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袁熙也瘋狂
- 三國之風云變
- 華言曰夸
- 2299字
- 2015-01-19 08:30:00
看著軻比能的虔誠,與公孫瓚的懺悔。
趙云一笑泯恩仇。
來,干了這碗女兒紅,大家還是好兄弟。
但是我們都知道,當著趙云的面,大家一把鼻涕一把淚,稱兄道弟,不亦樂乎,但是暗地里,還是針鋒相對,濤聲依舊。
如果仇恨真的可以僅憑幾句話就可以解決,那么天下也不會這么殺戮。
可惜,被勝利沖昏頭腦的趙云,過于相信自己的人格魅力,一時間沒有察覺。
而郭嘉,也因為此次橫跨塞外,千里遠征,車馬勞頓,導致原本虛弱的身軀頓時散了架,在郭嘉說服軻比能跟著趙云混之后,就吐了幾口鮮血,已經不能再出戰了。
趙云拿下漁陽之后,給了高覽三千騎兵,在漁陽照顧郭嘉,等郭嘉身體好些之后,再去追趕大部隊。
郭嘉對當下的局勢做出一個大致判斷之后,給趙云做好了戰略方陣,以消滅對方有生力量為主,不要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在擊敗袁熙之后,窮寇勿追,調轉槍頭,打韓猛一個措手不及。
趙云按照郭嘉說的,救出公孫瓚之后,和公孫瓚三軍合力,以騎兵為主,立馬奔襲束州,此時,韓猛就在那里。
而袁熙躲到白洋淀之后,認為趙云只要不傻,就不會領著騎兵來這里啃城墻,所以,認定青州兵會有危險,所以,袁熙急忙讓探馬通知韓猛,讓韓猛放棄孤立無援的束州,全軍撤退到武垣,武垣有泒水為護城河,可以緩沖趙云的騎兵攻勢。
作為一個堅定的立長派,韓猛本來是不愿意聽袁熙這個臭小子的指揮的,但是謀士辛毗卻告訴韓猛,這里有袁熙的書信,如果打贏了,那是我們配合好,功勞是大公子的,如果打輸了,袁熙作為北線總指揮,也是他的過錯,和我們無關。而且一旦在這里被趙云圍住,那我們是要承擔不停調令,導致兵敗的責任的。是要上交軍事法庭的。
于是,韓猛退守武垣,武垣在束州西南,而袁熙在武垣正北,恰好節省了時間。
袁熙在途徑高陽的時候,恰好碰到前來投奔他的張頜。袁熙以高姿態接受了張頜,表示雖然我很惋惜我表哥的死,但是這是戰爭,是戰爭就會死人,死在趙風的手上,也不算窩囊,現在只要你好好跟著我干,我現在要去憑借兩萬殘兵,去干掉統帥四五萬騎兵的天下名將,趙云。如果你能立下功勞,就能將功抵過。
張頜一聽袁熙的安排,第一個念頭是,袁熙難道是被趙云打敗了,輸得太慘,得了失心瘋?
袁熙明白張頜的疑問。
我已經讓韓猛退守武垣,武垣有水為界,可以緩沖騎兵攻勢,趙云的速度比我們快,此時趙云估計已經快到泒水了,我們過去之后,韓猛手中兩萬精兵未動,我的手上還有兩萬多人,加上你帶來的五千人,我們的兵力就可以和趙云的兵力持平了。
張頜一張嘴,就算兵力持平了,擺脫人家是騎兵誒。你用四五萬步兵,去攻打四五萬騎兵,你腦袋進水了吧。
袁熙很興奮,因為他知道,他可以。
沒辦法,自己都已經來了,眼下除了袁熙著,估計如果回到鄴城,就會被袁紹一刀咔嚓了。
算了,誰讓自己倒霉,攤上這么個主。
一聲嘆息之后,跟著袁熙來了武垣縣。
還沒有進入趙云的監視范圍的時候,張頜曾建議袁熙,挑出三千精銳,晝伏夜出,偷襲趙云的大營。
袁熙否決了,袁熙認為,偷襲這種事,只有在偷襲過后,大軍壓上,才能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否則,像趙云的騎兵,就算你偷襲成功了,也會被追上吃掉,沒有任何意義。
而自己一旦進入趙云的偵查圈,趙云就會境界,根本不可能成功。
“我要和趙云面對面地決戰。”
張頜,終于肯定,袁熙的確是腦子進水了。看來易水把他淹的不輕。
袁熙步步為營,終于在泒水河畔安營扎寨。
此時趙云已經圍攻武垣多日,韓猛幾次罵著袁熙是個騙子突圍,都被趙云打了回來。
終于,袁熙召開軍事座談會,討論針對趙云的對陣策略。
但是,討論并不激烈,因為袁熙是統帥,基本就是他怎么說,其余人怎么做,大將文丑,不說半句話,其余人有能說些什么。
袁熙說:“我軍歷經幾番大敗,軍心渙散,革命熱情受到了極大的打擊,現在我們必須眾志成城,團結一致,和趙云打一場漂亮的野戰。”
眾人不說話。
張頜心想,說的容易。
袁熙說:“趙云此人天賦異稟,深得盧植真傳,乃是排兵布陣的不世出之高手,與他作戰,必須全力以赴,智勇兼備。”
眾人不說話、
張頜心想,還用你說。
袁熙說:“現在我宣布此戰任命。”
眾人屏住呼吸,不說話。
張頜心想,千萬別讓我打頭陣。
袁熙打開了一張布陣圖,說:“今天,我就要用趙云最擅長陣戰,和趙云一決高下,文丑聽令。”
“在。”
“文丑將軍,命你領兵五千,迎戰趙云,記住無論如何,只要我鼓聲不響,絕對不可撤退半步。”
“是。”
“張頜將軍聽令。”
“在。”
“命你三千大戟士,為第二梯隊,我撤軍鼓聲未響,無論任何人,只要撤退半步,立斬不赦。”
此言一出,上下嘩然,就連文丑也瞪大了眼睛。小子,你也太狠了吧。
狠?更狠的還在后頭。
“慕容平,聽令。”
“在。”
“命你帶領全軍所有的弓箭手,把握時機,若是前軍有一人撤退,你就用你的弓箭,一箭射死。”
慕容平是袁紹軍中的虎將之一,箭法高超,例無虛發。
“是。”
眾人再次屏住呼吸。
袁熙指著大帳之外的四丈高的高臺,有三層樓那么高,從上面摔下來只要不是頭朝下,一般摔不死,但是摔斷個腿,還是很容易的,是袁熙剛剛命人打造的,上面只容得下一個人、一面鼓。
“自戰爭開始之時,我將登上此高臺,命人撤去梯子,一通鼓下,文丑將軍重逢;二通鼓下,文丑將軍撤軍,慕容將軍射箭,張頜將軍出戰,三通鼓下,全軍上下除我之外,全部上陣。若此戰仍敗,我將自刎于高臺,墜落而下,無顏面對冀州父老。我建此臺,就是想讓全軍上下,可以看見我,知道我沒有逃。”
所有人都感動了,這是什么精神,這是什么氣節,這場仗如果再打不贏,自己還是個男人嗎?
哀兵必勝,趙云你等著吧。
“等等,全軍都去了,我們的后方怎么辦,兩翼怎么辦。”
“喂,大哥,我們是背水一戰,哪來的后方。至于兩翼,我自有安排。”
相比袁熙的大會,趙云的大會就熱鬧的多了,但是說的話,卻大致只有一句。
“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