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看起來無用的東西,有一些被實用主義者詬病。
是時候應該把眼光放在那些無法在短期變現的文化和看起來無用卻美好的事物身上了。博物館中已在塵土中躺了數千年的瓷器和青銅,這些東西的存在,本身就有著價值。如果僅僅是為了生活得舒適,也許根本用不著生活中大部分的東西,需要人們這么努力地生活嗎?
人生的長跑,殊途同歸,想要插隊的人很多,可跑得快又有什么用?這往往是被忽略掉的一個問題。
總喊著高效和高性價比,那些所謂的高性價比、能夠提高所有效率的,不一定適合每一個場景和情況。一則寡然無味的我喜歡的短信,自然是比不上歷時數月跋山涉水而至的一封情書。沉淀下來的思考和在思考中逐漸發現不斷蔓延的閃光點,亦是值得肯定的結果。
有能力去享受和明白那些非必須、非必要的東西,才是人這般拼搏和努力的根源,是人價值的體現。哪里存在什么更好的生活。
能夠品味和欣賞那些無用的東西,恰恰是現代所缺少的。
有時候很好奇,人生到底是一個在不斷補短板的過程,還是應該不斷磨煉自己優勢的鋒芒。畢竟時間只有那么長,每一個階段都只有那么長。上學、工作、結婚、生子……當這些相重疊的時候,究竟如何取舍和選擇才能夠到達自己想抵達的目的地?究竟自己有沒有目的地?
不夠具體的目標說起來容易,長此以往會讓人產生一種不真實的幻覺。你說快樂是你的目的,并不是想設定一個往后幾十年住在哪里、有著怎樣工作和事業的安閑度日的快樂。年輕時也許往往會被這樣的意識洗腦,不求財富名望地位,只求當下的快樂和安穩。
可恰恰所謂的“安穩”“快樂”是最無法保證的。
那些灑脫、取舍、覺醒,往往只發生在都已擁有過之后,才能做出選擇。
擁有權勢,如若與理想相違背,舍棄并不心痛,往后的余生,所有的財富都無法引誘你做任何違背自己內心的選擇,是為安穩。
擁有財富,深知其對人心的誘惑力和影響力,有能夠掌控的能力,哪一天財富離自己而去,也能夠坦然地接受,真正做到視其為糞土,在生活中找得到比金錢更能夠影響自己快樂的事物,才能長久地快樂。
世界上的兩種悲劇,人們都可以往自己身上套——得不到你想要的,以及得到你不想要的。兩種人都覺得自己倒霉,可活著要么覺得被他人影響,要么影響他人,與其把情緒交給他人,不如做一個清醒的控局的人。
希望你們能夠熱烈地活著,讓自己經手的所有生活都充滿喜歡的細節。
能夠愛一個人是一種能力,能夠真心熱愛自己的生活,卻是一種硬核的實力。那是有勇氣在布滿荊棘的院子里種下屬于自己的那一朵玫瑰花。即便世界只剩下黑白,唯獨眼前的那一朵火紅的玫瑰能夠勾起你對于外界的向往。
那些標榜的品德、美好宏偉的志向、造福人類的藍圖或者是完美無瑕的面容,并不能成為人在困境泥潭中的救命稻草。只有那些能夠在痛苦情緒掙扎中支撐著你的,才能成就真實的你,成就獨一無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