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之語
河南話發音“五”是“吾”,故用數字五做線起針。
五歲時,我一眼能分清綿羊和山羊。
源于我姥爺教我一個笨法:羊嘴巴下面留胡子的是山羊,沒有留胡子的是綿羊。舉一反三,啟發我后來還知道了什么是“山羊胡”。
十五歲時,我和父親冬天進城,喜歡喝羊肉湯。要放一把芫荽提鮮。
二十五歲時,我讀到古希臘薩福的詩:“晚星帶回了/曙光散布出去的一切,/帶回了綿羊,帶回了山羊,/...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羊之語
河南話發音“五”是“吾”,故用數字五做線起針。
五歲時,我一眼能分清綿羊和山羊。
源于我姥爺教我一個笨法:羊嘴巴下面留胡子的是山羊,沒有留胡子的是綿羊。舉一反三,啟發我后來還知道了什么是“山羊胡”。
十五歲時,我和父親冬天進城,喜歡喝羊肉湯。要放一把芫荽提鮮。
二十五歲時,我讀到古希臘薩福的詩:“晚星帶回了/曙光散布出去的一切,/帶回了綿羊,帶回了山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