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工作
- 七零小日子
- 糯米團子123
- 2030字
- 2024-11-30 10:17:43
等林舒窕從學校取完畢業證回來,一進家門就看見父母和姥姥姥爺都是一臉愁容的坐在客廳。看的她也一臉霧水的。
“窕窕你回來啦”張素梅看見女兒,勉強的扯出了一抹笑容,只是這笑怎么看怎么難受。
他們從林老大家里出來就去打聽過了,這次下鄉名額已經定下來有些日子了,不能再改了。
而且林舒窕作為上面指定的知青楷模,更是沒有辦法說不去就不去。
等張素梅一臉難過,以及在張老太太一聲聲的怒罵中和林舒窕講了她即將下鄉的事情后,林舒窕也是滿臉的無語,怪不得從學校出來碰見她那個眼睛長在天上的堂哥,幸災樂禍的恭喜她。
“媽,姥姥沒關系的,下鄉而已說不定過不了兩年女兒就回來了”林舒窕雖然也對即將下鄉的日子感到迷茫,但也沒有什么太大感觸。
臨近畢業,學校里到處貼著號召畢業生們上山下鄉的標語“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很有必要”、“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為共產主義事業建設添磚加瓦”等等。
她的同學里面也有不少都選擇了跟隨國家的腳步,自愿到各個不同的地方支援建設。
所以林舒窕對于下鄉倒是沒有什么抵觸之心,只是在知道了瓊省那么遠的地方,坐火車至少要5天之久,從沒有離開過家離開過父母身邊的林舒窕心里還是忍不住有些害怕的。
“媽,你那工作還能拿回來么,可不能白白給了林舒平那個小人”林舒窕知道了自己家和大伯一家斷了親,倒是很開心。
她打小就知道奶奶和大伯一家不喜歡自己,平日里也不咋往他們身邊湊,也沒什么感情。
但是她和林舒平同歲,鋼鐵廠和紡織廠離得又進,學校都是上一個,她一直和林舒平同班。
說是堂哥,倆人其實跟仇人差不多,林舒平每每都想欺負林舒窕,但是都被林舒窕報復回去了,雖然沒吃什么虧,但是一直有只蒼蠅在身邊嗡嗡嗡的,也是煩人。
“對對對,可不能便宜了他們”張老爺子和張老太太突然被驚醒,他們被氣蒙了,沒想道這茬兒,趕緊叫張素梅和林志國回廠里把工作崗位拿回來。
乖乖外孫女已經被算計了不能更改了,現在工作可不能在便宜的那一家子不要臉的。
“姥姥姥爺,來看我的畢業證書”張素梅和林志國急匆匆的出了門,林舒窕坐在姥姥姥爺中間,掏出了自己剛領回來的畢業證書,活躍家里的氛圍。
這時候畢業證書就是一張紙,上面寫著林舒窕的名字年齡,學校名稱,入學時間以及畢業時間。
張老爺子拿著林舒窕的畢業證書看了又看,欣慰又遺憾的摸了摸林舒窕的頭,“可惜了現在不能上大學了,不然我的窕窕一定是能考上大學”
這話說的一點兒錯沒有,林舒窕自幼聰明,從小到大成績一直很優異。
雖然“運動”開始后,學生大多數沒啥心思上課,但是也又那么幾個學生是一心向學的,對于這樣的學生老師們也是欣慰的,恨不得把自己的一身知識都傳授給他們,林舒窕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很得學校里老師們的喜歡。
這邊兒,張素梅和林志國到了廠里也沒墨跡,直接去找了廠長。
廠長和林志國是多年的老搭檔了,彼此間互有欣賞,林舒平的事情不知道是找誰幫忙干的,總歸不會是廠長,倆人直接找到廠長幫忙肯定是沒錯的。
“志國,弟妹,你們別著急,按理說弟妹這個職位的人事變動是要經過我的,只要我不同意這個崗位就還是弟妹的”廠長一聽說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臉色肉眼可見的變得不好了起來。趕緊讓秘書把人事主任找來,這事兒他心里大約有數是誰干的了,找人事主任過來也是先走個過場。
“這事兒就拜托鄭大哥你了,我們窕窕也是命苦,攤上這么奶奶”張素梅說著拿斜著眼睛狠狠的瞪了林志國一眼。
林志國看見了,苦笑了一下。
誰讓那是他親媽,他能打林志鵬,卻不能真的打親媽一頓,現在就是趕緊把媳婦的工作要回來,別真的便宜了那一家子,不然他和媳婦都能嘔死。
鋼鐵廠廠長姓鄭,鄭廠長和林志國關系好,兩家走的也近,他和妻子只有一個兒子,一直想要個乖乖巧巧的女兒,這么多年也是把窕窕當女兒寵著的。“窕窕這孩子,唉,總歸有我們在呢,后面在找機會把窕窕調回來吧”
說著,剛才鄭廠長讓秘書出去找的人事主任也到了。
“廠長,你找我”
“林主任和張主任也在呀”。
“小孫啊,我聽說張主任的工作轉出去了?”
“是啊,張主任上午才辦的手續呢,說是要讓女兒接班。張主任女兒也是咱們廠里長大了,您也熟悉,是個好孩子,還是高中畢業的,接了張主任的班,怕是用不了幾年應該也能升到張主任的位置上了”
孫主任一邊兒笑著一邊兒在心里嘀咕,她是這兩年才調過來的,不比林志國和張素梅兩口子,在廠里很多年了,一個是管生產的,一個是管財務的都是廠里的重要部門,和廠長關系還好。
這怕不是兩口子對女兒的職位不滿意,告到廠長這里來了。不過要是這個她也不怕,財務這么重要的部門,總不能讓一個剛進來的小姑娘一下子就成了部門主管,這事兒在哪兒也說不過去。
“我記著張主任這個職位的變動,是要經過我批準的。現在廠里任務重,財務的工作也不少,離不開張主任這么得力的干將,我和他們兩口子也談過了,后面張主任還是繼續干著原來的工作”
張素梅只慶幸,幸好她想著明天先帶著女兒認認人,在辦這最后一道手續。女兒這些年一直在讀書,平日里放假也經常去姥姥姥爺哪兒,廠里倒是出了廠長其他人都不太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