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秋收
- 明末:開局遇到大玉兒
- 蓮花包
- 2258字
- 2022-10-08 00:52:17
就在大家忙的不亦樂乎的時候,農(nóng)田里的糧食也要成熟了。
對于林天強行要求種植土豆、玉米和紅薯,大家其實都是心存疑慮的,畢竟大家都沒見過這些東西,不知道產(chǎn)量如何,說白了就是心里沒底。
只是林天強行要求種植,反正他家大業(yè)大糟踐的起,也只能相信他了。
土豆和紅薯因為埋在土里大家不知道產(chǎn)量,玉米就很直觀了。一個個大大的玉米就掛在玉米桿上,渾圓飽滿、鼓鼓的,一株上面就有好幾個大玉米,這產(chǎn)量就很嚇人了。
哪怕味道不好,只要能吃,也是神物呀,這產(chǎn)量看著起碼得有畝產(chǎn)上千斤了吧。要是在有化肥的幫助下,兩千斤絕對沒問題。
大家都沒見過玉米,也不敢偷吃,到了玉米抽惠成熟后,林天集中安排大家一起收割玉米。當初種下的一百畝玉米地最后收獲了120000斤玉米,這個產(chǎn)量只能說一般,但是在白翎島卻引起了轟動,畝產(chǎn)上千斤的神話啊。
要知道現(xiàn)在北方種麥子一畝能有200斤就是豐收了,那產(chǎn)量跟玉米比起來完全是被秒殺啊。
林天也拿出不少玉米做了烤玉米、煮玉米、炒玉米粒,口感是又糯又甜,吃的眾人是交口稱贊。還有些感性的人是邊吃邊哭,感慨要是早有玉米自己的家人就不會餓死了。
剩下的玉米就沒有再吃了,真要吃起來,全島幾千人沒幾天就消耗干凈。剩下的全部曬干留種,這次所有人都沒有異議了。其實曬干后的玉米還可以做玉米面、爆米花,不過這些等大規(guī)模種植后再說吧。
即便是收獲完的玉米桿也沒有浪費,剝干凈還可以啃一啃,帶有絲絲的甜味。
學堂里的孩子們就喜歡放學后在玉米地里掰玉米桿子吃,吃的嘴巴起泡也舍不得停嘴。食堂里養(yǎng)了上百頭豬,這些玉米桿鍘碎后也是很好的食料,這些豬吃的很是歡喜。
紅薯和土豆的收獲就更嚇人了,扒開一株植株,底下都是成串的土豆和紅薯,一畝土豆就有3000斤,紅薯有4000斤,震的那些老農(nóng)們都跪地不斷磕頭,感謝林天賜給他們?nèi)绱松裎铮院笤僖膊粫I死人了。
土豆可以用來做菜或者蒸著吃,紅薯可以烤或者蒸,都是非常頂餓的好東西。產(chǎn)量高、口感好,實在是沒有比這再完美的了。
今年的收獲大家只是嘗了些鮮,其余的全部都留做種子,用來明年擴大推廣種植。這次根本不用林天強推了,農(nóng)民們恨不得所有地都能種上這些作物。
李仁義知道此事后也同樣被震驚,自己要是把這種作物貢獻給朝鮮,這將會是何等的功勞,李仁義直接找上林天,想要購買一批種子。
林天也不怕種子擴散,他希望越多的人種植越好,糧食上限決定人口上限,人口上限又會限制疆域大小,林天從來就不怕人多,在他的規(guī)劃里,需要開發(fā)的土地太多了,需要的糧食也是海量。
農(nóng)業(yè)雖然是基礎產(chǎn)業(yè),但是創(chuàng)造的價值并不高,朝鮮愿意大規(guī)模種植提高產(chǎn)量是好事,以后自己從朝鮮購買糧食也會方便點。
所以林天爽快的答應了李仁義的請求,同時提出可以派農(nóng)民來白翎島學習種植方法,方便大規(guī)模快速推廣。
大玉兒對于林天如此大公無私的做法是佩服的五體投地,一般人有了好東西哪個不是藏著掖著,生怕被別人發(fā)現(xiàn)。
林天的做法卻如此大氣,直言是為了天下蒼生,愿天下再無受餓之人。如此逼格滿滿的心靈雞湯灌得大玉兒敬佩之情猶如滔滔江水般連綿不絕。
番茄和辣椒等作物的收獲則有些波瀾不驚,比起糧食的收獲,這些蔬菜和佐料就不是很得大家看中。能填飽肚子的東西才是好東西,番茄和辣椒在眾人的眼里就是滿足魯將軍口腹之欲的。
他們也不會明白番茄和辣椒可是改變了世界飲食習慣的強勢作物,受歡迎程度根本不在玉米、土豆、紅薯之下。
趁著收獲結束,林天也開始籌備白翎島的薪酬體系。
吃大鍋飯在開始的時候憑著大家的一腔熱情可以欣欣向榮,但是只要很短的時間,人的惰性、自私就會開始顯露。
做多做少都一樣,那就會有人開始偷懶、少做。一旦這樣的情況沒有得到控制,大面積劃水就會開始蔓延,搞到最后大家都沒飯吃。
所以鼓勵多勞多得就很重要,農(nóng)業(yè)部門剛剛收獲了糧食,統(tǒng)計好了產(chǎn)量。前期就在林天的要求下對每畝地的產(chǎn)量做好了如實的登記,大家當時覺得是多此一舉,但是以前也是習慣了想知道自己收獲了多少,所以也沒有人反對。
因此農(nóng)業(yè)部門的數(shù)據(jù)是最詳實可靠的,林天對農(nóng)民的糧食分配做了下面的規(guī)定。
分配了農(nóng)田的農(nóng)民,因為吃住都在島上的小區(qū)和食堂,所以折算下來,每個月每人銀子2錢;白翎島前期安置人口花費的各種物資折合白銀1兩;農(nóng)具、種子按實際支出折算;白翎島收取3成的綜合稅賦,除了這個綜合稅,其他苛捐雜稅一律不得收取。
對于農(nóng)民的產(chǎn)出也按照島上進口到岸價格進行估算,折算出總產(chǎn)出,統(tǒng)一按照銀價進行核算。
張老三一家5口當初分到了30畝地,按照林天的要求種了一些玉米、土豆等,還有一些番茄、辣椒、大豆等,玉米、土豆等新作物。
都被林天按照比較高的價格收走了做種子用,大豆也折算了好了價格。今天他們一家就來到了島上的一處辦公地點,聽說是林將軍要按照收成給大家分銀子。
像他們這樣一家子來到這里的還有很多,都是收獲完的農(nóng)民,大家圍在一起嘰嘰喳喳的議論著。
“這是什么個分法?能夠分到500斤嗎,俺家五口人,一人一百斤不算多吧?”張老三坎坷的問道。
“美得你吧?吃的、喝的、住的、穿的都是林將軍給的,哪樣都不差吧,這可是要好多錢了。比你在地主家做長工舒服吧?你也就干了幾個月,養(yǎng)的油光水滑的,衣服都發(fā)了幾套了。媳婦兒子都壯實了不少,兒子、女兒還在學堂讀書吧?這樣的好日子給誰干活能過的上?還想拿糧食回去,虧心不你?”鄰居王老實聽了張老三的話頓時就一頓數(shù)落。
“就是,就是。不就是賣點力氣嗎?以前再怎么下死力氣都吃不飽,老婆娃兒都要餓死了,要不是來到林將軍這里早死球了。做人要講良心啊。”王老實話音剛落,附和之聲就不斷響起。
“俺也就是說說,不發(fā)糧食俺也愿意繼續(xù)干。就是不知道把俺們叫來干啥。”張老三連忙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