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返航
- 明末:開局遇到大玉兒
- 蓮花包
- 2650字
- 2022-10-07 01:08:49
這次因為是初次打開商路,帶的貨物不是很多,花費了一些功夫轉運貨物后,雙方很是愉快的完成了交易。
林天出售了一批食鹽,咸魚,玻璃鏡和肥皂,還有一些朝鮮的人參。收獲了一批鐵錠,火藥和布匹,順帶買了一些糧食和棉花。
快要入冬了,棉花是很好的御寒物件,無論是做棉衣還是做棉被,幾乎不愁沒有銷路。林天打算給島上的民眾配備棉衣棉被,過個暖和的冬天。
到了冬天,鹽場要停產,農夫也會入冬,不適合室外勞作了,但是可以在室內做衣服啊,賣到北方去,基本不愁銷路。
原材料也比較簡單,布匹和棉花就可以了。這些東西都是江南大量出產的,徐家就有很多。所以林天盛情邀請徐富貴去白翎島一趟,順便可以帶批貨過去交易,大家也互相認個門,方便以后交易。
徐富貴思慮良久還是決定可以冒險試一下,從林天的行事風格來看,不是想要訛自己一筆的樣子。帶些布匹和棉花過去賭一把還是值得冒下險的,畢竟一條新的商路意味著源源不斷的財富。
有了決定的徐富立馬請示了自家的大管事,除了自己負責的一條船,又申請一艘,帶著布匹和棉花準備跟隨林天去白翎島。
大管事發現這次與林天的交易很是有些賺頭,因為林天的貨物不僅質量很好,價格也比其他渠道的進價低很多,又出售了不少布匹和棉花,利潤很是可觀。
對于這樣的大客戶也是比較重視,很快便同意了徐富貴的請求,并暗中叮囑一定要記住航線,方便以后交易。
臨走前林天請徐富貴幫忙找一些工匠,造船、打鐵、木匠等都可以,價錢好商量,只要愿意去白翎島工錢可以加倍。
不過如今各家的工匠都是自己的私有財產,一般不會出讓。不過這些年匠戶的逃亡比較嚴重,可以從這個方面想想辦法,不過是否愿意去白翎島就不知道了,只能盡力幫忙。
現在白翎島工匠比較少,很多活計找不到足夠的人手去做。林天一直想要造船,只是這方面的工匠嚴重不足,一直不能展開,很是苦惱。
終于完成準備工作的徐富貴與林天一起出發了,目標白翎島。
初次上藍天號的徐富貴,柳如是和顧橫波她們是在震撼和驚嘆中度過的。沒有出過江南的她們對眼前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對于前往未知的地方既有期待也有一絲迷茫和恐懼,好在這段時間林天對她們的尊重給了她們一些信心。
徐富貴是震驚這船居然是用鋼鐵制造的。
林天把幾女安排在了單獨的區域,免得受到水手們的打擾。
林天不在的這段時間,二營陳果和三營的段君也去大明,朝鮮招收流民去了。他們知道白翎島缺人手,林天對于人手的渴望從不加以掩飾,所以就主動跑出去招收流民。按照白翎島的面積,只要糧食供應的上,住個幾萬人還是可以的。
剛來的人先喝米粥,每個人都是兩碗,限制了食量,怕有人撐死了。只有腸胃調整過來了,才會不限制大家的飲食。
現在白翎島時刻都在準備接收新的人員,各種衣服鞋子一直都在制作儲存,以備不時之需。
大玉兒經過這段時間的鍛煉,早已適應了目前的工作,后勤上也安排了一些人手各自負責一攤事情,按照林天定下來的規矩,按部就班的做事情。雖然有些忙碌,但好歹把新上島的人都安置了下來。
大玉兒覺得林天在的時候好像事情都井井有條,到了自己這里就有些忙手忙腳,這讓她很是疲憊。
林天也慶幸當初自己的運氣,白白撿了一個好幫手,有大玉兒在幫忙總結,不用什么事都來麻煩自己。還好現在的事情不是很多,以后事情多了,林天覺得大玉兒也該頂不住了。說白了還是人才缺乏,特別是管理型的人才。
新上島的人都感覺自己特別幸福,雖然現在還單獨在營房隔離居住。按照島上人的說法,這是林將軍定下來的規矩,怕有人把疫病帶進來了,過段時間沒問題就可以搬出去了。
房子寬敞明亮,干干凈凈的,看著就讓人舒心。被褥也漿洗的很干凈,曬得暖蓬蓬的,摸著很舒服。再看看身上的新衣服,每個人都一臉的滿足。
吃飽了的孩子們開始在院子里四處撒歡,到處都是歡聲笑語,真的是來對了,這樣的日子做夢都想不到啊。
大家都在感嘆林將軍真是善人啊,不僅給飯吃,還發衣裳,這得花多少錢啊。就是有點浪費,舊衣裳說不要就不要了,明明還可以穿嘛。
分房子、分田,管一日三餐,頓頓吃飽。都有工作,孩子免費上學。這些聽起來不可思議的事情不斷在新人中傳播,引得眾人嘖嘖稱奇。
很快就有島上的人過來將大家集中起來訓話,主要是講一些島上的規矩。
例如不能隨地大小便,必須去廁所;隔離期間男女要分開集中居住,隔離期過了再根據情況分配住所;吃飯、洗漱都要排隊;每日早晚都要集合訓話,匯報情況;不許打架生事欺負他人等。要是不遵守規矩,輕則處罰,重的將被驅逐出島。
然后是分發個人物品,比如水杯、刷牙的樹枝、毛巾等,并強調每個人要注意干凈衛生,早晚刷牙。新人們還發現每個房間都發了一罐雪鹽,并告知那是刷牙用的,用完了可以再來申領。
在隔離了幾天后,這些新人們終于離開了隔離區,來到了即將分配給他們居住的小區,也見到了傳說中的、剛剛回島的林將軍。
林天看望了新到來的流民,安撫他們的情緒,讓他們安心工作,保證不會讓他們餓死、凍死。并且給兒童們發了從松江買回來的小吃和糕點,整個過程溫馨和諧,讓流民們如沐春風,心底最后那點擔憂終于消散了。
隨船而來的近三十個贖來的識字婦女被林天安排在單獨的區域休息,她們基本都暈船比較厲害,需要幾天休養生息。
除了柳如是和顧橫她們的狀態比較好,剩下的女孩也送到李秋月的女子學堂和陳圓圓一起進行學習。
徐富貴隨同林天一路做著記錄來到了白翎島。
與徐富貴見過的其他海外島嶼相比,白翎島就人煙稠密,欣欣向榮。島民生活得明顯不錯,沒有一點形容枯槁、半死不活的模樣。全都是滿面紅光、衣著干凈、神采奕奕的樣子。
島上的衛生情況也出乎徐富貴的意料,非常整潔干凈,不時還可以看到一些老人來回打掃。這哪里是什么海外荒島,完全可以說是世外桃源也不為過。
本來徐富貴已經對林天很重視了,現在看來還是遠遠低估了。
徐富貴在林天的安排下參觀了白翎島的生活區和學堂,即使是鹽場也大致看了一下。對于白翎島大規模的產鹽,徐富貴早有猜測,如今看到連片的鹽場,露出一幅原來如此的表情。
至于是如何曬出雪白的精鹽,那是人家的核心機密,徐富貴很識趣的沒有去追問,只要知道林天可以大規模供應精鹽就可以了。
生活區和學堂也是讓徐富貴大開眼界,沒想到這些泥腿子也可以如此享受,還有書可以讀。
更神奇的是,他居然還看到了女子學堂,實在是有些離經叛道啊。不過這是人家的事情,也不好過問。
徐富貴一直以為林天贖買那些妓女是別有所圖,如今看島上的情況,還真有可能是來當先生的。而且徐富貴居然在島上看到了不少朝鮮和日本人。
對于林天一個人能在朝鮮有如此一番基業,殊為難得。
滯留了兩天后,徐富貴清空了船上的布匹和棉花,裝滿了精鹽和咸魚,肥皂和玻璃鏡準備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