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再入風情谷
- 徑源流深
- 寒園遍真
- 1769字
- 2025-06-09 00:20:29
自上次大裂谷的游玩之后帶了一點神性來到風情谷,天氣比上次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在暴雨中出門,好像有違反人性的選擇,但是內心堅信一定會有奇跡的存在,既然我能在這里謀篇,自然有定音了。
風情谷的景色奇秀一點也不比大裂谷的差,特別暴雨后的大清洗,先讓空氣變的格外的輕透,透過空氣,雨后的竹林,山石,平湖,好像上了一層醇厚欲滴的增色劑,青色更青,綠色更綠,暗紅裸露的頂峰山石在煙霧飄渺中閃現的更加突兀,整個世界干干凈凈清清爽爽,好像海綿態的軀體中吸收阻塞的塵世污垢再也得不到吸納之源,而如黃色的煙霧般被瞬間釋放出來,流下的存真與這天地自然交聵共鳴。
自進風情谷大門之始,變成小雨若停了,我們的路程自是山谷最下,順著山谷的走勢向上鋪就的路徑而去的。路徑只是配角,山谷匯聚的雨水,一個個或大或小的自然形成的或者人為改造的平湖成為了山谷的主角,制造呈現了每個人內心中曾有的人為意向與靈魂寫意的夢中山水畫廊,就像山的靈氣一定離不開水一樣,在這大山之中匯聚的稀有平湖自然成為了少有獨特的棲息環境,成為了動物們的游樂天堂,對于它們而言是絕世的風水寶地了,只見初始迎接的龍鱗于水中歡唱潛游,棲息的幼鴨于水中嬉戲而不必擔心它們的安全,再有離別之時的神龜伏波于面,而行走其上的路徑如同輕盈的翅膀附著靈力在游客之身,宛若流動飛舞的精靈在這平湖之上穿插而過,絲滑而又靈動,達到靈魂的彼岸。
離開了一個個由大及小的平湖,小潭,淺灘自上就變成細流的水溝了,延伸向上就是高山仰止了,反而登山的路徑自此成為了主角,有臨壁的山石在側,樹蔓藤蘿互舞交纏于其上,或有無底的溝澗部于其下,兩種景致或單或雙并驅其上,消失在了幽魂迷谷和幽魂夢谷之地。幽魂迷谷和幽魂夢谷是兩條登山的路徑,穿過這段石群,終合其一。幽魂之谷如其名是一段奇險的路徑,如同登山必經的一處門卡,登山的路徑就相嵌于巨石或者里面的亂石之中,登上行的路時猜不到馬上是下行的路,臨下行的路時想不到前方是曲折回轉的路,沒有意識方向的判斷可言,路徑的狹身處不覺得可以過人,卻又剛好極難通過,得注意頭上的石頂,腰間的突石,腳下的狹階,我與故人同游,剛剛捕捉的前影轉瞬消失,前方殘留的聲音回落處就只剩下自己,空寂無比,如同小石潭記里的清冷無度,好像頓了時空,靈魂不知所措,這種感覺印刻的太深,好似這個時空世界下僅有的兩個人,轉瞬即逝,最親的人便離你而去,空蕩的靈魂回蕩在原處,就好像那些被石縫里的長絲線一個個被纏繞束縛無限拉扯的長腿大蚊子,無論再怎么掙扎肉體也脫離沖破不了這里的牢籠了。
穿過竹林之海,有了前次的頂峰驚喜,更無謂于登山之累了,登上云臺峰頂,沒有想象的驚喜,也沒有想象的失望,目視下方的竹林之海,剛剛的那片幽谷失落之地,想象剛剛沒有完整回歸的靈魂自己從下飛升至上了,回歸本體,合二為一了。站在峰巒處對峰相望,對面遠處裸露出來山石巖壁透過雨水沖浸之后即使不依賴光的加持,也顯現出了紅木條紋一般的色彩,顯得莊重而又華麗,如同寶石般的奇秀之地讓人覺得既神秘而又非凡,而鑲嵌其上的石壁欄桿預示我們有此等絕妙之機可以欣臨這塊仙境寶地,幸幸而下了。
穿過竹林之海向下,掠過小溪,百步云梯回轉向上,而又折崖回轉向下處,在這仙草綠叢的堆疊處,一抹白色引入眼簾,顯的分外惹眼,就好像早就猜到它不是凡間之物一樣,而顯的格格不入,好像它并不屬于這里,而是在天造地設,天時地利下的神創,只可一瞥驚鴻,而不能一世獨目,就像一個個白衣的仙家集眾于此了,直到發現凡人的闖入而靈機化作一朵朵白色的無名之菇,也許這就是凡人的樂趣吧,將這一朵朵白衣仙子收入囊中,像拾到的寶貝一樣,體驗此生未有的極致樂趣,算是仙家的點化吧!甚而這種沉甸的樂趣讓我們忘記了一旁巨大巖壁之下兩座無名的泥石棺,自此下山而去的路上我們又碰上了一只黑色的蝶仙子,它似乎在急著趕路,磕磕絆絆的往上飛去了,我想也許它是忙著赴白仙子之約吧,又或者它是泥石棺的化身如同梁祝里的化蝶,等待某一位蒞臨重要的貴客吧,可在不久的意料之外,另外一位黑色的蝶仙子又來到我們的身邊,縈繞著舞動著輕盈靈動的翅膀,就好像訴說剛剛那只跌跌撞撞的仙子因為著急而錯過了貴客,而使眼前的仙子前來救贖,真是好不奇妙啊!
路過的平湖,野鴨夫婦也回到了家中,一家團聚,神龜替換了龍鱗,而我們也在神龜伏波的目送下往返奔赴凡塵俗世的前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