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職場和學校是差不多的,最大的區(qū)別是職場上你的一言一行都需承擔相應的責任,任何事情都需要三思后行,不能在隨著性子,不然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剛從象牙塔走出來的大學生,職場上普遍稱之為“小白”,言外之意就是初出茅廬的新人。對于新人而言,這也是最具有考驗的時期,在很多企業(yè)的狼性文化里,“適者生存,劣者淘汰”是始終不變的法則,只有快速能融入的人,才能脫穎而出,在后期的工作中自己身上的光芒才能不斷地散發(fā)出來,讓別人意識到你是一個閃閃發(fā)光的金子。
我覺得在職場中有以下幾點是必不可少的,這也是讓你快速成長的最有效的方法。第一點是勤奮,一個人如果不勤奮,想進步是很難的。初入職場都是小白,要想比別人優(yōu)秀,勤奮是最不可少的,平時職場前輩的經驗分享都要勤于筆記,雖然有些很不適用于自己,但會讓你知道,如果后面你遇到同樣的事情,該以怎樣的思路去解決問題,會給你很好的指導作用。二是多問,溝通是最有效的一件事,通過向別請教,不僅能獲得別人的指導建議,從交談中你也發(fā)現對事情的認識更加全面和深刻,會讓你思路豁然開朗,知道對問題如何下手。身邊有太多新人的例子,當領導交給一件事情的時候,不知道自己搞明白沒有,獨自在電腦前面操弄著,結果一天下來,事情依然做得糊里糊涂,對于新人來說不會受到批評,但對你的能力,在領導心里會有所懷疑了。多向他人請教,不僅能使自己快速融入團隊中,自己的人緣關系一下子也拓寬起來,所以對自己的發(fā)展是很重要的。
第三點一定要學會思考,不思考就等于事情白做,因為別人問你為什么要這樣做的時候,你根本說不出一二三來,所以別人懷疑這件事情是不是你做的。思考是很關鍵的,當你慢慢接受很多工作任務時,就需要判斷該如何劃分節(jié)奏,如何合理安排時間,如果你不思考,一會做一下這件事,一會做一下那件事,整個人估計都會被自己忙糊涂,到頭來事情做得不一定完美。當別人看到這樣的結果時,對你的效率、能力定會評價很低,當然你自己很盡力了,對別人的評價你也感到很委屈,在職場這個只重視結果不看重過程的團體,你也只能將苦水留在肚子里,再從自身找一下問題所在。
初入職場,自己的心態(tài)也一定要轉變過來,不能再沉醉于學校的那種自由自在對事情無所謂的態(tài)度。在職場中事情做得不好受批評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要勇于反思自己,是哪個環(huán)節(jié)做的不好或者事情考慮不到位,切記不能只報怨不反思,職場不僅是培養(yǎng)一個人要有責任心,更重要的是一個人內心的磨煉,無論事情誰對誰錯,從自身上先找原因是很好的品質體現。
記得我剛工作的時候,我的導師是一個比我大六七歲的姐姐,她人很好,每次給我講事情的方法都很仔細全面,但有時候脾氣也不好,當我做事情出現紕漏的時候,先是讓我找到問題點在哪里,然后再重新做一遍是否有提升。雖然被她批評過很多次,有時候內心也很不高興,但當自己心態(tài)轉變過來的時候,我甚至很感謝她。因為這一切都是為我好呀,是為了讓我能做好事情才會不斷地指導我,其他人才不會關心你做的好與不好呢。
學校也好,職場也罷,一定要堅持學習,很多優(yōu)秀的大學生進入職場后,便開啟養(yǎng)生模式,停止學習,每天就是上班下班重復著一樣的工作,其實工作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只有不斷地學習,去探索新的東西才能讓自己的生活一直保持激情和新鮮感,也不至于工作一段時間后感覺倦怠。
如果說學校是積累知識的地方,那職場就是你真正將知識運用和實踐的場所,有很多的同學總覺得自己學到的東西和工作后的內容關聯(lián)性不大,久而久之,甚至忘記了自己曾經學過的東西,這樣是很可惜的,如果你活學活用,發(fā)現工作中很多事情都隱藏著你曾經學習過的內容,你把這些內容再次應用起來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很有成就感。
初入職場,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方法快速適應職場環(huán)境,但是勤奮、多問、思考是每個人都該具有的品質,也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