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會吧,南洋。你海波綠,海云長,你是我們第二個故鄉……我們要去爭取一線光明的希望。
——《告別南洋》
“我們的隊伍現在已經擴大到了三千多人,上一次潭口渡阻擊戰讓大家看到了希望,所以踴躍參加隊伍。”
符衛國頓了頓,道:“但我們面臨的困難也很大……”
“首先就是藥品的不足,上次跟鬼子的戰斗我們受傷的戰士有三十七人,可我們連消毒的酒精都不足。此外,消炎藥、抗瘧疾的金雞納霜、盤尼西林……還有繃帶、紗布,全都缺。”
“槍支彈藥也是,我們跟鬼子幾乎都是高強度的作戰。因為彈藥實在太少,戰士們很多只能是三人一條槍,每人只有兩發子彈。鬼子放近了,才敢開槍。還得盡快沖上去跟鬼子拼刺刀,不然就會被鬼子的火力壓制住……”
隨著符衛國叨叨絮絮的說著,符城、符勇不由得在眼前閃過了那一幕幕血淋淋的畫面。
受傷的戰士因為缺醫少藥沒有犧牲在作戰中,卻不甘在治療中犧牲了。
因為缺少槍支彈藥,戰士們不得不用血肉之軀去迎著鬼子的槍林彈雨沖鋒……
這些都是好漢子啊!都是瓊崖的好兒郎啊!
“衛國,你先在家里歇著!我這就去找會長他們!”
符城一咬牙,道:“只要馮司令他們還肯打下去,我們這些在海外的游子,就不吝支持!”
符衛國緩緩的站起身,對著符城深深的一個鞠躬。
“二叔,我代表組織、代表那些在老家奮戰的同志們,感謝你們的付出!”
符城一把將他拉起來,看著年紀不大卻一臉滄桑的符衛國。
一時間這位闖海拼殺起來的老人,亦不由得感慨萬千:“衛國啊!你……受苦了!”
說罷,不等符衛國說什么便對著自己的弟弟道。
“阿勇,你趕緊讓人來給衛國做個檢查!看看有沒有什么暗傷、暗病,別怕花錢!”
說罷,符城便拿著這封信急匆匆的出去了。
符勇聽的哥哥的話,這才猛然醒悟過來:符衛國,他是怎么在被鬼子占領的瓊崖,穿過重重封鎖來到暹羅的啊!
此時不僅是瓊島被鬼子占領了,在瓊崖被占領之前的一年南粵首府也被鬼子給占領了。
若不是鬼子發現自己兵力不足,戰線拉的太長后勤補給跟不上的話,怕是整個南粵都會被鬼子給占領。
即便是如此,如今的南粵亦是亂成了一鍋粥。
鬼子占領的地方自不必說了,可即便是沒有被鬼子占領的地區也是無比混亂。
戰亂下必然產生的饑荒,漫山遍野的土匪強盜。
還有各地的潰兵,地方守備們打鬼子未必有多厲害,但客串土匪搶劫殺人卻是很拿手的。
想到此,符勇趕緊讓人把醫生找來。
此時符衛國卻一臉扭捏,說什么都不愿意檢查。
醫生好容易來了,他卻差點兒要跑。
直至看到符勇發火了,這才不情不愿的接受了檢查。
簡簡單單的檢查,卻足足進行了一個多小時。
直至良久之后醫生才走了出來,將符勇叫到了一邊。
開口就是:“這孩子,遭了不少罪啊!”
符勇聽的這話不由得臉色就變了,老醫生嘆了口氣將檢查的情況娓娓道來。
首先身上的槍彈傷就有五處,一處還是剛剛愈合沒有多久的。
此外擦傷、撞傷多處,甚至身上還有幾處摸得到的彈片。
“這孩子得盡快手術把彈片取出來,不然日子久了可了不得!”
符勇聽的全身都在發顫,他甚至可以想象到侄兒是經受了多少苦難和危險,才抵達了暹羅。
大哥就這么一個兒子,他要是有個三長兩短的……自己百年之后,哪里有臉去見那九泉之下的大哥啊!
一念至此,符勇轉身就沖進了屋子。
也不管符衛國怎么抗辯,拖著他就要去醫院做個詳細檢查。
然后還得安排手術,至少身上是不能留傷的!
“三叔!檢查我答應你去,手術也答應!但得在二叔回來以后,我給二叔說完就去!”
符衛國爭辯了半天見爭辯不過,干脆扛出自己的二叔來擋炮。
見侄兒提到了二哥,符勇也不堅持了。
但自己盯著他的同時,讓家里人去找二哥符城去。
符衛國身上的傷實在是耽擱不起,手術后他還得恢復靜養。
甚至符勇想著讓符衛國直接呆在暹羅就算了,這情況哪里還能讓他冒險回去啊!
家里人找了一圈,但符城直至傍晚才回到了符家。
符勇攔住了二哥后先把符衛國的情況說了一遍,接著就提出讓符衛國盡快手術去。
符城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歇都沒歇息就找侄兒去了。
但見到了侄兒,符衛國的第一句話就讓符城沉默了。
“二叔!我的同志們在瓊崖戰斗,每一刻他們都身處在危險中!司令把如此重要的任務交給我,在沒有將任務完成之前我怎么能休息?!”
符城沉默了,符衛國則是繼續道:“二叔,咱們瓊籍商會的阿公,都聯系上了么?!”
“都聯系上了!今晚就開會!”
符衛國鄭重地點了點頭:“二叔,我希望參加完會議,確定了情況后在手術。”
看著侄兒如此,符城張口想要說些什么。
但終究是沒說出口,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嘆了口氣。
當夜晚悄悄的來臨,符衛國換上了暹羅的長衫隨著自己的二叔一并出門。
二叔已經買上了轎車,且這在暹羅并不是很特別的事情。
華商在暹羅有著龐大的根基,與巨大的影響力。
而今天他們要去見的,則是瓊籍華商在暹羅的商會會長及幾位重要人物。
地點是郊外的一處莊園,遠遠的便有管家前來迎接。
把車停好后,在管家的引領下進入了大莊園內。
穿過大廳門廊,再穿過花園就來到了后院。
后院一處隱蔽的書房內,一群老者拄著拐杖神情肅穆。
在最首的那位,便是瓊籍華僑在暹羅的領袖——趙番!
趙番到暹羅已經是第三代人了,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對瓊崖的感情。
在還能走動的時候,他幾乎每年都要回瓊崖祭祖。
帶上自己的子孫們,告誡他們不能忘本、不能忘了自己的根。
“衛國,老頭子聽說我們瓊崖現在雖然淪陷了,可馮司令依舊帶著大家在跟鬼子作戰,是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