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 老胡同,又約定,在新秋
- 茉莉幻想家
- 1924字
- 2022-09-01 15:38:40
姚家月在黃昏抵達了劍橋。她拉著行李箱,耀眼的陽光讓她睜不開眼。
她早就在書中了解過了這個曾讓世人匍匐的日不落帝國,而如今見到還是讓她大吃一驚。
姚家月去了擁有彩色玻璃的圣瑪麗大教堂,那樣的景色彌補了她不似這樣五彩斑斕的青春。
她去了劍橋河,坐著小船,聽人們講述著劍橋的故事。她又想起了同林一嘯在什剎海劃船的場景。
她去了位于康河之上的嘆息橋,只能遠遠望著,隱隱約約還能聽到犯人的懺悔嘆息。或許,是她自己的嘆息。
作為一座圍繞大學所建的城市,劍橋郡面積并不大,慢慢閑逛,一天足以。但姚家月停留了很多天,她走了很多路,去了很多地方。遇到了很多心懷善意的外國友人。慢節(jié)奏且很濃的學術氛圍讓她這個在BJ忙碌打拼多年的人都想留下來。
天氣好時,劍橋美的不像話。除去市區(qū)中的很多中世紀古建筑,這座人口不到十萬的小城,在陽光下顯得寧靜又和諧。或許,這座城市的愜意浪漫,也是讓林一嘯努力來到這里的一部分原因吧,姚家月心想。
這段旅程中,她遇到的大多是金發(fā)碧眼的外國人,但也遇到了很多中國同胞,這讓她感到無比親切,她同他們微笑致意,但始終未能遇到她最想見的那個人。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就是他在英國康橋游學后創(chuàng)作。撐著長槁的船,小橋,流水,在將近百年的時光激蕩中,似乎從未改變。
徐志摩曾悄悄來到康橋找他的英國朋友。遺憾的是他的英國朋友一個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橋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過去的生活圖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現(xiàn)……
姚家月嘆息,她是否和詩人處于同樣的境地……
最后一天,姚家月決定坐火車去倫敦,去瞧一瞧那著名的泰晤士河。她的英國之旅也算完滿了。
到了倫敦后的她,直奔國王學院。她拖著行李箱在這里待了一天。她感慨這壯美的景色,感慨這曾經(jīng)的日不落帝國。直到黃昏日落時分,她才啟程準備離開。
沿著泰晤士河邊走著,小道旁的長椅上,一抹身影抓住了她的目光,她屏住了呼吸,心臟開始猛烈地跳動。
因為姚家月迎著夕陽走,那人在陽光下有些模糊,有些朦朧。她努力睜大眼睛,想要看的清楚些,再清楚些。
或許是察覺到了姚家月的目光,長椅上的人轉(zhuǎn)頭看去,那一瞬間,她心中的堡壘全被擊潰,那人就是七年來她日思夜想,無一日曾忘記的林一嘯……
二人對視的一瞬,林一嘯似乎也認出了姚家月。他眼中驚詫萬分,緩緩起身,不可置信的盯著姚家月。他張了張口,卻什么都說不出。直到他走近姚家月,看清了她的面龐,才緩慢開口:“是你嗎,家月?好……好久不見。”
姚家月睫毛抖動著,她狠狠咬緊了后槽牙,使自己鎮(zhèn)定下來,努力不讓眼淚流下。她長呼一口氣,擠出了她最燦爛的笑容說:“是我,林大哥,當真是好久不見。”
自己的表情是否管理妥帖,聲音是否顫抖,笑容會不會比哭還難看……這些她都來不及去想,她眼中只有林一嘯。
“家月,沒想到你會來英國,你這是剛來,還是,就要走了?”林一嘯看了看姚家月的行李問道。
“就要走了,晚上的飛機。”姚家月低頭回答道。
兩人坐在長椅上,對面便是波光粼粼的泰晤士河。
“這里很美吧,家月。”林一嘯笑道,望著泰晤士河,眼中溫柔盡顯。
“是,非常美。所以林大哥才會義無反顧地來這,不曾寫信告訴我,也不曾與我道別,對嗎?”姚家月鼓起了很大的勇氣問林一嘯,盡管她早已經(jīng)知道了原因。
“家月,你長大了,說話很犀利。但是你以后就會明白,很多時候,你生命中很多人都是悄無聲息地離開的。不道別,是因為不需要。”
“所以,林大哥,在你心里我是那個不值得你去擁抱告別的人。”姚家月望著林一嘯說。夕陽光漸漸消失,他的輪廓也更加清晰。他的眉宇間多了幾分凌厲,像大多數(shù)中年人一樣,成熟穩(wěn)重,但鬢角卻生了些許白發(fā)。可是在姚家月心中,他始終是那個溫潤儒雅的青年。
林一嘯也看向姚家月,堅定的說:“我一直都把你當作需要幫助的妹妹,而我們的關系僅僅是泛泛之交,或者,連這都算不上。”林一嘯頓了頓,繼續(xù)說道:“我很高興能認識你,但……”
“我知道,林大哥。”姚家月打斷了林一嘯,她知道他接下來要說什么,她早就告訴過自己很多遍了,如果真的有用,她就不會出現(xiàn)在這兒了。
“時間不早了,我也該走了。”姚家月起身,張開雙臂,向林一嘯告別:“不管你怎么想的,但至少在我這里,你是值得我擁抱告別的人。”
林一嘯笑了笑,走上前,伸手回應了姚家月,二人在泰晤士河邊擁抱。晚風吹得她眼睛想要流淚。那熟悉的栗子味清香又讓她想起了他們相遇的那個秋天,那個他將外套遞給她的秋天。
姚家月先一步松手后退,這一次,她不想再做那個被遺忘被丟下的人了。
“再見啦,林大哥。”說完,她轉(zhuǎn)身離開。生怕下一秒眼淚就在他面前掉下來。
再見了,家月,此去一別,或是再會無期。林一嘯心中默念。他將雙臂緩緩放下,盯著姚家月的背影,久不離去。
夕陽已落,金黃曾灑滿康橋,作別西天的云彩和河畔的金柳,我悄悄的走了,帶著關于“康橋”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