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談就好,能談就好;”閻錫山倒是真怕此時校長還是油鹽不進,死活不肯開口,那他可是抓瞎了“咱們敞開了談,只是漢卿、虎城,我接下來的話可能有點難聽,但都是我肺腑之言,希望你二人不要見怪?!?
“閻兄但說無妨?!睆垪疃诵闹性缬袦蕚?,就算最后和平解決此事,兩人肯定也落不著好。
“要我說,想和平解決此事,一是要保領袖威望;這恐怕要你二人放下面子身段來,對自己將來的境遇要有思想準備。按照我的想法,你二人最好爭取出國考察;二是要和校長闡明利害,指明“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是人心所向。”
楊虎城聽后囁喏了下剛想說什么,卻被張學良搶先問道:“閻兄所言極是,只是就算我二人去職,流亡海外;校長又如何能答應“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呢?咱們外圍那幾十萬的中央軍可不是來過家家的?!?
是啊,低頭不怕,怕的低頭換不來好的結果啊。
“是啊,伯川你再說仔細點,別藏著掖著。”井岳秀在旁催促。
“想讓校長停止剿G,一致抗日,首先要讓其明白剿G是死路一條,禍起蕭墻只會白白便宜了日本人;其二要讓校長意識到“一致抗日”的好處?!?
“呲,我還以為閻兄有何妙計,如果是你說這兩條,我與漢卿可是與蔣公磨破了嘴皮子?!睏罨⒊锹牶笾S刺道。
“那是你們想得膚淺,沒能理解蔣公的心思?!?
“噢?”廳上幾人被老閻所說吸引“愿聞其詳?!?
“H軍的戰斗力在座的都領教過,不怕說句難聽的,咱們手中這幾十萬的部隊真是拿他沒辦法。哪怕那中央軍好點,恐怕也不是H軍的對手。再則人H軍打不過,還不會跑嗎?從江西到陜西上萬里都走過來了,難道他們還怕繼續走?所以要真正解決H軍,只靠軍事手段是不成的?!?
說到H軍,閻錫山就一陣心悸,想到了H軍東征時對晉軍那摧枯拉朽的攻勢。他不認為中央軍的加入能解決H軍。而西安事變后的老蔣總是耿耿于懷沒能在H軍最虛弱的當下消滅H軍,其實是他想多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GCD是軍事手段解決不了的。老蔣的后悔不過是為自己殲敵一億,轉戰臺灣找找借口嘛,大家理解。
幾人聽后,緩緩點頭贊成,畢竟在座幾人都是挨過H軍鐵拳的。
“是啊,如果短時間解決不了H軍,國內還是一盤散沙,我們如何面對在華北綏遠咄咄逼人的日本?”井岳秀嘆道。
在座的幾人,井岳秀是現今承受日本在綏遠蒙古擴張壓力最大的那個,日寇對內蒙綏遠的滲透讓其防不勝防。
“其實我覺得蔣公其實心里還是有數的——靠武力短時間是解決不了GCD的,可為何近來蔣公大動干戈抽調數十萬中央軍圍剿H軍以畢其功于一役呢?”閻錫山問道。
“當然是趁H軍弱小時,徹底消滅之。”楊虎城說道,這不是顯而易見嗎?
“有這一部分原因,但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蔣公還有層意思不能明說.....”閻錫山沖張楊二人看去。
張楊二人一時不明所以,張學良問道:“閻兄何故停下?”
閻錫山一時語塞,心中暗罵,但還是說道:“你二人不是打聽到蔣公意欲在消滅H軍后對你二人部隊進行收編嗎?假使H軍未滅,蔣公憑此大軍就不能收編你二人了?只要大軍入陜,你二人還不是任蔣公揉扁搓圓?”
對啊,張楊二人冷汗涔涔而下。
老閻還有一點沒坦白,那就是ZY軍入陜,假如H軍抵擋不住,起碼有一部是往山西的呂梁、太行轉移與原踞兩地的H軍合流對他產生更大威脅。最可怕還不是H軍,可怕的是尾隨而至的ZY軍把他的鍋端了。不想步張楊二人后塵的閻錫山自然不肯讓ZY軍入晉。
“好了,前事咱們就不浪費口水了。至于為什么“一致抗日”對校長有好處?此時最大的民意是什么?最大的民意就是抗日!”閻錫山擲地有聲。
要讓陸遙看到此景,怕不會忍不住笑出聲來——你也知道要抗日?
不過閻錫山說的沒錯,此時國內愛國抗戰熱潮一浪高過一浪,華北事變后,華北愛國青年學生發起了聲勢浩大的“一二九”和“一二一六”愛國運動,此舉得到全國愛國學生的廣泛支持,社會各界紛紛成立抗日救國會,工人舉行罷工支持,工商業界開展廣泛的抵制日貨運動,這些活動有力打擊了GF對日綏靖政策,讓“非法抗日”成為一個笑話,也讓抗日救國運動成為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校長在“兩廣事變”中能讓桂系全身而退也是迫于這種壓力。
另外,因汪填海在GMD四屆六中全會期間遇刺,讓GF內的親日派大受打擊,但卻意外讓GMD圍繞著抗日這主題獲得了形勢上的統一。GF內的“利息內戰”呼聲開始高漲,軍隊內的愛國官兵也積極呼吁“抗日”,種種跡象,不僅老閻看到了,校長也是清楚的,如果校長還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一意孤行下去,恐怕大家就不是先“抗日”而是先“反蔣”了。
“蔣公完全可憑此“抗日”口號把GF內擰成一股繩,順應民意真正掌控全國?!崩祥惱^續說道。
咝,幾人倒抽一口涼氣——對啊,校長如果在現在扛起抗日這大旗以大義壓人,周邊軍閥們只怕莫敢不從。而老閻想到這點還是趙戴文提醒的,這也是讓他堅定了要在談判中分得一杯羹的決心,希望校長繼續讓他做他的“山西王”,而老閻的底線則是“守土抗日“,即日本人進犯山西,他就抵抗,其余地方的免談。
果粉和呆蛙們都說是“西安事變”救了H軍,H軍是“西安事變”最大的受益者。假如沒有西安事變,H軍將會如何如何.......其實西安事變最大的受益者是全中國人民,其次才是H軍,H軍獲得來之不易的休整機會,內部整合后確立了以教員為領導核心的隊伍;再次是校長,校長憑此終于擺脫地方最大軍閥的身份開始掌控全國;原本校長真正掌控的只有江浙周邊幾個富裕省份,事變后借著抗日的大義校長號令各路軍閥,整合各系部隊,真正做到掌控全國,且成為當時中國唯一合法之政府;國外最大獲益者則是斯大林,斯大林終于把日本這禍水留在了中國,為順利實施蘇聯二五計劃奠定基礎,也避免了將來兩面作戰的風險。
可是要真說到要幾人無條件放棄軍權,那真是舍不得,畢竟此時軍隊是安家立命的根本這理念是深入人心。
“那能否只是降職,只要我還在部隊,讓我當個抗日先鋒也是可以的?!睏罨⒊菃柕?。
“難、難、難、虎城你沒仔細聽我說嗎?我說最好的情況是去職留洋,你二人想留在部隊,那蔣公每次看到你二人軍隊就會想起此事,心頭豈能暢快,為免蔣公猜疑,你二人還是主動去職為妙?!崩祥愋闹幸泊蛑惚P:沒意外的話,十七路軍大部都會落入井岳秀手中,憑自己與他的關系,將來肯定能助己一臂之力。
張楊二人臉上一片黯然。
“其實事情也不是沒有轉機,你二人可有信任之人?去職前將部隊托付其人,以作安身之保;我想蔣公還是能答應的。”閻錫山提了個折中的辦法。
楊虎城馬上看向井岳秀“大哥,我這十七路軍就拜托你了。”
原本楊虎城的17路軍能倚仗的兩員大將一是38軍軍長兼17師長孫蔚如;二是第七軍軍長兼副司長馮欽哉;特別是馮欽哉的第七軍占了十七路軍差不多一半人。
可事情就壞在馮欽哉身上。
因為保密的問題,楊虎城事變之前沒有提前與馮欽哉商議,此舉讓馮欽哉感受到莫大的侮辱,認為是對他的不信任。事變當日,楊虎城給馮欽哉發去急電:“西安事變,兵諫于蔣,聯共抗日,希共謀此舉?!毕MT欽哉趕快帶兵占領潼關。結果被馮欽哉拒絕了。他對楊虎城派來勸說的人等說:“這么大的事情不提前通知我,就是不相信我嘛”。楊虎城聽后氣得半死,事起須臾,他哪有時間派人與馮欽哉商議?
接著馮欽哉向寧府作出“一不做GCD,二不擁護小張(學良),三不與ZY軍作戰”的承諾。從此,馮欽哉和楊虎城分道揚鑣,帶了十七路軍近半人歸于校長麾下。
楊虎城雖然看錯了馮欽哉,但對井岳秀還是放心的,剩下的3萬多人托付給井岳秀就成,不過要先與孫蔚如好好談談。
“莫急莫急,虎城,事態還未至如此,咱們慢慢商量。”
如果說楊虎城的十七路軍所托有人,那張學良的東北軍就麻煩了。
東北軍中派系林立,紛亂不堪,這是奉系軍閥的痼疾。從張作霖建立奉系起,奉軍內部其實就是一鍋粥。其中有以地域劃分的吉林幫、遼寧幫、外來幫;又有以出身劃分的元老派、士官派、學生派。
張作霖在時能利用各派矛盾加以制衡,而到了張學良時各派系矛盾與爭斗越演越烈,張學良沒奈何弄死了士官派出身的楊宇霆,這也讓元老派和士官派開始對小張離心背德,為小張丟了東三省埋下伏筆。
為了掌握軍權,張學良提拔了一批學生派的軍官。這其中,就包括王以哲、牛元峰、何柱國、劉多荃等人,通過他們架空原本陸空軍中的元老派。這些人也成了張學良時代東北軍的少壯派。
而等到東北軍移防大西北剿G,原本的少壯派隨著時間推移成了東北軍的新的元老派。
接下來就是問題所在了,張學良為了與ZG隱秘合作,先后成立了“王曲軍官訓練團”與“抗日同志會”兩個組織對東北軍中下層軍官進行思想教育。
其中“抗日同志會”中入會的會員像應德田、孫銘九、苗劍秋分別時任張學良的秘書、衛隊營營長、副官
幾人都是張學良身邊的思想激進的心腹人員。應德田等三人也被稱為“三劍客”,以三人為核心構成東北軍新一代的少壯派。
這下好了,新一代的少壯派自恃有張學良的支持,加上己身對權力的追逐,插手的事越來越多,毫無疑問地開始侵蝕元老派的利益,這引得元老派們的一片反感。王以哲更是把新一代的少壯派形容成圍著皇帝的宦官。
兩派在張學良在時還能互相忍讓,所有的爭斗也局限于臺下,要是張學良不在,兩幫人能把人腦子打出狗腦子來。
正當張學良仔細思量時,守在外面的警衛報告進來在他耳邊輕聲說道:“周主任來了?!?
張學良這才起身說道:“來來,今日給閻兄和井兄介紹下周先生?!币I眾人往門口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