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仙闕證道
- 忍道修真:我摸魚飛升
- 義小九
- 5976字
- 2025-08-26 00:30:47
化夢牌的光暈散去時,蘇言腳踩的漢白玉階正沁出絲絲涼意。抬眼望去,整座仙闕懸浮在流霞之中,朱紅宮墻裁云為瓦,青玉廊柱鏤月作窗,連階邊的石燈都燃著鮫人油,明明滅滅間映得“蓬萊閣”三個金字愈發(fā)威嚴。
“規(guī)矩多,排場更大。”旭東道人嘖了一聲,剛要邁步,就見兩個身著青灰道袍的弟子橫在階前。這二人袍角繡著兩道銀線,是比執(zhí)事低一級的“巡閣弟子”,此刻正用眼角余光掃著旭東,語氣倨傲:“請出示身份玉牌。”
旭東道人摸出塊磨損的木牌,那弟子接過時故意手一松,木牌“啪”地摔在地上。“原來是旭東師叔,”他假惺惺地彎腰去撿,“您這牌子都磨得看不清字了,難怪弟子眼拙。”
蘇言上前一步,指尖在木牌落地處輕輕一點,一道淡金色符光閃過,木牌竟自行彈起落入旭東手中。“按蓬萊規(guī)矩,巡閣弟子見了長老需行叩首禮,”他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到周圍,“這位師兄連基本禮儀都忘了,怕是該回外門重修《道門戒律》了。”
那弟子臉色驟變。周圍路過的道士紛紛駐足,對著他指指點點。他漲紅了臉,終是咬著牙對著旭東行了半禮,轉(zhuǎn)身時狠狠瞪了蘇言一眼。
“何必跟小輩計較。”旭東道人拍了拍他的肩,眼底卻藏著笑意。
“不是計較,是守規(guī)矩。”蘇言淡淡道,“他們敬的不是師父,是您的輩分。可若連規(guī)矩都不守,這輩分留著也沒用。”
穿過九曲回廊時,蘇言數(shù)著廊柱上的云紋——整整一百零八根,每根都刻著不同的符文,卻在第七十二根處發(fā)現(xiàn)了道歪斜的刻痕。“這是陳大煉師的手筆。”旭東道人湊過來,“當年他為了搶《丹經(jīng)》,在這柱子上跟你二師伯打了一架,結(jié)果輸了,氣不過就刻了這道痕。”
蘇言指尖撫過那道刻痕,突然想起大比時的場景——陳大煉師作為主考官,竟然偷偷進入考場,替自己兒女作弊,而且被點破時,第一次露出了猙獰。
議事堂的青玉門緩緩開啟,十二位長老已按位次入座。陳大煉師坐在首位,見了蘇言,端起茶盞慢悠悠道:“蘇言小友來得巧,正說要給你分個好去處。”
“好去處?”掌管御靈院的張長老嗤笑一聲,“陳師兄怕是想把人塞給墨谷子吧?畢竟精工閣都快成空殼子了。”
“張胖子你閉嘴!”劉長老拍案而起,“墨師兄的精工閣怎么了?當年若不是他造的‘鎖仙塔’,蓬萊早被魔道踏平了!”
“鎖仙塔?那是三百年前的老黃歷了!”張長老冷笑,“現(xiàn)在誰不知道,進了精工閣就等于被流放?”
“夠了!”陳大煉師放下茶盞,茶盞與玉案碰撞的脆響讓殿內(nèi)瞬間安靜,“門派大比講究論功行賞,蘇言小友是霄級第一,理當選個好師門。王師弟的劍廬如何?”
王長老剛要接話,蘇言已站起身:“弟子愿入精工閣。”
殿內(nèi)一片死寂。連一直閉目養(yǎng)神的墨谷子都猛地睜眼,渾濁的眼珠里閃過一絲訝異。
陳大煉師顯然沒料到他會答應,愣了片刻才笑道:“好!好!蘇言小友有魄力!只是……”他話鋒一轉(zhuǎn),“霄級的獎品前些日子被魔道毀了,你就先委屈一下,等下次補上?”
劉長老立刻附和:“陳師兄說得是!不過陳瀚陽和陳錫珠雖未過關,但孝心可嘉,賞聚靈丹五枚,上品法衣各一件!”
這話一出,連王長老都皺起了眉——哪有沒過關的賞賜比頭名還厚的道理?
蘇言卻像沒聽見,只對著墨谷子拱手:“弟子蘇言,愿入精工閣。”
墨谷子盯著他看了半晌,突然道:“我可丑話說在前頭,進了我精工閣,就得守我的規(guī)矩——每天卯時起,亥時歇,打磨銅片要薄如蟬翼,畫機關圖不能差半分,做不到就滾蛋。”
“弟子遵令。”蘇言躬身應道。
陳大煉師眼中閃過一絲得意,又裝作惋惜:“既然如此,藏書閣你也該去看看。只是最近在整理典籍,你就先去一炷香吧。”
一炷香?連第一層的目錄都看不完!旭東道人剛要拍案,卻被蘇言按住。
“多謝陳長老。”蘇言轉(zhuǎn)身就走,走到門口時突然停下,“對了,大比時您在我符陣里加的‘噬靈紋’,弟子后來研究了一下,發(fā)現(xiàn)用‘逆陽符’就能破解。您要是有空,不妨試試。”
陳大煉師端著茶盞的手猛地一顫,茶水濺在袍角上,那張總是帶著笑意的臉,瞬間變得鐵青。
蘇言不再看他,大步走出議事堂。旭東道人追上他,急道:“你這孩子!怎么能答應去精工閣?還白白受了這委屈!”
“委屈嗎?”蘇言望著遠處的藏書閣,陽光穿過云層落在他身上,竟有種驚心動魄的亮,“師父您看這云,看著軟,其實骨硬得很,再大的風也吹不散。”
他頓了頓,聲音里帶著少年人特有的清亮:“陳大煉師想讓我彎腰,我偏要站直了給他看。”
藏書閣的木門吱呀作響,守閣的老道士見了蘇言腰間的鐵牌,眼里閃過一絲同情:“一炷香,抓緊時間吧。”
蘇言沒應聲。閣樓里暗得很,只有廊柱上掛著的十八盞琉璃燈泛著微光,燈座上刻著“一至十八”的數(shù)字,據(jù)說這是蓬萊閣的“悟道燈”——當年祖師爺立下規(guī)矩,凡入閣參悟者,若能有所得,燈便會依領悟深淺依次亮起,一盞燈代表入門,十八盞全亮則意味著參透大道,自蓬萊立派以來,還從未有人能讓超過十盞燈亮起。
守閣老道把檀香插進銅爐時,眼角余光瞥見蘇言正彎腰翻底層的殘卷。
他咂了咂嘴,往竹椅上一坐,枯瘦的手指敲著扶手:“小友還是換本吧,那卷《靈樞煉真錄》可不是什么好東西。”
蘇言的手頓在半空。
“說起來,這殘卷在閣里快五百年了。”
老道望著穹頂?shù)闹刖W(wǎng),聲音像從陳年瓦罐里倒出來的,“沒人知道是誰放在這的,只知道剛出現(xiàn)時,整個蓬萊都瘋了——封面上那行‘靈樞不滅,真氣不絕’的字,誰看了不心動?”
他掰著指頭數(shù):“初代掌門將它當鎮(zhèn)閣之寶,閉關三年沒參透一個字;你師祖年輕時不信邪,帶著它在嶗山頂坐了百日,最后氣得把書摔在石頭上,罵了句‘狗屁不通’;
就連陳大煉師,三十年前也抱著它啃了半年,最后在丹房里把書頁撕了半本,說這是魔道故意偽造的偽書,專門用來消磨修士心志。”
蘇言拿起那卷殘卷,紙頁脆得像風干的樹葉,稍微用力就簌簌掉渣。
封面上的字跡歪歪扭扭,既不是篆文也不是隸書,倒像是孩童用樹枝在泥地上劃的,難怪被人當成偽書。
“前前后后,折在這書上的大修沒有一百也有八十。”老道嘆了口氣,
“最慘的是三百年前的云游子長老,為了參透它,硬生生耗干了修為,最后坐化在這閣里,臨終前還說看見書頁里有蟲子在爬——你說邪門不邪門?”
他見蘇言還在翻書,忍不住又勸:
“真別碰。現(xiàn)在閣里的弟子都把它當笑料,說這書里藏著個‘書妖’,專騙聰明人入套。要我說,你還不如去看看《基礎符法考》,至少能學點實在的。”
隨后,老道輕嘆一口氣,轉(zhuǎn)身把門關上,啟動了消音陣法。
蘇言沒說話,只是指尖撫過一頁空白。就在這時,他突然感覺到靈根處傳來一陣微弱的悸動——那是他修復靈根時,最深處一道瘢痕的位置。
檀香已經(jīng)燒了四分之一。他捏碎了“剎那通明符”。
金芒鉆進眉心的瞬間,蘇言感覺識海像被投入了一顆石子,蕩開的漣漪讓所有感官都變得敏銳起來。他低頭再看書頁,那些歪扭的字跡突然活了過來,化作無數(shù)細小的光點,在他眼前組成一張立體的網(wǎng)——那網(wǎng)的脈絡,竟與他靈根上的瘢痕分布一模一樣!
“原來……不是字。”蘇言喃喃自語。通明符讓他看清了真相:那些所謂的“字跡”,其實是靈根受損后,靈氣在瘢痕中流轉(zhuǎn)的軌跡圖!只是這軌跡太過復雜,普通修士的靈根光滑無缺,自然看不懂這種“破碎的韻律”。
他閉上眼,讓意識沉入靈根。在通明符的加持下,他第一次清晰地“看見”了那些瘢痕——它們不是丑陋的裂痕,而是無數(shù)細小的管道,管壁上布滿了肉眼難見的絨毛,那是靈根自我修復時生出的“吸收觸須”。
“所以‘靈樞’不是樞紐,是瘢痕形成的網(wǎng)絡……”蘇言的指尖在書頁上滑動,光點組成的網(wǎng)隨著他的動作變換形態(tài),“而‘煉真’,是讓真氣順著這些管道走,像水流過石縫,最終與瘢痕長成一體。”
他突然想起在揚州田埂上的場景:那時他剛修復靈根,握著秧苗的手總感覺有股微弱的吸力,現(xiàn)在才明白,那是靈根瘢痕在主動吸收土壤里的生機——這正是《靈樞煉真錄》里說的“沃土生息”!
“普通功法是讓靈氣按固定路線走,就像在平地上修水渠。”蘇言的眼神越來越亮,“但這書是讓靈氣順著地勢走,在溝壑里開出新的河道——原來那些大修失敗,是因為他們總想把自己的‘平地’改成‘溝壑’,而我本來就站在‘溝壑’里!”
他的意識順著光點組成的網(wǎng)延伸,與天地間的靈氣產(chǎn)生了共鳴。以前他覺得靈氣是散亂的,現(xiàn)在卻看清了靈氣的“性格”:有的靈氣急躁,適合沖擊經(jīng)脈;有的靈氣溫潤,適合滋養(yǎng)靈根;還有的靈氣帶著土腥味,像剛翻過的農(nóng)田,一碰到他的靈根瘢痕就歡快地鉆了進去。
“原來不是靈氣難馴,是沒找對相處的方式。”蘇言輕笑出聲。他引導著那些帶土腥味的靈氣,順著最深的一道瘢痕緩緩游走,每走一寸,瘢痕就發(fā)出一絲微弱的金光,像是干涸的土地被雨水滋潤。
這感覺很奇妙。普通修士吸收靈氣是“吞”,他現(xiàn)在是“引”,像牽著溪水繞過石頭,溫柔卻堅定。當?shù)谝豢|真氣與瘢痕徹底融合時,他聽到了一聲細微的“咔噠”聲——那是瘢痕深處,一道最頑固的裂痕開始愈合的聲音。
“所以‘真樞氣’不是練出來的,是長出來的……”蘇言突然明白,為何陳大煉師會失敗。這位丹道大師習慣了用丹藥強行催生真氣,就像用化肥催熟的莊稼,看似茂盛,卻沒有韌性,自然無法與瘢痕共生。
檀香已經(jīng)燒到一半。蘇言的意識從靈根深處抽回,再看書頁時,空白處開始浮現(xiàn)出一行行字跡——不是他寫的,是通明符讓他“看懂”了原本就存在的信息:
“瘢痕者,天地賜福之紋也……”
“真氣需如草木攀石,借勢而生,逆勢而長……”
“影可藏氣,空間可儲氣,凡有形之處,皆可養(yǎng)氣……”
每一行字都像一道閃電,劈開了他過往的認知。他終于明白,為何這書會被當成偽書——它的道理太簡單,簡單到讓人不敢相信:修煉不是與天地對抗,不是強行改變自己去適應功法,而是像種子在石縫里生根,在屬于自己的地方,長出獨一無二的姿態(tài)。
“原來如此……”蘇言猛地攥緊拳頭。這哪是什么雞肋功法?這分明是為“靈根受損后修復者”量身定做的法門!普通修士的靈根是光滑的玉管,而他的靈根是布滿裂痕的陶罐,《靈樞煉真錄》的妙處,就在于能讓靈氣順著裂痕游走,把每一道瘢痕都變成滋養(yǎng)真氣的“沃土”。
他沒再猶豫,結(jié)印的速度快得帶出殘影。
“多重影分身之術!”
嘭!白霧在無人看見的角落炸開,1084個分身瞬間融入昏暗的閣樓陰影,每個分身手里都抓起一卷殘頁,指尖的真氣流淌如絲,開始按通明符帶來的靈慧解析功法。
有的分身用指甲在地面刻畫,將靈根瘢痕的分布圖與功法里的“靈樞圖”重疊,每一筆都精準到毫厘;有的分身咬破指尖,將血珠滴在殘卷上,借著血氣引動殘卷里沉睡的靈氣,驗證“瘢痕共鳴”的運轉(zhuǎn)邏輯;還有的分身直接盤膝而坐,按照解析出的路徑引導靈氣沖刷靈根,金色的真樞氣順著裂痕游走,像給干涸的河床注入活水。
蘇言本體則盯著最核心的殘頁,通明符讓他的識海變成了推演場——火影的查克拉運轉(zhuǎn)圖與蓬萊的靈氣軌跡在腦海里交織,“影子控制術”的陰屬性查克拉與靈根瘢痕的韌性碰撞出火花,“神威”的空間波動竟與真樞氣的流轉(zhuǎn)頻率產(chǎn)生了微妙的共鳴……
“原來可以這樣……”他喃喃自語,指尖在殘卷上快速勾勒,將火影術法與《靈樞煉真錄》的空白處填補完整。當最后一筆落下時,殘卷突然發(fā)出一聲輕鳴,像春芽破土的脆響。
與此同時,廊柱上的第一盞琉璃燈“噗”地亮起,暖黃的光暈在昏暗里格外顯眼。
守閣老道正靠著門框打盹,被燈光晃醒后揉了揉眼睛:“嘖,一盞燈?剛夠入門,果然是個愣頭青。”
藏書閣外,卻早已圍滿了人。陳大煉師站在最前面,身后跟著劉長老和一群看熱鬧的弟子。“一盞燈?我就說這小子是瞎貓碰上死耗子。”劉長老嗤笑,“連陳陽當年都點亮了三盞燈呢。”
陳大煉師捋著胡須,嘴角噙著若有若無的笑意:“年輕人,能點亮一盞也算不錯了。”心里卻在冷笑——果然是塊朽木,進了精工閣也是白搭。
話音剛落,第二盞燈亮了。
人群里泛起一陣低語。“兩盞了……”“比外門那些弟子強點。”
張長老抱著胳膊站在不遠處,哼了一聲:“才兩盞,有什么好稀奇的?”眼睛卻不由自主地盯著閣樓大門。
第三盞,第四盞……燈一盞接一盞亮起,速度越來越快。當?shù)谄弑K燈亮起時,人群里的議論聲已經(jīng)變成了驚嘆。
“七盞!這都趕上內(nèi)門弟子的平均水平了!”
“他不是主修符法嗎?怎么對這種冷門功法領悟這么快?”
陳大煉師的笑容僵在臉上,捏著胡須的手指緊了緊。七盞燈,已經(jīng)超過他那兩個寶貝兒女了。
第八盞,第九盞……當?shù)谑K燈亮起時,守閣老道“噌”地站直了,菩提子串“啪”地掉在地上。“十……十盞?”他活了五百年,只見過當年的墨谷子點亮過十盞燈,那已是五百年前的事了。
藏書閣外徹底沸騰了。
“十盞!我的天!”
“這可是霄級弟子啊!怎么可能有這悟性?”
劉長老的臉一陣紅一陣白,嘴里嘟囔著“肯定是燈壞了”,卻沒人搭理他。
第十一盞,第十二盞……燈還在亮。張長老猛地往前走了兩步,眼睛瞪得滾圓:“這……這是要破紀錄?”
陳大煉師的臉色徹底沉了下來,指尖泛白。他突然想起大比時蘇言破解他法身的樣子,心里第一次升起一絲不安——這小子,難道真藏著什么本事?
第十三盞,第十四盞……當?shù)谑灞K燈亮起時,閣樓里突然傳來一聲震耳的嗡鳴,像是無數(shù)書頁同時翻動的聲響。守閣老道跌坐在地,指著閣樓喃喃道:“三百年了……三百年沒見過十五盞燈了……”
人群里鴉雀無聲,連呼吸聲都聽得見。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著那排琉璃燈,心臟跟著燈光的閃爍砰砰直跳。
第十六盞,第十七盞……最后一盞燈亮起時,檀香正好燃到盡頭,青煙筆直地沖向穹頂。
十八盞燈同時亮起,暖黃的光暈交織成一片光海,將整個藏書閣照得如同白晝。就在眾人以為這已是極致時,光海突然猛地收縮,然后“轟”地炸開——整座藏書閣都亮起了金光,飛檐上的琉璃瓦、廊柱上的云紋、甚至大門上的銅環(huán),都在散發(fā)著璀璨的光芒,連天上的流云都被染成了金色。
“這……這是什么情況?”有人顫聲問道。
守閣老道突然跪倒在地,朝著金光拜了三拜,聲音帶著哭腔:“是……是功法誕生的異象!蓬萊閣……要有新功法了!”
話音剛落,云層深處傳來一聲悠長的鶴鳴。一只丹頂鶴穿過金光,嘴里銜著一卷紫綾,緩緩落在藏書閣屋頂。紫綾展開,上面用金粉寫著一行字:
“蘇言悟透靈樞,立《靈樞煉真錄》新篇,特賜‘蓬萊圣子’位,可自由出入各院,參透所有典籍。”
落款是一個古樸的“云”字——那是蓬萊師祖玄陽真人的私印!
人群徹底瘋了。
“圣子!他成圣子了!”
“十八盞燈全亮,還引來了師祖的賜福!”
陳大煉師踉蹌著后退一步,臉上血色盡失。他看著那道紫綾,突然明白自己犯了個多大的錯——他不僅沒能打壓蘇言,反而親手把一個足以改寫蓬萊歷史的天才,推上了所有人都仰望的位置。
張長老哈哈大笑,拍著大腿道:“好!好!我就知道這小子不簡單!墨谷子這回可撿著寶了!”
藏書閣的門緩緩打開,蘇言走了出來。他身上的青灰道袍在金光映照下泛著微光,靈根處的瘢痕已經(jīng)被金色的真樞氣覆蓋,像披了層流動的鎧甲。看到屋頂?shù)淖暇c,他只是微微頷首,然后朝著精工閣的方向走去。
人群自動為他讓開一條路,眼神里充滿了敬畏。誰也沒想到,這個被陳大煉師處處刁難的少年,竟能在一炷香的時間里,創(chuàng)下蓬萊三百年未有的奇跡。
守閣老道撿起地上的菩提子串,望著蘇言的背影,突然嘆了口氣:“真是……長江后浪推前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