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初入軍中
- 三國之風云變
- 華言曰夸
- 4183字
- 2014-11-10 17:15:26
“子龍啊,雖然這幾年,我們趙家的為升的很快,但是那些世家大族仍然視我們為寒門,褚燕之亂還未解決,他們就急著卸磨殺驢,所以你一定要爭氣,不要辜負你父親的厚望。”
“是。”
“父親,我也要去。”趙風嚷嚷道。
“你猜十三歲,著什么急。乖乖在家修學。”
“父親這不公平,我已經在山上學了五年了,這里的夫子已經教不了我。”
“五年,你還好意思說,你知道走出門去,隨便拉一個人都比你學的時間長嗎。”
“那是他們笨,有沒有良師,我的老師可是比鄭玄老頭都推崇的人。鄭玄老兒一聽我是那人的徒弟,都不敢收我。”
“你,好,你厲害,為父教不了你了是不是,幾年不打你你皮癢癢了是吧。”趙遠緊繃了真么多年,在自己兒子面前也總算是放開了心態。
“叔父,瞳宇這些年卻是學了不少東西,悟性非凡,就連我師父也說,瞳宇的悟性在我之上,就讓他隨我到軍中歷練一下也好,我不會讓小風吃苦頭的。”趙云說道。
“去了就得讓他吃苦頭,罷了,既然你要去,那你就去吧,但是我有幾點要求。一、不許違反軍紀,二、不許搞特權,三、你去只能給你大哥當親兵,沒有任何官職。”
“哼,沒有就沒有。那、、、”
“那什么、、”趙遠問道。
“母親那里就交給父親了。大哥走、去上任。”趙風一溜煙跑了。
“哈哈,等等我,叔父我們告辭了。”
“臭小子,就知道給我惹麻煩,這次該去買些什么去哄夫人呢?”趙遠喃喃道。
、、、、、、、、
趙云很激動,趙風也很激動,張飛更激動。
“俺就知道,俺這頭沒白磕,子龍你打算給我個啥官。”張飛說。
“這、、、”趙云踟躕道。
“我大哥是別部司馬,翼德你自然能當個牙門將。”趙風說。
“牙門將,是將軍嗎?牙門,是剔牙的嗎?該不會”你一樣是親兵吧。”
“張翼德,你再提這茬,信不信讓你當個馬前卒。”
“俺老張說錯了還不成。”
“聽好了,按照我大漢的軍制,分別是伍長、管五人,十夫長,管十人,都伯,管五十人,百夫長,管一百人,牙門將,管五百人,別部司馬,也就是我大哥的職務,管一千人。上面還有都尉,校尉,中郎將,然后才是將軍,明白了嗎?”
“牙門將,好歹還有個將,比喂馬強多了。”張飛說道。
“好吧,我算白解釋了。”趙風無奈道。
“小風,我才剛上任就安排自己人擔任要職這樣恐怕不好吧,還是讓翼德先擔任個百夫長吧。”趙云擔憂道。
“大哥,其實無論你讓翼德干什么,都會有人說你徇私,只要有絕對的實力,才可以讓所有人閉嘴。”
“實力?”
“軍隊嘛,打一架就知道了。”趙風攤開手。
“好,夠不夠資格,打一架就知道了,看看誰敢瞧不起俺。”張飛笑道。
、、、、、、、
“子龍,你初來軍中,就擔任要職,可要謹慎行事,不要辜負郡守大人的厚望啊。”張翟帶著趙云等人來到新軍營。
“舅舅說的是,子龍省的。”
“嗯,前面便是新軍營了,”張翟轉身對隨從說,“去把新軍營的兩個牙門將叫出來。”
“是。”
“末將韓城、張忠拜見郡尉大人。”兩個還算精裝的男子說道。
“嗯,這是你們新任的別部司馬,名滿河北的趙云趙大人,你們見一下吧。”
“參見趙大人。”
“兩位不必多禮,日后就有賴兩位了。”
“趙大人過謙了,我等能成為趙大人的屬下自然是榮幸之至。”
韓城和張忠也是常山世家的人,褚燕之變后,趙家的地位上升之快,已經影響到了他們這些老牌世家的地位,所以韓城和張忠來到新軍營的目的就是,代表世家重新掌握軍權。只是他們沒料到,太守竟然會讓一個年僅十七歲的趙云來當別部司馬。似乎是想引起趙家新貴和世族的戰火,而且隨著趙真去世,新任都尉張翟雖然是趙家的姻親,張家卻是老牌世族的代表家族之一,張家的站隊也就顯得至關重要。周沖想把常山這攤渾水攪的更渾,然后從中獲益,這個打起仗來貪生怕死的官員,搞起政治來,還是把好手。
趙風想到這里不由感嘆,看來沒事看一些課外書還是有好處的,什么心理學,厚黑學,資本論,多看一些,長長心眼兒也是好的。看來大學四年的圖書館沒有白泡,萬一你穿越了呢?
那么現在問題來了,怎么能不引起世族的反感,卻又能把軍權掌握在手中呢?眼下距離黃巾起義只有不足兩月,距離張角身死還有十個月,所以時不我待,常山守兵三千,除去這新兵營還有,名義上收張翟統領的兩千,就算趙真生前安插了不少部下和親信,但是趙真一死,忠誠度很是問題,這兩千至少有一千已經被周沖掌握,不然他不會如此大方的讓出新兵營任世族爭搶,剩下的一千應該有一半是張翟的親信,剩下的四五百人,才算是能夠響應趙云的,至于他們是誰,誰知道呢。所以當下必須掌握新兵營。
“啟稟大人,新兵營全營包括戰員一千一百六十二人,火頭兵三十一人,馬夫十一人,醫工三人,賬房兩人,鐵匠三人,還有給您選定的親衛十一人,共計一千兩百一十七人,已經按照大人的指示在校場集合,這是兵員冊,請大人過目。”張忠說道。
“嗯,”趙云正襟危坐在正臺上,身披銀甲,很是瀟灑。
“啟稟大人,全營馬六十匹,弓弩一百具,箭矢,一千簇,長矛六百根,刀劍五百口,盾牌一百張,鎧甲一千二百副。糧草一百擔,豬羊二十頭,足夠全營三月只用,這是賬冊,請大人過目。”韓城說。
“聽起來還算充足。”趙云看著賬冊。
“那是當然,新兵營的籌建,乃是朝廷親自下旨,太守大人和都尉大人都很重視,兵器,糧草一應俱全,比我們在左衛營的時候,要好上很多啊。”
“你們是從左衛營調過來的?”
“是,不只是我們,全營什長以上的將領大多數都是從其他營里調來的。”
“看來新來的很難當官啊,”趙云打趣道。
“老兵帶新兵,都是這么過來的。”
“哈哈,我也算是新兵吧。”
“末將不敢。”
“好了,隨我去訓練場吧。”
“是。”張忠,韓城附和。
“親衛隊聽令,”趙云喊道。
“在,”
“命你們準備戰馬、弓靶各十,另外準備八尺、三尺木棍各二十,備在訓練場上,不得延誤。”
“遵命。”
點將臺上,趙云俯瞰場中之兵。
“開始操練。”趙云撫平激動地情緒。
“眾人聽令,準備操練。”韓城大喊
“一、”
“啊”
“二、”
“哈”
“三”
、、、、、、
“啟稟將軍,戰馬,弓弩,木棍均已備齊。”
“好,二等歸隊”趙云說,“停止訓練,集合。”
“集合。”
“韓曲督(牙門將的別稱),”趙云說道。
“將這些人中的老兵,悉數叫到臺前上來。”
“是。”
不一會兒,一百人左右,身材相對魁梧,穿著也比較端正的人走上前臺。
“都到齊了嗎?”趙云問。
“都到齊了。“韓城說道。
“好,今天我就檢驗一下你們的功夫
“末將不敢。”
“知道你們不敢,”趙云說,“張飛何在?”
“俺老張在呢。”張飛說。
“老兵里面,百夫長都在里面嗎?”趙云問。
“是。”
“百夫長全體聽令。”
“在。”
“我現在命令你們使出全力,擊敗張飛。打贏了,每人賞金十兩,打輸了,我就免你們的職。”趙云說。
“大人,這懲罰是否過重了。”張忠問道。
“十個人如果連一個人都打不過,我要他們何用。”
戰斗的局面可謂是一邊倒,張飛就是個人肉炸彈,走到哪,慘叫就在哪?只有一個在張飛一手抓著一個要扔的時候,有一個人忽然向張飛猛沖,命中張飛的胸口,可惜張飛皮糙肉厚,那一拳雖然有些力道,卻也沒有傷什么筋骨,到時被張飛用手里的兩個人做了一份人肉三明治。
“好小子,你叫什么名字。”張飛摁著那個剛才偷襲他的人。
“劉石。”
“看你受了我三招都還能反抗,你為何不跟我正面過招,要用下三濫的手段。”
“正面過招我就是再加十個也不是你的對手,要打敗你只能出陰招。”劉石絲毫不為自己的行徑感到羞愧。
“哈哈,可惜就算使了陰招也贏不了俺。”張飛大笑。
“好了翼德,松開他吧。讓那人過來。”趙云喊道。
“啟稟大人,這人名叫劉石,窮苦出身,參加過剿滅褚燕的戰斗,當時全軍潰敗,他當時作為什長,領著十個人做了一些反擊,還搶回了帥旗。這才破格擢升,當上了百夫長。”張忠看十個百夫長輸的太慘,就像給自己挽回點顏面,降低處罰,畢竟這里面好幾個都是自己人。
“嗯,看來此人,還有些才能,叫他過來,其余人給我上一邊呆著,呆會兒在處罰他們。”趙云說道。
“可還有人愿意上臺挑戰,本將軍愿意將獎勵翻倍。”趙云對老兵說道。
“還有誰,”張飛在場上,大喊道,大嗓門讓剛才所有人都嚇了一跳。
“張曲督,韓曲督,你們可愿上去一試。”
“末將自知不是張兄弟的對手。”兩人齊拜。
“一群廢物,這就是老兵,這就是將領。”
“卑職無能。”
“既然無能,今日,我就給你們選將。”
“這。”
“有何疑問?”
“卑職不敢,可卑職乃是太守大人親自人命,大人要想扯我們的職仿佛還不夠資格。”韓城和張忠都是世家子弟,處世圓滑,可如今已經是圖窮匕首見,態度也強硬起來。
“大膽!”
“卑職無意得罪將軍,但是將軍只以武功就撤卑職等人的職,卑職不服。”
“誰說將軍要撤你們的職了。”趙風連忙說道,接著在耳邊輕輕對韓、張二人說“我剛剛那著賬本去查了糧草輜重,如果你們不想死,就都老實點,乖乖聽將軍把話說完。”
韓張二人立刻嚇得魂不附體,他們深知,若是趙云執意追究,他們倆只會成為犧牲品。不如乖乖聽話,先躲過這一劫。立刻說道:“卑職知罪。”
“眾將士聽令,爾等都是新兵,和本將一樣。”趙云說。
“除此之外,諸位想必年齡也會年長云許多,可是云卻已經身披銀甲,拜將封印。你們有人中或許有人不服,好,今天我就給你們一個機會。看到我差人搬來的器具嗎,待會兒我會讓人展開比試,你們之中,無論老兵新兵,有何官職,無論是騎馬還是射箭,無論是長矛還是肉搏,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參加,百夫長以下的所有官職,全部以武功,騎術,箭術高低任職,同時擔任軍職的率先服從軍紀,服從命令,體諒下屬,若有違反,嚴懲不貸。好,現在比試開始。”
、、、、、、、、、
“騎督(牙門將的一種)張飛,羽督(牙門將的一種)馮甲,左步督劉石,右步督耿雄,拜見將軍。”
馮甲是在射箭比試中劍法最高超的,而耿雄、劉石則分別在步戰中脫穎而出。劉石屬于老兵,而馮甲和耿雄都是新兵,剛開始贏了之后都有一點飄飄然,然后在趙云騎著馬在三百步開外,連射三劍命中靶心之后,兩人都算是對趙云心悅誠服。張飛雖然官職很高,但是整個騎兵隊伍卻不到五十人,就連馮甲的弓箭營也有一百人,至于兩個步兵營則是刀盾手,短兵,長武器混合編制,各有四五百人。
至于韓城和張忠二人,則被趙云明升暗降,提拔為別部副司馬,只是負責督查糧草輜重和軍隊訓練等,看起來是個肥缺,卻被趙風查的死死的,做不得半點假,至于整頓軍紀,張飛他們鳥他們才怪。沒過多久,他們就受不了各自找門路,張忠被下放縣城,擔任縣尉,韓城則去北門守令,官職到沒怎么變。經過一個多月的整頓,趙云終于將新兵營掌握在手里,關于世族和太守也只能接受這一既定的事實。趙家取得了軍權,三股勢力得以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