子上下學。偶然一次,他發現了一家挺好吃的一家五香牛肉,就介紹給了大家。印象里這家鹵肉店,好像店面也不很大。一間房,它門臉裝修的是玻璃柜臺,旁邊留著很窄的小門。柜臺里邊擺滿了各種鹵肉,當然牛肉最為顯眼,也是招牌菜嘍。記得老板是年輕的女子,長得很是清秀,她的老公則是五大三粗的,臂膀上身上都是紋身。人們都說兩口子一般性格都是互補的,當時就感覺兩人的身材也真是互補啊。劉哥忙著接送孫子上下學,自然晚上才有空閑時間。所以幾人買牛肉常常去得晚,我們有幾次都是最后一波客人。給我們切好了牛肉,有時候小兩口坐上“一腳踹”嗡嗡嗡地跑沒影兒了,我們還沒動地方呢。后來又來了個年齡稍大的中年婦女侍弄店鋪,也不方便問她們的事兒,是何種關系?自此以后,那年輕女子來得便少了,只偶爾會見到。年齡大的女人也挺和藹可親,她倒有新辦法也經營店鋪,買牛肉既送涼菜又送卡片,卡片積攢到三十個就送只燒雞。是生意不好了?還是想增加熱度?和劉哥也曾探討過,但她們又不講,更不好意思去問,私下怎能猜透人家的心思呢?但好景終于不長,有一天劉哥我們去再買牛肉的時候,卻發現店鋪不見了,早換做煙酒店了。“哈哈哈,我家還有二十多張卡片呢!這燒雞是吃不成了!”劉哥發笑道。“還你家,誰還不是哩,我那里也還有十幾張呢!”我也無奈道。店鋪毫無聲息地消失了,那上次還送那些卡片干么?難道不成是店主家里有了意外?哎,這樣好吃的牛肉也關門了,實在是有些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