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瑾在房間里就聞到了一股香味。
林瑾慢慢的走到廚房,看見梁亦在煎雞蛋。
圍著粉嫩嫩的圍裙,倒有幾分良家婦男的味道。
梁亦看見林瑾過來,就讓林瑾坐著,他還要煎最后一個蛋。
林瑾去刷了個牙,洗了把臉,就安安靜靜的坐在飯桌上。
吃早餐的時候,氣氛有一瞬間的凝固,。
倒是梁亦,和以前一樣的語氣,直接開口打破這份早晨的寧靜。
“一會去你舅舅家嗎?”
林瑾愣了愣,“嗯。”
梁亦看到林瑾這樣,不禁覺得有些好,起了調侃的小心思也只好消下去。
也沒再說話。
接下來林瑾還陪梁亦坐在房間里打了會游戲,看著時間差不多了,梁亦才帶林瑾去林瑾舅舅家。
林瑾到舅舅家樓下,叫梁亦等一會,自己很快下來。
梁亦了然的點了頭。
林瑾爬到四樓,敲了門,是唐延俊給自己開的門。
“舅舅在家嗎。”
“在做飯呢,姐,你怎么突然過來了。”
“我過來不行啊。”
“沒說不行,你來唄。”
“姐,樓下那個是你男朋友嗎。”
“關你什么事,話那么多,嘰嘰喳喳的。”
林瑾走到廚房,果然看到了舅舅。
林瑾舅舅很意外,趕緊叫林瑾留下來吃飯。
林瑾拒絕了,說自己朋友還在樓下等自己。
坐下來,和舅舅聊了會,跟舅舅說了自己考上華大的事,舅舅自然是滿臉高興,說三年的努力沒有白費,這是最好的結果......
走的時候舅舅就說出去玩注意安全,學習上一切順利什么之類的話。
林瑾應了幾聲就走了。
林瑾坐在小電驢上看著四樓,結果看到唐延俊一臉八卦的臉,比了比拳頭的手勢,對方也不甘示弱,不過林瑾沒有看清他干了啥,因為小電驢已經開遠了。
梁亦看見林瑾和她弟像小學生一樣,不禁笑出聲。
林瑾自然聽到,輕拍了一下梁亦的背部以示警告。
“好好開車。”
耳邊的風吹過,吹亂林瑾的發絲。
梁亦帶林瑾去學校附近的煲仔飯吃了一頓午飯。
林瑾感慨,味道還是一樣。
明明才過去兩個月,卻覺得過去了好多年一樣。
林瑾回去時坐在小電瓶上想著,以后回來的機會真的少之又少了。
下午梁亦帶林瑾回家,然后收拾行李,送林瑾去車站。
林瑾覺得她這幾個月自己干的最多的事不是自己收拾行李,就是看別人收拾行李。
林瑾磨磨蹭蹭的坐上了大巴。
到家時,林瑾給梁亦發了條消息。
“安全到家。”
林瑾父母也沒問林瑾去哪了,可能是舅舅已經跟他們說過了。
確實是,舅舅早上才剛剛和老爸打電話說林瑾去他家的事。
也許老爸老媽自然的就以為林瑾住在了舅舅家,林瑾想到這,頓時就不心虛了。
大大方方的回房間,制造出收拾東西的噪音也劈里啪啦的響。
大約一個星期后,梁亦提前的收到了錄取通知書。
竟然比自己快,林瑾有點不爽了。
在睡覺:“等你到了我們一起開。”
林瑾看到這話頓時就笑瞇瞇的回了個“好的哦。”
現在想想,早到的還要強忍著不能拆開,太可憐了。
大約又過了幾天,林瑾也將錄取通知書成功拿到手上。
林瑾立馬連視頻給梁亦。
那邊很快就接通了。
梁亦干凈的臉蛋出現在屏幕上,上衣還只穿著睡衣,背景是他的床。
林瑾去拿了個錄取通知書,出了一頭的汗。
早知道搗鼓好看一點再連了,林瑾心想。
不過,梁亦卻不知道林瑾再想什么,看見了林瑾手上的錄取通知書。
“拿到了。”
梁亦的聲音從手機里傳來,和平常感覺有點不太一樣,可能是從手機傳來的原因。
林瑾點點頭,“我們一起拆把。”
只見梁亦很快的從桌面上拿起錄取通知書。
兩人同時拆開。
里面的東西大同小異。
無非就是信用卡,錄取通知書,扶貧單,招生簡章,開學須知等等之類的。林瑾的還有一張校園地圖,林瑾仔細看了看,還挺大。
于是就陷入了大學美好生活的幻想里。
時間一點點過去。
林瑾就這樣,該上班就上班。
梁亦也是這樣。
兩人在手機上聊聊天。
比如今天的天空很好看;
今天老媽做的飯格外的好吃;
今天好像沒那么熱了;
今天早上起得早,早晨的風有秋天的感覺;
秋天好像到了;
過幾天要開學了......
值得開心的事,林瑾和梁亦同一天開學,兩人還能一起去學校。
為了體面的進校園,林瑾只準備了兩個大行李箱。
一個放生活用品和被子枕頭,一個放衣服。
梁亦千叮嚀萬囑咐多帶點厚衣服,北方比較冷,秋季溫度比較低。
梁亦特地跑到惠城來,和林瑾一起出發。
盡管林瑾百般推脫,梁亦還是來了,林瑾沒有半點辦法。
緊接著就是上飛機,下飛機,到學校。
林瑾打到華京的那一刻就感覺到風不再是南方那般溫暖的,而是帶著濕冷的氣息,盡管現在的風攜帶的冷意很少,可林瑾這種常年在南方長大的孩子還是感覺出來了,林瑾搓了搓手臂。
她只穿了一件短袖。
梁亦拿著兩個自己的行李箱。
而梁亦只有一個行李箱,林瑾拿著,很輕,好像只有衣服。
“你怎么帶的東西這么少。”
“其他的學校都可以買的到,不用帶。”
林瑾了然的點點頭。
想起在家里,林父林母恨不得把自己的行李箱再多放點東西。
林瑾看了眼梁亦的背影,充滿羨慕。
梁亦先陪著林瑾去華大報道,人很多,擠來擠去。
梁亦走到林瑾的后面,看著她,手拿著行李箱,沒辦法牽住她。
林瑾到處看著標語,找到報到處。
旁邊依稀有幾個師姐再討論著。
不一會,林瑾好像意識到,討論對象好像是自己和梁亦。
周圍人太多,聲音嘈雜,林瑾聽不真切,于是便豎起耳朵認真的聽著。
本來隔得也不遠,這對話自然是一字不拉的進了林進的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