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校門外有位賣炸土豆的叔叔,葉涼每天晚上都要去買一份。究其原因吧,也不是她很喜歡土豆這個東西,而是喜歡買土豆過程中的交談。
“一份生而脆的炸土豆”,這是她一貫的話,用家鄉話表達出來。叔叔笑著回答,照例的加上所有的調料,包括那外鄉人吃不習慣的折耳根。
屬于葉涼記憶中的土豆是冷的,是放了學后在校門口擺著的小攤,沒有熱氣,到她手上就已經是冷的了。
那會兒的土豆1塊錢一份,還未普及電子貨幣的年代,那一張紙幣是她初中一個星期的零食錢,雖然她也會為了吃這份土豆,把自己2.5塊的車費也花了出去。
想想有些好笑。
這會兒,葉涼才發現,自己對于初中的記憶竟開始模糊了起來。前段時間,做學校的心理測評,有一個問題是讓“想想最不堪回首的歲月”,葉涼一時之間竟想不起來,等選了“沒有”后,才突然意識到,為什么我的答案不是初中了。
原來,已經快10年了……時間真的會磨平一切。
過年回去,她和朋友又去了小攤,照例的一份土豆,賣東西的嬢嬢卻學會了看人下菜碟。
“三塊,那有二維碼。”那個嬢嬢剛說完,旁邊不及她半腰的小學生就遞了一塊五上去,拿了土豆就走,留下尷尬的三人面面相覷。
也不是非吃不可,但骨子里卻總要嘗嘗記憶里的味道。朋友付了錢,拿走了土豆。以前的簽子變成了一次性筷子,吃起來卻沒有土豆的味道了。
但現在這個熱的土豆有很恰好符合葉涼的心,有以前的味道,也能讓她感到家鄉人的親近。
可能是太想家了吧,明明暑假回去過幾天,但總沒有留下太多的記憶。
大城市繁華耀眼,數不清的人,看不懂的事。小時候總想要走出那座山,所以一步一個腳印的沒有回頭;長大了卻又想回到那方山坳,回頭看去才發現,山不見了,但也回不去了。
壓力是挺大的,每天都在忙,但是又出不了成績,這種“忙”讓人活得特別焦慮。
好幾次,葉涼都想放下一切回去,但轉念一想,回去了干什么,一直向前走的腳哪能輕易的折回去。
就像校門口那份炸土豆,再怎么炸,放再多的調料,自己再怎么喜歡吃,也很難做成記憶里的味道。
……
夜挺深了,葉涼眼睛有些干澀腫痛,睡不著,也或許是不想睡,因為一閉上眼再睜開就到了明天,明天又有新的問題。
有點特別害怕問題出現,或許可以說不是問題,僅僅是新的事物都讓自己難以接受。多出來的事情,就像是粘在頭發上的口香糖,一旦不能及時處理,就得連著頭發一起剪掉。
是有些煩了,所以大晚上的還在傷春悲秋,心里的怨氣比那個鬼還重。所以又想著世界末日來臨,這樣人只有生存這一個單一的選項了,再多的事都不算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