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雷鋒的故事
  • 徐魯
  • 2864字
  • 2022-09-08 15:37:10

像春天般的溫暖——致少年朋友

雷鋒叔叔出生于1940年的冬天,今天若健在,應該已經八十多歲了。我多次想象過,假如雷鋒叔叔還活著,他會是什么樣子呢?

也許,他會像那位比自己小一歲的戰(zhàn)友喬安山一樣,繼續(xù)做一名“永不退伍”的老兵,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為人民服務一輩子;也許,他還會像老英雄張富清一樣,六十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用默默的奉獻,去書寫和詮釋什么是共產黨員的純真本色,什么是共和國赤子的崇高人格。

我甚至還想象過,假如雷鋒今天仍健在,能和全國人民一道,親眼看到新中國的滄桑巨變,親身迎接和歡慶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那他該是多么欣慰和幸福啊!

雷鋒犧牲時還只有二十二歲。他的一生那么短促,卻又何其豐富、崇高和充滿光輝。從他留下的一篇篇日記和一首首純真的詩歌里,我們不僅看到了他在新中國誕生之初的火紅年代里走過的清晰的腳印,也真切地感受到了一個正處在青春芳華、心懷夢想的新中國青年,有如朝陽一般鮮亮、燦爛、昂然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以及樸素、善良、單純的心地。

“我覺得要使自己活著,就是為了使別人過得更美好。”

“自己辛苦一點,多幫助別人做點好事。”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

“我要牢記這樣的話:永遠愉快地多給別人,少從別人那里拿取……”

雷鋒離開我們整整六十年了,這些寫在日記里的文字,今天讀來,仍然讓人覺得溫暖如初,禁不住怦然心動、眼睛濕潤。

對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生活有火一般的熱情。這是雷鋒短暫的一生中最真實、最形象的寫照。

1963年3月2日,《中國青年》雜志刊登了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的“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3月5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等,也都刊登了毛主席的題詞手跡。第二天,《解放軍報》又首次刊登了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為雷鋒的題詞。

從此,“向雷鋒同志學習”漸漸成為了全國人民學習英雄、樹立新風、奉獻愛心的一個偉大的號召,一種代代相傳的風氣。

如今,雷鋒已是全國人民家喻戶曉的一個閃光的名字。每年的3月5日,也成了一個家喻戶曉的美麗節(jié)日——“學雷鋒紀念日”。偉大的雷鋒精神,已成為激勵和教育人們的寶貴財富,成了矗立在一代代青少年成長道路上的一盞光彩奪目的明燈,一座閃光的路標和豐碑。

2014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寫給“郭明義愛心團隊”的一封書信里,就這樣說過:“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積小善為大善,善莫大焉。當有人需要幫助時,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會將變得更加美好。”

幾天之后的3月11日,習總書記在接見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解放軍代表團部分基層代表時,又諄諄教導某工兵團“雷鋒連”指導員謝正誼說:“雷鋒精神是永恒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xiàn)。你們要做雷鋒精神的種子,把雷鋒精神廣播在祖國大地上。”

在雷鋒犧牲五十六年之后,2018年9月28日上午,正在遼寧省視察和考察的習總書記,乘車來到了雷鋒生前工作過的撫順市。

撫順是雷鋒的“第二故鄉(xiāng)”,也是平凡而偉大的雷鋒精神的發(fā)祥地。習總書記向雷鋒墓敬獻了花籃,然后參觀了雷鋒紀念館。看著雷鋒生前用過的一件件實物,還有這位年輕的戰(zhàn)士留下的一幅幅照片、一段段日記,總書記語重心長地教導說:“雷鋒是時代的楷模,雷鋒精神是永恒的;雷鋒精神是五千年優(yōu)秀中華文化和紅色革命文化的結合。”“積小善為大善,善莫大焉。”總書記還引用這句古訓對大家說:“這與我們當前的‘為人民服務’‘做人民的勤務員’都是一脈相承的,雷鋒精神永遠值得弘揚。”

“要做雷鋒精神的種子,把雷鋒精神廣播在祖國大地上。”這是多么美麗的期望和崇高的使命啊!

那么,什么是雷鋒精神呢?雷鋒精神具體有哪些內涵呢?

在雷鋒離開我們的日子里,在英雄輩出的各個年代里,雷鋒精神在中華大地上經過五十多年來的傳承、傳遞與發(fā)展,不斷融進新的時代內涵——就像一條滾滾流淌、永不停息的大河,匯入了無數(shù)涓涓細流,注入了一道道奔流的活水。

具體說來,今天的雷鋒精神,包含著如下豐富的內涵:

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中國共產黨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甘當人民的“勤務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美好品德;干一行愛一行,淡泊名利、敬業(yè)樂業(yè),甘做黨和國家事業(yè)的“螺絲釘”;不畏困難、自強不息,刻苦鉆研、銳意進取的“釘子精神”;艱苦樸素、勤儉節(jié)約的奮斗精神……

偉大的雷鋒精神,已成為激勵和教育后來人的寶貴財富,是矗立在一代代青少年成長道路上的一盞光彩奪目的明燈,一座閃光的路標和豐碑。

雷鋒當年經常去給孩子們做輔導的撫順市建設街小學,已經改名為“雷鋒小學”。當年的小學生孫桂琴,這樣回憶道:“每當我想起和雷鋒叔叔在一起的幸福情景,就抑制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那一幕幕讓我刻骨銘心的記憶場景,時常像潮水一樣涌現(xiàn)在我心頭,如此的清晰、生動,就像昨日剛發(fā)生過一樣。”

正是有了雷鋒精神的感召和激勵,孫桂琴從一個天真懵懂的小學生,一步步成長為一名真正的戰(zhàn)士,成為一位雷鋒式的好軍人。她曾多次被評為“遼寧省學雷鋒先進個人”“優(yōu)秀校外輔導員”,榮獲過“沈陽軍區(qū)學雷鋒金質獎章”,并多次立功受獎。

提起自己的成長之路,她深有感觸地告訴大家:《雷鋒日記》就是她“學習雷鋒、走好人生之路的教科書”,“雷鋒叔叔的日記就像一面鏡子,時刻警醒著我……”

另一位當年的小學生劉靜,猶記得雷鋒叔叔來學校輔導時,曾親口對她說道:“小劉靜,你愛畫畫這很好,長大了要多畫一畫祖國的大好河山,畫畫咱們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那該多有意義啊!”

劉靜一直記得雷鋒叔叔的教導。她回憶說:“雷鋒叔叔的話深深地銘刻在我的心里,成為我在人生道路上克服重重困難、勇往直前的動力。”她記得最牢、時刻用來提醒和激勵自己的,是雷鋒叔叔這一段話:“不經風雨,長不成大樹;不受百煉,難以成鋼。迎著困難前進,這也是我們革命青年成長的必經之路。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樂于吃苦的人。”

劉靜長大后,依然喜歡畫畫。不過,她畫得最多的,是敬愛的雷鋒叔叔。她把雷鋒的故事畫成一幅幅生動的圖畫,用圖畫來引導今天的小朋友去認識雷鋒、學習雷鋒。

她也像雷鋒叔叔當年一樣,經常去給附近學校里的小朋友們講故事、做輔導。她說:“我講雷鋒故事,孩子們最愛聽,孩子們也最羨慕和崇拜雷鋒。我發(fā)現(xiàn),他們聚攏在我身旁凝望我的目光,與當年我們凝望雷鋒叔叔的目光,真是一樣啊。”

涓涓細流,潤物無聲。如今,雷鋒的故事,雷鋒的精神,已經化作了陽光雨露,正在照耀和溫暖著、感召和激勵著一代代中華兒女。偉大的雷鋒精神也像飛翔的蒲公英種子一樣,已經在祖國大江南北的遼闊大地上,不斷地生根、開花、結果。一代代人的記憶、傳誦和發(fā)自心底的敬仰、感念與熱愛,就是使雷鋒精神恒久存活、生生不息的土壤。正像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主題歌《對待》所唱的:

你說我跟不上時代,

付出的對待該不該。

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

不管別人怎么看待。

也許你忘了怎么對待,

刻骨的對待難以更改。

對待生活要有火一般的熱情,

在對待中尋找答案。


面對這火紅的對待,

我感覺你不曾離開。

春天的對待匯成永遠的大海,

年年月月一代又一代。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逊克县| 南平市| 句容市| 南丹县| 错那县| 佛冈县| 金门县| 海安县| 广灵县| 汽车| 甘肃省| 洪雅县| 安丘市| 启东市| 和田市| 始兴县| 龙海市| 葵青区| 阳西县| 通州区| 丘北县| 永昌县| 新巴尔虎左旗| 龙井市| 鄂伦春自治旗| 陇川县| 林口县| 平武县| 定远县| 延安市| 沁源县| 辽宁省| 来安县| 始兴县| 荣昌县| 宁陕县| 白朗县| 平定县| 都兰县| 阿拉善右旗| 固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