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甄嬛傳55
- 綜影視之九思
- 野茜宓
- 2175字
- 2023-06-03 09:19:03
建設(shè)部部長的話音剛落,陳朋的小徒弟便已經(jīng)將那紅磚端到了菀菀面前。
紅磚的燒制在華夏的這片土地上算得上是歷史悠久。
后世曾出土一塊仰韶文化時期紅泥細陶的燒結(jié)磚,那被證實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紅磚,距今都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
而紅磚的大面積運用則是在唐末時期,此后在閩南一代尤為盛行。
就連紫禁城的修建也運用了大量的磚塊,只是所用的是工序更加復雜也更為堅固的金磚或青磚。
如今百廢待興,許多新建設(shè)都需要用到磚石,但要耗費大量人力和資源的燒制辦法顯然太過勞民傷財。菀菀便試著和建設(shè)部的人溝通了她在后世所知道的一種節(jié)能環(huán)保磚。
燒磚她是不會的,但建設(shè)部人才輩出,她只是提一個意見,他們便很快將東西真的做了出來。
菀菀拿起一塊磚,手上微微用上力道,果然輕便又牢固。
她滿意的點了點頭。
“利民之物能得以改良,田部長當記上一功。這些時日建設(shè)部實在辛苦,田部長的眼眶都熬紅了,想必大家這段時間都是勞心勞力。”
田部長笑道:“能出成果,那是真的絲毫都不覺得累,今天磚窯那邊的工人們都歡欣雀躍不已。我們這可是實實在在的為新朝添磚加瓦了。”
菀菀聽著也是高興,聽田部長聲音嘶啞,想必是這些時日在磚窯待得久了,火氣旺盛,今日又歡呼雀躍過頭,傷了嗓子,便讓青陽去沏一杯清熱的茶來。
“今日建設(shè)部休沐一日,田部長回去好好歇一歇。后續(xù)豐臺大營的兵營建設(shè)還得辛苦建設(shè)部督辦了。
新式樓房先在軍營中試用,之后再推廣到民間。燒磚的方子也要盡快推廣出去,此物耗費頗多,還需要民間群策群力。至于前些日子改良的大塊玻璃和鋼筋......先等一等吧,國庫實在空虛。你跟商業(yè)部那邊商量一下,怎么將這些東西賣給有需要的人。”
菀菀說完,又將一張后世樓房草圖交給田部長。
田部長不愧是專業(yè)的人,接過草圖只看上一眼,便知道這房子該怎么建,又需要哪些材料。
“這種樓簡易又堅固,且不懼水火,再用上玻璃窗室內(nèi)便能加明亮。建造方式又簡單,即便不是經(jīng)年的老工匠,只要教會步驟,也能輕易的蓋起高樓。
想要推廣并非難事。
軍營事關(guān)機要,不能隨意讓人參觀,便在城中街道上選一空地,蓋上新樓,不怕沒有人爭相效仿。”
菀菀點頭表示贊同,隨即便拿過城中地圖,看了一圈,指著其中一處空地道:“在街道上新建房屋恐怕規(guī)模受限又擾民。我記得這里有間破廟,常有流民在此地落腳,周圍有一片空地,多有荒石難以開墾。不如便就地取材,以臨時合同征招流民作為首批建筑工人,在此地建一個小區(qū)?!?
田部長疑惑又興奮,知道菀菀是又有什么新主意,忙問:“何為小區(qū)?”
菀菀便將后世小區(qū)的模樣對他婉婉道來。
“如現(xiàn)在的園子差不多,只是將一間間的亭臺樓閣換成能容納更多人的新式樓房。建成以后,流民可以以工抵租,優(yōu)先入住。”
田部長皺了皺眉,有些為難道:“先給流民???”
菀菀點頭,道:“自是先安頓有需要的人。田部長是否有什么疑慮?”
田部長道:“凡是循序漸經(jīng),總要有個過程。人的心態(tài)一時是沒有那么容易改變的,尤其是未經(jīng)戰(zhàn)亂的地方,封建思想豈是一朝一夕能被轉(zhuǎn)變的?
如玻璃和鋼筋這些東西,雖然現(xiàn)在建設(shè)部名下的窯廠改良了配方,但并未推廣到民間生產(chǎn)、產(chǎn)量有限。尤其是鋼材,兵工廠那邊就占了現(xiàn)在全年開采的大頭,再刨除民生所需,鋼廠那邊出來的鋼筋每噸要賣到這個數(shù)才能回本。”
田部長比了個數(shù),菀菀也不由頭疼。
田部長又道:“若我們想指著這些東西充盈國庫,就不能讓那些能出的起錢的人覺得此物卑賤。說到底,人皆慕強、追求奢華,尋常人家攢了些銀錢便會學著富戶將茅屋改作青磚瓦房,但卻不會有富戶去住茅屋。
一旦新樓房被定位成流民聚集地,再想將這東西賣上價就難了?!?
菀菀知道田部長所思所慮是有道理的。
別說現(xiàn)在,即便是在后世,商品房、回遷房和別墅之間也是有鄙視鏈的。
她要顧民生,但也不能不考慮國庫。田部長說得對,未經(jīng)戰(zhàn)亂的富戶可太多了,得想辦法從他們兜里掏錢出來建設(shè)祖國。
菀菀略一思量,又指著地圖上一處道:“破廟那邊的照建,只是將園林和景致取消掉,簡單的把樓群先建起來,只預留采光距離,房屋面積也以經(jīng)濟適用為主,不可太過鋪張,盡可能的減少成本。
至于用來吸引人以達到招商目的所用小區(qū)......我記得南山院新址旁邊的這個湖附近還有一塊空地,在此地另建一個景致優(yōu)美的社區(qū),專供南山院學子和老師居住,作為一期。可開放參觀。明年再建二期,開放出售?!?
歷來新朝新班底。
雖然新朝沿用了許多思想進步的前朝官員,但為了前期政令同行方便,沒有太多無畏的爭端,如今的朝堂中不免有大半都是跟著菀菀一路走來的親信。
其中又有半數(shù)是出自南山院。
對世人而言,南山院大概是現(xiàn)在最接近權(quán)力中心的學府。
自新朝建立,南山院校址從四川的深山里搬到京城才不過數(shù)月,連新校址都還沒建好,便有無數(shù)的人想要托關(guān)系將自家的孩子送進南山院。
不過南山院的入學標準只有一條,一技之長,外加各項考核優(yōu)異。
可即便如此還有數(shù)不清的人前赴后繼。
古有孟母三遷,只為了給孩子尋一個合適的學習環(huán)境。
今也有人哪怕進不了書院也擠破腦袋想要住在書院附近,畢竟都是人脈啊。
她不想蝴蝶出所謂的學區(qū)房,畢竟現(xiàn)在跟后世的情況不同。
而且為了大局,她還必須得給特權(quán)階層一些甜頭。
新社區(qū)的二期便是如此。
田部長顯然也聽懂了菀菀的用意,連說:“此計甚妙,不怕他們不掏錢出來?!?
田部長說著便就著菀菀桌案上的紙筆描繪了草圖,兩人商議一番,增增減減,很快田部長便捧著一堆稿紙步履匆匆的離開。
菀菀看著他那精神頭,心里清楚,這先前說得給他那一日假,怕是作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