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從思想大解放到全面撥亂反正

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報》、《紅旗》雜志、《解放軍報》社論《學好文件抓住綱》提出了“兩個凡是”的方針,即:“凡是毛主席做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

1978年5月10日在中央黨校內部刊物《理論動態》發表,又于次日在《光明日報》發表的題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文章指出:檢驗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實踐,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任何理論都要不斷接受實踐的檢驗。這是從根本理論上對“兩個凡是”的否定。這篇文章一經發表,即引起了強烈反響,并引發激烈爭論,全國性的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由此展開。

如何看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作者談

我認為“兩個凡是”是典型的唯心主義、形而上學,而它的要害就在于否認實踐標準,否認理論、路線、政策、決策都必須通過實際檢驗才能知道是正確的還是錯的。

——胡福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主要作者之一

關于真理標準的大討論在很大程度上澄清了“左”的迷誤,對推動各條戰線的撥亂反正發揮了思想先導作用,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改革開放戰略方針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礎。

《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1980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辦公廳發出組織《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草稿)》討論的通知,由于預定參加討論人數是4000人,所以稱作“四千人大討論”。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全會審議和通過了《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該決議指出,要徹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同時強調毛澤東思想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必須堅持毛澤東思想,并以符合實際的新原理和新結論豐富和發展毛澤東思想。

決議的通過,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任務的勝利完成,對于統一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思想認識,對于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凝聚各方力量,同心同德地為實現新的歷史任務而奮斗,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使全黨、全國深刻地總結了經驗教訓,解決了歷史遺留問題,全身心地去開拓改革開放的新時代,為黨和國家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礎。

語錄

“搞好后就不要經常變動了”

在科學和教育座談會上,鄧小平闡述了他的想法:“從明年開始執行新的教育制度。今年做準備,把學制、教材、教師、學生來源、招生制度、考試制度、考核制度等都要確定下來,都要搞好。搞好后就不要經常變動了。”

恢復高考:從“先聲”到“春天”

1966年至1971年,中國的高等學校停止招生。1972年至1976年,高等學校采取“自愿報名,群眾推薦,領導批準,學校復審”的辦法招收工農兵學員。不合理的招生制度導致了“讀書無用論”盛行,教育質量嚴重滑坡,國家建設所需的各種專門人才青黃不接。

1977年8月4日至8日,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主持召開了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會議共邀請了30多位著名科學家和教育工作者參加。會上鄧小平發表了著名的“八八講話”。這次會議的一項決定直接促使恢復高考這項重要政策的出臺,改變了幾千萬人的命運,被稱為“教育界撥亂反正的先聲”。

科學的春天:全國科學大會

1978年3月18日至31日,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召開。鄧小平在大會開幕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指出,“現代化的關鍵是科學技術現代化”,把“盡快培養出一批具有世界第一流水平的科學技術專家,作為我們科學、教育戰線的重要任務”“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并重申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一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

語錄

擁抱科學的春天

全國科學大會閉幕前,宣讀了86歲高齡的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的書面講話《科學的春天》。講話中提到,“我們民族歷史上最燦爛的科學的春天到來了”“這是科學的春天!讓我們張開雙臂,熱烈地擁抱這個春天吧”。

這次全國科學大會,題在科技,意在全局。它確立了科學技術工作正確的指導思想,讓知識和教育重新贏得了人們的尊重,讓整個社會再一次萌生了對科學的崇敬。這次大會是向科學技術現代化進軍的總動員令,對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中國科技事業開始全面復蘇。

四次按勞分配大討論

語錄

“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對社會主義的錯誤認識和平均主義的分配政策是改革的一大阻礙。1978年9月20日,鄧小平在天津視察時第一次明確地提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目的在于讓“有條件”的地區和“誠實勞動、合法經營”的人先富裕起來,帶動改革向前發展。

按勞分配討論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更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直接影響著調動人民群眾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

1977年4月、6月、10月,在北京分別進行了三次按勞分配討論會。討論會的規模一次比一次大,主要內容是批判“四人幫”及過去“左”的思想和路線,從思想理論上撥亂反正。

1978年5月,在鄧小平指導下,國務院政治研究室撰寫了《貫徹執行按勞分配的社會主義原則》一文,于5月5日以“特約評論員”名義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使按勞分配的“名譽”得到了正式的恢復。按勞分配原則涉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鄧小平旗幟鮮明地支持這一原則,為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78年10月,在思想解放浪潮的鼓蕩下,中共中央工作會議前夕,更大規模的第四次全國按勞分配理論討論會在北京召開。總體來說,這一時期在按勞分配問題上進行撥亂反正取得了重大成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桥区| 松阳县| 石首市| 鹤壁市| 龙陵县| 甘谷县| 吐鲁番市| 同仁县| 濮阳市| 枣庄市| 曲沃县| 麟游县| 新泰市| 涞水县| 浦县| 白城市| 冷水江市| 伊宁市| 通榆县| 黄梅县| 山丹县| 镇宁| 桐庐县| 平凉市| 融水| 金坛市| 仙居县| 饶河县| 剑河县| 麟游县| 天柱县| 孝感市| 金溪县| 河南省| 栾川县| 漳平市| 瑞昌市| 齐齐哈尔市| 潮州市| 望奎县| 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