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導讀

一百多年前,我們的國家在泥濘中前行,有這樣一批先驅者,他們用自己的血與肉為國家尋找出路,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并形成了堅守理想、堅持真理、不怕犧牲、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此后更是有一批批的前赴后繼者,用汗水、青春甚至是生命詮釋這一偉大精神,留下了無數真摯動人的篇章,無產階級軍事家、革命家方志敏的手稿遺作,便是其中的經典代表。

方志敏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贛東北和閩浙贛革命根據地的創建人。1934年11月,中央重組北上抗日先遣隊,成立紅十軍團,方志敏被任命為紅十軍團軍政委員會主席。1935年1月,在江西省德興縣,方志敏帶領戰友在數倍于己的國民黨軍隊重重包圍中戰斗數日,最終因被叛徒出賣、彈盡糧絕而不幸被俘。在被關押期間,方志敏沒有絲毫動搖,反而利用敵人一再要求他“寫點文字”的筆墨紙張,開始秘密寫作、堅持斗爭,至1935年8月英勇就義。他在獄中強忍病痛,在生命的最后七個月寫下了十多萬字的作品,其中便有《可愛的中國》《清貧》等不朽的名篇。這些作品由獄友胡逸民等人設法傳遞給黨組織,之后又幾經周折成為我黨的重要革命文獻,也讓我們得以感知一位共產黨員英勇無畏的精神和堅定不移的意志。

在方志敏入獄后,一些前來“勸降”的國民黨高官污蔑他只顧工農利益,卻不愛國家、不愛民族。為了駁斥這種謬論,方志敏寫下了不朽名篇《可愛的中國》。文章以祥松(即方志敏的化名)寫給朋友的信為主體,從個人經歷談起,以個人身世的輾轉描寫了我們可愛的國家和同胞在帝國主義入侵之下被侮辱和蹂躪的種種慘痛遭遇,并提出了個人革命與挽救國家之間的統一,堅信“中國一定有個可贊美的光明前途”,只要我們有“為解放奮斗的決心”,中國民族必能從戰斗中獲救,“到那時,到處都是活躍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歡歌將代替了悲嘆,笑臉將代替了哭臉,富裕將代替了貧窮,康健將代替了疾苦,智慧將代替了愚昧,友愛將代替了仇殺,生之快樂將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園,將代替了凄涼的荒地!”

在這篇一萬余字的手稿中,方志敏闡述了可愛的祖國母親積貧積弱的原因,并極為精準地指出在這樣的殘酷壓迫之下,工農大眾所受的苦難最為深重,工農階級的利益與民族的利益并不沖突,為工農階級謀解放就是為民族謀解放。全篇沒有哀怨之情,反而邏輯清晰、言辭懇切,這是他對祖國母親的深情告白,也是對于祖國母親和后來同胞的殷切希望與信心。

而在《清貧》一文中,方志敏描寫了被捕那日的經歷:兩個國民黨士兵發現他之后,猜到他是一個“大官”,急迫地希望能從他身上發一筆橫財,可是搜遍全身,除了一只表和一支筆之外,連一個銅板都沒有搜出。國民黨士兵見慣了達官顯貴們窮奢極欲的生活,難以相信共產黨的高級干部竟如此清貧,在威逼無果后,兩人商定將賣表和筆的錢平分才算了事。對此,方志敏淡然地寫道:“我從事革命斗爭,已經十余年了。在這長期的奮斗中,我一向是過著樸素的生活,從沒有奢侈過。經手的款項,總在數百萬元;但為革命而籌集的金錢,是一點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業……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我多次讀方志敏烈士在獄中寫下的《清貧》。那里面表達了老一輩共產黨人的愛和憎,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窮和富,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樂,什么是革命者的偉大信仰,人到底怎樣活著才有價值,每次讀都受到啟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方志敏烈士犧牲時年僅三十六歲,他始終堅守理想與信念,忠誠于黨和人民,一生清貧,將短暫的生命和熱血獻給了畢生追求的事業,死而無悔。

當初革命烈士為之奮斗為之憧憬的“可愛的中國”已成為現實,孱弱的中國站起來了,并且在持續的發展中充滿著希望與活力,我們已不必再經受先輩們所經歷的憂患與苦難。而方志敏烈士留下來的有力而充沛的文字,已成為一部熠熠生輝的愛國主義經典教科書,教育并激勵著我們真正地成長為百折不屈、終身不悔的戰士,將愛國與奮斗的精神一代代地傳遞下去!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匀市| 武穴市| 涟水县| 巧家县| 苗栗县| 喀什市| 麦盖提县| 琼结县| 昌都县| 郑州市| 苏尼特右旗| 绥阳县| 德州市| 寿阳县| 西和县| 荔浦县| 淮滨县| 法库县| 京山县| 抚顺市| 武城县| 简阳市| 山阴县| 泗水县| 敦煌市| 永新县| 隆化县| 金门县| 岑巩县| 汝城县| 西吉县| 天祝| 灵璧县| 武冈市| 碌曲县| 石泉县| 扎赉特旗| 吉林市| 红河县| 厦门市| 许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