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無法成為尾畠春夫
前段時間,七十八歲的超級志愿者尾畠春夫作為老年人的“希望之星”成為各大媒體的主要報道對象。當時,在山口縣的周防大島町上有一個兩歲的男嬰走失了。警察與消防員搜索了三天也沒有找到,誰知尾畠先生只用了三十分鐘就發現了走失男嬰,實在是個厲害的老爺子。
這老爺子是志愿者中的專家,他曾在熊本地震和西日本洪災的救援中擔任志愿者,已經是世界范圍內的知名人士了。尾畠春夫之所以能在周防大島事件中大放異彩,是因為他過去在大分縣的時候曾經有過一次尋找兩歲兒童的經歷。根據當時的經驗,他知道“小孩子都喜歡登高”,于是最后在距離現場五百米左右的山上發現了走失的男嬰。
尾畠春夫的確是個狠角色,然而搞笑的是受此影響,最近在許多災害與事故現場,突然來了許多奇奇怪怪的老頭兒、老太太。他們開始詢問:“有沒有什么可以幫忙的?”然而他們其中有很多人在現場反倒是給人添麻煩,讓人覺得“你們到底是來干嗎的”。我聽說志愿者中確實有一類是被稱為“怪物志愿者”的品質不良的家伙。
在前面的章節,我提到過“無法客觀看待自己的老人是可憐的”。所以我在想,急速增加的高齡志愿者中是否有很多就是這類不能客觀地看待自己的人呢?
從新聞報道的資料中,可以看出尾畠春夫是個徹頭徹尾的“鍛煉達人”。即便到了這個年紀,他每天還堅持跑八千米來保持體力。如果我們一心想著幫助別人、為大家服務,自然會像尾畠先生那樣不斷努力,并且時刻準備著。尤其是作為一位老年人,還能一直保持好的狀態,實為不易之舉。此外,我想尾畠先生一定是根據自己的專業優勢,先來判斷一下“自己去了現場可以做什么”,然后才決定趕赴現場的。
許多人是突然想去做志愿者,希望“自己也能做點什么從而受到表揚”,或是“通過助人得到快樂”,他們的動機與思想高度是完全不能跟尾畠先生相提并論的。他們與尾畠先生相比最大的差別就在于,他們沒有冷靜地評判自己的能力,不知道自己去了現場能不能給救援帶來幫助。
當志愿者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但正因為志愿工作偉大,才更需要冷靜的頭腦與銳利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