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河內守將
書名: 三國之風云變作者名: 華言曰夸本章字數: 2068字更新時間: 2014-12-30 12:37:21
晉陽。
帥案之上,趙云身穿銀甲銀袍,那是趙云最喜歡的裝束,他喜歡纖塵不染的樣子,宛如高貴圣潔的天神。事實上,他就是。翻騰于九天,云霧不沾衣。
“袁紹起兵十萬,北路由文丑和袁熙統領精兵兩萬,從中山出兵,進犯常山;中路軍由蔣義渠率領,出兵一萬,兵叩壺關;南路軍由袁紹親自統帥,領兵六萬,進攻河內。眼下該如何是好。”趙云問道。
郭嘉說:“主公,嘉以為,應當采取,圍魏救趙之策,只要擊潰袁紹的北路軍和中路軍,另派一員大將,死守河內,堅持到我們擊敗另外兩路軍。如此,我們便可出兵壺關,和公孫瓚夾擊袁紹,袁紹首尾難顧,必定撤兵。”
趙云看了一樣趙風,想起了昨晚他和趙風的對話。
趙風說:“河內是要守,不過不是派一員大將前去,而是送一份書信去即可。眼下戰事緊迫,我們缺兵少糧,必須集中所有力量,擊敗文丑和張郃。不可放棄我們唯一的優勢。”
趙云說:“可是,臧洪新附,其心不定,張超和張邈雖然被拜為河南和和河東太守,可他們都是遙領,人都在晉陽。只有臧洪提領河內,如果他一旦反叛,將置我們并州于萬劫不復。”
趙風說:“臧洪,天下義士,昔日張超被圍,勢單力薄,袁紹和曹操都恨他入骨,沒有人敢說一句話,可是只有臧洪,不惜放棄榮華富貴,放棄袁紹的信任,也要去救故主,所以只要我們不負他,臧洪斷然不會辜負我們。”
趙云說:“可他曾是袁紹的手下,深受信賴,袁紹剛拿下青州之時,就是讓他擔任青州刺史,信賴非常,他能為張超這個故主,背叛袁紹這個新主。怎么就不會,為了袁紹這個故主,就背叛我這個新主。”
趙風說:“這就是,義士的精髓所在,他們永遠站在弱勢的一邊,他們不想持強凌弱,眼睜睜地看著新主子,欺負舊主子,自然也不會容忍舊主子,欺負新主子。”
趙云說:“最后一個問題,臧洪能守住河內嗎,河內城墻破敗,民生凋敝,王匡,張揚等人先后盤剝,黃巾賊,黑山賊,白波賊先后在那劫掠,而且那時個四戰之地,曹操,袁紹都在那干過架,他能行嗎?”
趙風說:“這是臧洪到任后的幾個月,做的事情。臘月,初到任,豪紳舉辦酒席,請臧洪赴宴。臧洪拒絕,然后查明酒席所需錢糧,折成現糧,然后又組織豪紳進行募捐,開辦粥棚,把太守府讓出來,讓無家可歸的流民,有地方可以避寒。一月,新春到來,臧洪組織人員修建城墻,編制義勇,訓練士卒,更曹操學著剿匪養兵,河內及其附近流匪,從此銷聲匿跡,如此,得新兵三千,加上兗州舊部,共計五千兵馬。二月,臧洪組織春耕,農民下地,將士屯田,親自下地耕種,鼓舞士氣,開荒三千畝,全郡上下一片欣欣向榮。三月,臧洪篩選縣吏,凡是貪贓枉法,草菅人命的官員,已經查處,輕者撤職,重則押解晉陽,等候發落。如今,臧洪,在河內已經是民心所向,只有這樣的人民,只有這樣的統帥,才能守住,這樣的土地,守住這片土地上的城池,也只有這樣的搭配,才能創造奇跡,讓河內固若金湯,如果另派大將前往,必定對導致軍心分散。反而會讓袁紹有機可乘。”
趙云思緒拉了回來,
趙云說:“河內方面,傳書信給臧洪,讓他固守河內,等待我大軍前去回合。”
趙風說:“不可啊,主公,臧洪是新臣,還是要派翼德前去固守才好。”
、、、、
昨晚那段話,交換了角色,重新對白了一邊,不用說,就是做給別人看的。
趙云的使者—司馬朗,去河內送信。
“臧大人,主公力排眾議,不希望寄托于大人,希望大人不要辜負,主公的希望。”
“洪必然不會辜負主公的囑托,一定會讓河內在臧洪的手里等待主公前來。”
“臧大人,主公是不會來的、”
“什么?”
司馬朗,屏退左右,小聲告訴臧洪:“臧大人,袁紹勢大,若是憑借眼下的軍力和袁紹正面交戰,無異于以卵擊石,所以主公已經秘密派人聯絡公孫瓚,相約起兵,從北面出兵,擊敗袁紹的另外兩路兵馬,反攻鄴城,逼袁紹退軍,以解并州之圍,所以臧大人的任務就是在主公擊退兩外兩路兵馬之前,守住河內。”
臧洪說:“我臧洪生死到是小事,只是可憐了百姓,剛剛過上安定的日子。”
司馬朗說:“臧大人無憂,只要有主公在,有大人在,河內的百姓就還有日子可盼,主公仁心仁德,不會讓大人的努力白費的。”
臧洪說:“司馬大人所言極是,洪必定全力以赴。”
司馬朗說:“主公這次派我前來,就是讓我在這里輔佐大人,當然,一切事務均由大人裁決,這是主公的嚴令,朗之所以來此,是因為,朗世居河內,有不少世交,定當為大人提供助力。”
臧洪說:“有君相助,河內無憂矣。”
臧洪這一路解決了,還有另外兩路呢,趙云兵少,任何一路都是巨大的壓力。更重要的是,留誰鎮守并州,曹操有荀彧,劉備有孔明,袁紹有審配,趙云這,該誰留下來。
崔琰,行政可以,若是后方穩定,留給他還可以,可是西邊和北邊的蠻族滿足蠢蠢欲動,并州的世族雖然弱小,但是也有很多袁家故吏,所以必須找一個有能力,還忠誠的人留守。
符合這個條件的人有兩個,一個是趙風,一個張飛。
趙云統統都沒用,他把田豫調了回來,讓他掌管并州軍務,崔琰管理政事。二人分工合作。雖然他們曾經丟過真定,可是,吃一塹長一智。就是因為他們經歷過,他們才會成長。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趙云給了他們一個改正的機會。此外,還讓刑顒出任上黨太守,高覽屯兵上黨和太原之間,負責來回馳援。
好,趙云出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