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又是郭圖
- 三國之風云變
- 華言曰夸
- 3170字
- 2015-01-17 20:36:16
過完年,各方勢力,又開始積極備戰,忙于奔命。
最先耐不住性子的是曹操,去年曹操從淮南班師,就馬不停蹄去第二次征討張繡,結果又被賈詡給虐了一頓。
而曹操對賈詡也真是執著,那真是賈詡虐我千百遍,我待賈詡如初戀。
剛過完年,組織完春耕,確保秋收之后,曹操在三月份,又出兵宛城,結果還是讓賈詡給糟蹋了。
第二次討伐張繡的時候,曹操想來一個聲東擊西,結果賈詡來了一個將計就計。
第三次討伐張繡的時候,曹操想來一個背水一戰,結果賈詡來了一個將計就計。
曹操很郁悶,不禁他開始懷疑自己的智商是不是跟他想的那么高。
實踐是檢驗智商高低的唯一標準。
所以曹操決定去東邊,找點存在感,敲打敲打劉備。不過眼下損失有點慘重,還是先消停幾天。
事實證明,只要曹操不折騰自己,就還是會有好事發生的,因為段煨把李傕給宰了。
李傕不能算個梟雄,更算不上是個英雄,他充其量也就是個強大一點而且比較走運的強盜頭子,自從劉協逃出長安之后,李傕就失去了最后一張護身符,沒有了天子,所有對李傕的不滿,拉仇恨的人,一個接一個得冒了出來,而且當年的西涼軍已經四分五裂,而且就剩下了李傕這么一支。
華雄被關羽給宰了,牛輔被呂布宰了,徐榮被王允給宰了,郭汜被張飛給宰了,張濟被劉表給宰了,呂布本就是并州人士,現在也逃到了關東,只剩下李傕了,李傕感到很孤獨。
當一個男人感覺到孤獨了,緩解孤獨的最好的方式有兩個:一個是酒,一個是女人。
恰好,這兩樣,李傕都不缺。
聲色犬馬,醉生夢死,之后。
李傕理所應當的死了,兇手是自己,也是段煨。
殺死自己刀是段煨的,讓段煨到自己面前殺死自己的路,確實李傕自己鋪墊的。
段煨只是一個小人物,一個小小的弘農太守,漢末群雄廝殺到今天,地盤只有一個郡的諸侯,已經不足為慮了,可是殺死這個禍端的,就是段煨。
段煨和李傕都是賈詡在走投無路的時候,投奔過的人,都受倒了這兩個人至少在明面上的厚待。
這兩個人都是跳梁小丑,只是一個明白自己的能耐,一個不明白。
于是,明白的那個殺死了不明白的那個。
然后,明白的那個,拿著不明白那個的人頭,去請求賞賜,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一個人要首先明白自己是一個什么貨色。
這是這兩個跳梁小丑,給我們的啟示。
段煨討伐李傕的時候,其實旁人也是除了力的,除了西涼的馬騰和韓遂在西邊牽制李傕的主力外,內部的也有校尉伍習等人充當內應,此外,這種好事,駐扎河東的田豫自然也不會袖手旁觀,于是親率三千兵馬,前去主戰,雖然去的時候,段煨已經解決戰斗了,可是去收一些戰利品也是好的,例如,人口、降軍、土地、財物、軍需等。
在打掃戰場的時候,田豫抓住了一伙人,這些人為了活命,就把從李傕那里順來的一些珍寶,送個了田豫。
其中有三把刀。三把很有殺氣的刀。
龍牙、虎翼、犬神。三把來自上古的兇刀。
田豫將這三把刀送給了趙云,趙云留下了龍牙,將虎翼和犬神,分別賜給了張飛和高覽。
帶著這三把刀,趙云開始了征途。
因為公孫瓚已經在易京被打的奄奄一息,袁紹一統河北的大業,馬上就要實現了,趙云必須去阻止他。
郭嘉給出的計策是,步度根和軻比能互爭鮮卑之權,不如聯合軻比能,驅逐步度根,由趙云帶領精銳騎兵,出雁門關外,繞過賀蘭山,直接進攻幽州,支援公孫瓚,和公孫瓚里應外合,再次將袁紹驅趕出幽州,同時從常山和河內同時出兵,往壺關增兵,吸引袁紹的注意力,如果事情進展順利,說不定可以一舉拿下幽州并消除外患。
在場的所有人都摒住了呼吸,為這個大膽的計策,但是大膽的背后,收益則是更大的。
就在所有人都保持沉默的時候,田豐發話了,作為新來參謀,田豐從來不把自己當新人,也從來不給別人面子,每次趙云開會,田豐總是積極發言,慷慨激昂。
田豐的發言的觀點,很明確,那就是反對。因為風險太大。
如果步度根和袁紹聯合在一起,忽然調轉槍頭打并州。
如果步度根被打不殘,反而沿途騷擾趙云的隊伍。
如果軻比能不賣力,反而聯合步度根。
如果出征的軍隊迷了路。
如果出征的部隊斷了糧。
.。。
每一個如果一旦發生,都將萬劫不復。
所以,田豐反對。田豐反對完之后,崔琰,董昭、等人也表示了反對。
最后,他們都把目光看向了一個人,趙風。
趙風的意見總是最關鍵的,因為到目前為止,他的意見從沒有出錯。
趙風只說了兩個字。
‘我去。’
趙云是老板,是集團的中心,他不能冒著么大的風險。
田豐的意圖很明顯,雖然田豐一直反對這個策略,但背后的收益,卻十分巨大,田豐最擅長的事情,就是降低風險。趙風可以死,趙云絕對不可以。
但是,田豐又不能明著說,所以他只能堅決反對。
趙風知道田豐的意思,雖然他并不像知道,但是他不得不去,誰讓他是最合適的人選。
郭嘉反對。
田豐最擅長的是降低風險值。
郭嘉最擅長的是提高成功率。
郭嘉認為,趙風是一個很好的人選,但是這里一路上兇險莫測,領導的人必須有無語倫的威望和信仰的力量,這次出兵帶的主力是匈奴騎兵,匈奴騎兵本就桀驁難馴,而且路途艱辛,所以統帥必須能夠給部下精神力量,讓他們相信,雖然道路是曲折的,但是未來是光明的。
只要團結一致,一定可以取得成功,趙風雖然在并州軍里很有希望,但是威信不夠,也駕馭不住桀驁的匈奴兵,只能是趙云去。
郭嘉,一個人對一群人。
最后,郭嘉勝出。
因為拍板的是趙云。這樣出風頭的事,趙云不管怎么說,都得自己來。
聯絡好軻比能之后,趙云開始點兵。
遠征軍總司令:趙云。
遠征軍副總司令:張飛
總參謀長:郭嘉
副總參謀長:田疇(專業人才)。
遠征軍第一野戰軍:青甲騎兵七千五百人。軍長去卑。
遠征軍第二野戰軍:并州騎兵八千人。軍長高覽。
全軍共計一萬五千五百人。兵種:騎兵。
每個騎兵攜帶一個月的糧食,每人兩馬,從雁門關出征。目標,幽州。
出發。
剩下的就是趙風的任務了,趙風讓崔琰坐鎮晉陽,讓杜長鎮守雁門關,往壺關增兵兩千,同時嚴令廖化,無論如何不得出戰。
同時,命令徐晃為大將,以董昭為軍師,河內太守臧洪協同配合,在河內集結兵力一萬。
趙風親率,步兵兩萬,騎兵三千,以田豐為軍師,出兵常山。
知道此時此刻,趙風才知道優秀將領的重要性,眼下大將都被趙云帶走,高順去了徐州,徐晃又在河內,趙風身邊只有一個周倉,雖然趙登跟著自己打了不少勝仗,可是一直沒有獨擋一面的機會,趙風正在考慮要不要給趙登這么一個機會。
對于趙云的用兵,除了兵出雁門關,這事比較隱秘,袁紹暫時還不知道外,其他的一切都在袁紹的預料之中,所以袁紹要采取行動了。
擺在袁紹面前的還是那三條路。
沮授說:“一鼓作氣。”
許攸說:“聚而殲之。”
逢紀說:“斥諸外交。”
袁紹的腦袋又打了,他發現原來這個世界上,最頭疼的事兒就是做決定。
每當這種時候就是郭圖的表演時刻。
郭圖說:“主公你,財大氣粗,實力雄厚,沒必要之奉行一種政策,沮授說一鼓作氣,我們就讓二公子和文丑將軍,領兵五萬繼續攻打公孫瓚。高干將軍的任務是防備趙云,我們可以他和張頜將軍領兵阻擊,等二公子拿下公孫瓚,再調轉槍頭,吃掉趙風。當然,這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可以聯絡步度根、軻比能,還有南邊的曹操,讓他從南面牽制住趙云,讓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吃掉公孫瓚。”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不錯的主意,至少聽起來天花亂墜,但是很多事情做起來卻很艱難。一個復雜的計策必須要有很高的心算能力,必須做到知己知彼,而且要把對手的一切都想好,讓對手可以能夠不偏不倚,巧妙地避過一切自身優勢,然后落入己方的圈套。
能做到這一點的人,無論在任何時代都是少之又少。
因為這個世界上最難把握的,就是人心。
郭圖要挑戰這個高難度動作。
可是,袁紹猶豫了,袁紹雖然傻,可是難得也有清醒的時候。郭圖多次給他帶來的失敗告訴他。
任何郭圖說的天花亂墜,萬無一失的計策,往往結果都會很凄慘。
袁紹不能不猶豫,他希望有人可以站出來給他一點其他的建議。
這時候荀諶發話了,按理說,荀諶是一般不會發話的,可是今天他發話了。
我們都知道,一個一般不說話的人,一旦說話了,必定是會石破天驚,精妙絕倫。
果然,荀諶的發話十分精妙。因為就倆字。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