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再約
- 三國之風云變
- 華言曰夸
- 2880字
- 2014-12-16 11:12:31
見郭嘉沒什么好計策,趙云也不能干坐著。既然你想打,那我就陪你打吧。
郭嘉雖然詭計多端,但是在派兵布陣方面,卻只能讓趙云來。趙云可是正宗的科班出身,尤其是軍事方面,先是和趙風一起,接受了左慈的軍事指導,奠定了理論基礎。后來又在盧植的教導之下,邊實踐邊學習,積累了實戰經驗。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名杰出的統帥。
這就是馬克思說過的,理論和實踐的相結合。而趙云的智商和天分也不是蓋的。
現在,就是檢驗這些年來教育成果的時候。
而事實證明,當年趙風的普及義務教育也沒有白費。張燕他們學的很好,兵種劃分,和最簡單的列陣規劃還是做得很熟練的。
趙云知道張燕的騎兵優勢巨大,只要張燕沒智商沒問題,必然用騎兵沖鋒。趙云首先想到的是用強弩。
因為前幾年,袁紹手下大將鞠義就是這么將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干掉的。鞠義在界橋智商,安排八百弱兵,公孫瓚讓他的弟弟公孫越帶領他最引以為傲的白馬義從發起沖鋒,結果剛過界橋,鞠義實現安排好的三千硬弩,就招呼而來,把這支號稱天下第一騎兵的白馬義從和它的統帥公孫越一同射成了篩子。
那叫一個慘。
所以,既然知道別人知道你手里有王牌,就不要輕易露出來。你以為別人都跟你一樣傻啊。在事后的戰爭總結中,趙風曾經這么對趙云說。
趙云雖然確定張燕是不是有這樣的智商,但是這個故事,張燕一定聽說了。所以還是不用的好,畢竟自己輸不起。
既然強弩指望不上了,那就靠步兵吧,騎兵耗不起啊。趙云選出五百勇士,讓他們手持身穿厚甲,手持盾牌,兩軍交戰之時,站在全軍最前面,一旦開戰,在敵人的騎兵壓上來的時候,就蹲下,一手拿著盾牌,護著自己,一手拿著斧子,砍馬腿。
這是一個給力的戰法,因為士兵們都知道,一旦戰爭勝利,那么就會有很多天的肉可以吃了。在這個為了一點糧食都能打的頭破血流的年代里,能吃肉,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
為了吃肉,拼了!
就在趙云激動著看著這一切,這是什么,這就是傳說中的軍心可用啊!沒有一個什么比一個將領看見自己手下的士兵像狼一樣要去砍人更激動人心的了。
趙云心里想,張燕啊張燕,你人多又怎么樣,你地盤大又怎么樣,我有這些無懼生死的勇士為我開道,有聰明絕頂的謀士為我出謀劃策,扛著正義的大旗。劍鋒所指,所想披靡。
既然你想和我決一死戰,那我就成全你。這次就算你不死,也得脫層皮。
趙云把自己戰略意圖告訴了郭嘉。
郭嘉咳嗽了兩聲,對趙云說:“主公雄才偉略,戰場之上絕無敵手,只是這樣雖然能夠暫時擊退張燕,并不能傷其根本,如果張燕放棄正面交戰,轉而打襲擾戰,那我們將不堪驅使。”
趙云一想也是這么回事,五百刀斧手你再怎么能砍,也不可能以一當十,就算你做到了,人家張燕的騎兵有一萬呢。而且張燕又不傻,看情況不好,難道不會撤嗎?而且如果張燕放棄騎兵沖擊,用步兵上陣,不還得短兵相接,自己的損失也絕對不會小。
郭嘉見趙云已經動搖了就說道:“主公,張燕此人,號稱飛燕,身手敏捷,善于騎射,所以他必定依賴于騎兵,只要主公選定恰當的時機出擊,必定可以一戰而擊潰之。
“奉孝何意?”
“嘉昨日找了經驗豐富的農夫詢問,說只需再過三五日,麥子便可達到八分熟。屆時,主公率領壽陽城內的精銳步卒,以主公之法迎戰張燕,將其騎兵擊潰,于此同時,嘉則命人對壽陽城外的稻田進行收割,運送進城。”
“不可,若是如此,張燕必然派兵哄搶,屆時豈能控制?”
郭嘉陰險的一笑,說“就是讓他搶啊!”
、、、、
為了迎戰張燕,趙云在壽陽聚集了四千步兵,兩千騎兵,又招募三千戰力和忠誠度都成問題的蒼頭兵。
趙云出兵五千,都是步兵。五百精銳斧盾手隱藏其中。
張燕親自率軍出戰。
兩軍對壘,彩旗招展。
趙云走出陣營,張燕隨之走出軍營。
兩個人對立在兩軍陣前。
趙云說:“好久不見。”
張燕說:“好久不見。”
趙云說:“聽說你現在改了姓,叫張燕。”
張燕說:“一個代號而已,何必太在乎。”
趙云說:“說的好,一個代號而已。”
張燕說:“我對你一直盡量避讓,念及你往日的情誼,你為何還來攻打我。”
趙云說:“為了正義。”
張燕說:“是嗎?”
趙云說:“一個口號而已,何必在乎。”
張燕說:“難道你一定要和我血肉相博?”
趙云說:“你看我還有的選擇嗎??”
張燕說:“有,只要你我合作,你有人才,我有兵馬,你我合作,袁紹何懼。”
趙云說:“說的好,你我合作,誰是君,誰是臣。”
張燕說:“我張飛燕,帶甲十萬,部眾百萬,坐擁并州,袁紹不能耐我何,你覺得呢?。”
趙云說:“你是君,我是臣?”
張燕說:“我不會虧待你的,等我們打下了江山,你就是我的頭號功臣,我的天下一半是你的。”
趙云說:“真巧,和我想的一樣。”
張燕說:“看來沒得談了。”
趙云說:“只想找你敘敘舊,沒想談這些。”
張燕說:“既然如此,那就打吧。”
趙云說:“還記得我們第一次過招嗎?這次不考慮下點賭注嗎?”
張燕說:“你想和我賭勝?”
趙云說:“是的,只要你愿意。”
張燕說:“好,賭什么。”
趙云說:“和那時一樣,勝者為王。”
張燕說:“你覺得你會贏我?”
趙云說:“我從不打沒有把握的仗,當年如此,現在也是如此。”
張燕說:“好,山不轉水轉,這一次,輪到你俯首稱臣了,子龍,我之前許下的諾言,仍舊有效。”
趙云說:“在我這里,戰敗方和加盟方的待遇可不一樣。”
張燕說:“那個差別我沒興趣知道。”
趙云說:“總有一天你會知道的。”
打吧,打、
果然不出趙云和郭嘉的預料,張燕果然以騎兵出擊,趙云的五百斧盾手,也不是蓋的。一字成行,下砍馬腿,敵人落馬之后,再由后面的兄弟補上一刀。張燕的騎兵攻勢銳減。
張燕看著楊鳳,看來你的預感是對的,趙云雖然沒有用強弩,單是這一招已經讓我吃不消了。
楊鳳示意手下,令旗一動。又有兩支騎兵從趙云的軍陣的左右兩翼進攻。
兩軍對戰,考研的就是雙方統帥對戰場時局的掌控能力,出兵的時機和兵力的分配。
再高明的陣法也要拼配上能運行他的統帥,否則只會給讓敵人有機可乘。一旦陣破,軍隊就會失去指揮,陷入混亂。
趙云就是一個出色的統帥,陣法不一定要多高明,有效就好。
趙云亮膽龍銀槍一舉,對著天空畫了一個圓。
兩翼的步兵撤開。兩邊各自數百弓弩手,這些都是人都是群軍箭術最好的人。用的也全是上百擔的硬弩。幾梭子掃射之后,幾百具尸體躺下了。
鞠義留下的經驗,趙云不是不用,只是時機未到。
張燕為自己的大意買單,氣的直跺腳。
這時,郭嘉的運糧兵出現了。
張燕知道郭嘉在帶人收糧食,按照他原先的設想,是打算擊潰趙云之后,再去搶糧食,這樣也省的自己收割打包了。如果自己去收割,反而容易讓趙云那小子搞偷襲。畢竟現在雙方都需要這批糧食過冬,又不能燒。
現在張燕失算了。他忽然覺得,趙云出戰原來就是個局,讓自己深陷其中,好讓郭嘉順利把糧食運回城。
忽然,張燕笑了,笑的很燦爛,又稍微帶著點陰險。他想嘲笑趙云,趙云啊,趙云,你以為就憑你這點兵馬能困住我嗎?你真的想多了。
張燕下令,撤回所有騎兵,雖然此時張燕的騎兵,已經在戰場上留下了上千具尸體,但是主力還是有的。為了防止趙云再耍什么花樣,張燕親帥步兵壓上,命令楊鳳和孫輕,率領所有騎兵九千余人,去搶郭嘉的糧食。
郭嘉此時除了身邊幾個親衛,率領的一千運輸隊都是招募的新兵。這些人人要么貪生怕死,沒有打仗能力,要么就是周洪張燕的舊部,靠他們出力,根本就是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