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太多的身不由己,成長的道路上,很多時刻的抉擇并非自己所情愿的,但人生來就不能只為自己。在年輕沒能力的時候,一直都是父母的付出來支持我們,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自然是先回報父母,又豈能獨自圖逍遙自在呢。
上學前與夢想惜別,是因為父母讓我們將來變成有文化的人,不在受生活的苦,所以只能不情愿地去上學讀書。考大學的時候與夢想惜別,因為想著上大學選一個熱門專業,等將來容易好找工作,因此聽從別人的建議選擇自己并不喜歡的專業,放棄一直喜歡的學科。
再一次的選擇則是去讀研還是工作,這也許是我最難的一次選擇,雖然這次選擇沒有聽從自己的內心,傷心過甚至后悔過,但選擇了就勇敢地走下去。
一年多的辛苦復習,最終考研上岸,但就在接受面試邀請的時候,我猶豫了,我的內心不知所措。我知道我應該喜悅,但是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記得那次我獨自一人買了酒坐在湖邊想了很多很多,其實自己很想去讀研,繼續去學習來提升自己,但是這樣僅為自己考慮會不會太自私呢。父母為了我操碎了心,為了我讀書更是花了很多心血,如今我已成年,難道不應該以自己的能力去幫助他們了嗎?最終我說服了自己,對自己說:“讀研又能怎么樣呢,三四年后不是一樣還要去工作嗎,更早地去工作不是更好嗎”雖然不斷自我安慰,但知道自己流淚了。后來我將自己的選擇告訴父母的時候,他們責備了我,說我一時太沖動放棄繼續去學習,的確那一刻曾后悔過,不過慢慢地坦然接受了,人總不能一直為了自己吧。
生活總是在預料之中,意想之外。很多時候做的選擇自己也不知道對錯,但無論怎樣的選擇,都是一種成長,不是嗎?命運的安排也好,自己的選擇也罷,讓自己過得精彩才是最主要的,有時候雖然與自己的夢想惜別是一種無法割舍的痛苦,但也會成就另一個我們。就如林徽因一樣,本該在詩情畫意里享受美好的生活,最終卻成為了偉大的建筑學家,看似命運的捉弄,又何嘗不是人生的另有安排呢。
成長的道路上,如果與自己的夢想錯過,也不要惋惜,相信命運的另有安排也會充滿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