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年(198),十一月,漸寒。
江州,蔡瑜看罷情報,得知劉備所為,甚是贊嘆。
不過,其尚且不知,此次劉備得以脫險,一半功勞皆在張松。
換言之,令劉備得救者,實乃蔡瑜也。
感慨一番罷,蔡瑜對此不再理會,召凌操、顧雍來見。
待二人抵至,蔡瑜看向羊衜,問道:
“仲義,眼下冬季已至,不知棉甲已造出多少?”
棉甲,為后世明、清時期常見之甲胄,乃是將棉花打濕,反復...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建安三年(198),十一月,漸寒。
江州,蔡瑜看罷情報,得知劉備所為,甚是贊嘆。
不過,其尚且不知,此次劉備得以脫險,一半功勞皆在張松。
換言之,令劉備得救者,實乃蔡瑜也。
感慨一番罷,蔡瑜對此不再理會,召凌操、顧雍來見。
待二人抵至,蔡瑜看向羊衜,問道:
“仲義,眼下冬季已至,不知棉甲已造出多少?”
棉甲,為后世明、清時期常見之甲胄,乃是將棉花打濕,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