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章 臨海富庶田郎君

上虞縣府,議事廳。

寬闊的議事廳內(nèi)群官屈坐兩列,仔細聽著縣長念讀一道文牘。

縣長念完,將手中的文牘放在桌上,輕拍了拍桌案,道:“此即為朱游徼所議。諫我根治鄉(xiāng)疫之法,諸位對此有無異議?”

群官互視,稍加討論,后有一人起身道:“朱游徼所言公籌購置草藥以醫(yī)鄉(xiāng)民寒疫一事。以我看來,可矣,然若真要施行,難!”

“若我等能購得足量的草藥分配與鄉(xiāng)民,確是一件美事,然而,鄉(xiāng)中藥商多雜,所賣之藥數(shù)量、品相不一,疫民所需量甚巨,恐購不得,是一難也。如朱游徼所言,集縣鄉(xiāng)中豪右公籌與縣府庫,近日我等開倉濟民,用度本已不小,只怕抽不得太多余錢啊,此二難也。再是,縣里的人手皆集中于濟糧一事,縱使心有余,只怕也是力不足。”

縣長聽后,緩緩站起,犯難道:“卿所言甚是,倉曹掾昨日告知我,數(shù)日濟糧,倉廩大虛。不知這濟糧一事還可以維持多久啊?更遑論購藥一事了。唉!文明,你說,你弟弟此議可否?”

文明,便是朱皓的字。

朱皓起身,中氣十足道:“皓以為,此議可行。治寒?dāng)嘁邞?yīng)當(dāng)是我等首等要務(wù),寒疫不斷,開春的耕種也難實行,若是如此,明年收糧亦不可,府庫不可復(fù)殷充實也!疫不斷,上虞不可復(fù)足矣。”

縣長又問道:“倉廩空虛,購藥,錢從何來?”

朱皓立答:“朱氏愿領(lǐng)首出資,可如明征文牘所言籌集鄉(xiāng)縣豪族之資,如此至少可緩當(dāng)務(wù)之急。廳中在座的各位,想必也不愿對上虞之難袖手旁觀吧。”

大部分官吏不管心中作何感想,臉上可不敢表現(xiàn)出半點不虞,嘴上更是說著“怎敢!”、“為我上虞,失些家資又如何!”之類的話。

在座的官吏心中何想,縣長如何不知,也不說破,順著朱皓的話又問道:“資財之事可以暫緩,然人手、藥源呢?文明可有計策。”

朱皓接道:“我雖無策,然明征早有應(yīng)對,只等縣君一聲令下,明征就能準備治疫。”

此話一出,部分官吏側(cè)臉白眼,心道:“好個朱文明,又是領(lǐng)首出資、又是早有應(yīng)對,好話都給你說完了,沒有你朱氏上虞就過不得日子了?置我等于何處?治疫怎會如此簡單,也罷,既然自討苦吃,也莫怪我等出工不出力。”

縣長聞言大喜,也不在乎先前與朱信間的不愉快了,說道:“善,大善!若是明征真可購藥控疫,此功之盛,足可拔其為主薄也。”

朱皓又道:“縣君,明征此議還著重提出太平道人傳道鄉(xiāng)里,鄉(xiāng)人信奉者甚多,若不加以管制,恐成禍患。望縣君下令禁止太平道聚眾傳教,嚴查太平道眾以巫醫(yī)之法布道傳教、迷惑鄉(xiāng)民!”

朱信這道文牘,近半篇幅都為陳述太平道傳教之禍,意在警示縣官注意太平道。購藥醫(yī)疫反而篇幅不多,可在縣長眼中,購藥醫(yī)疫才是頭等大事,太平道云云,縣長及屬吏根本就不在乎,畢竟太平道可不會影響明年開春的耕種稅收。

縣長并不想管這太平道聚眾傳教與否,但朱皓如此鄭重地提出,縣長也不好完全不表態(tài),他道:“太平道雖只得巫術(shù)道法,固然不可醫(yī)人,也不盡然如明征所言那般嚴重,何須禁止、嚴查太平道眾呢?以我看來,寒疫方是我上虞大敵。還是先集中精力根治鄉(xiāng)疫罷,哦,對了,近日山越匪人不太安分,各位出行多加防備。”輕飄飄一句話就將此事帶過。

朱皓回憶起來前朱信對他說的話,心道:果如明征所料。

這道文牘傳給縣長案上以前,朱信就猜到縣長與群官對文牘內(nèi)容的態(tài)度了。果不其然,哪怕朱信叮囑朱皓提醒縣府警惕太平道,縣長等人也對太平道的迅速擴張視而不見,只是采納了籌購草藥這一意見。

不過話說回來,朱皓說朱信早有應(yīng)對,朱信回到上虞,滿打滿算也就只有三四個月,為官時日尚短,而在縣府缺錢缺人手的窘境下,只憑朱信還能翻云補天,把難搞的藥源、人手不足問題解決了?就算有朱氏的人力、財力相幫也難以做到,所以大部分官吏都不看好朱信,不相信這個毛頭小子真能做到。

確實,僅憑朱信一人之力,便是三頭六臂也做不得此事。但朱信懂得借力,借石首群俠之力、借朱氏家府之力。

不久前交好石首,現(xiàn)在就是用上的時候,靠著石首在北鄉(xiāng)俠率的威望,借助鄉(xiāng)俠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而藥源,對朱信來說也不是難事,朱信回到上虞后就曾打探各鄉(xiāng)情況,其中地戶大族打探的七七八八。朱信就發(fā)現(xiàn)了本鄉(xiāng)臨海亭常往來一位田姓大商賈,做著貫通江北的大生意,售販之物豐盛,藥源一事也將解決。

唯剩籌資一事,需要得到縣長的肯首。不過朱信料定縣長必會同意此事,雖然二人間略有矛盾,不過治疫不單只為朱信,縣長更是最大的收益者。試問疫絕以后,功勞是誰占大頭,還不是縣長嗎?更何況以縣長求名無德的為人,此事易成爾。

卻又說回來,朱信只靠如此短暫的時間就做到了大概清楚了鄉(xiāng)縣情況,難道仕任上虞多年的縣官就絲毫不知么?也未必不知,可為何突遇要事為何盡皆無計可施呢?原因之一便是他們大多高居縣府,可曾幾次下鄉(xiāng)巡查,可曾有過體恤百姓,可曾真正把鄉(xiāng)民一同而視?

毫無疑問,他們大部分人都沒能做到。治理脫離了民眾,也就失去了治理的基礎(chǔ),他們對縣鄉(xiāng)情況的認知模糊,也就眼高手低,難成大事了。

……

“啪——”

一巴掌拍在后頸,抬手一看,又趕緊擦擦衣服。這人咕咕抱怨道:“這大冷天,怎么還有雜蟲。”

說罷,用拍蟲子的那手搭在他同伴的肩上,一手扶額遠望,詢問道:“范君,你說田君在臨海亭么?這大冷天生意可冷清,他要不在,既負了朱君所托,咱們還白跑一趟,豈不大虧。”

他的同伴一臉無奈甩開他搭在肩上的手,有些嫌棄道:“樂君,我看到了。”

那人裝傻道:“看到了,你看到田君了?我咋沒看到呢?范君,好眼力!”

他的同伴也拿這輕佻的家伙沒辦法,自顧自地用力拍肩,直到自己覺得干凈了才作罷。

此二人是樂尚與范疆,近日高遷亭那兒又出了起盜案,朱信也不能不理,便煩請樂、范二人代勞了。

范疆道:“樂君就放心吧,田君肯定是在臨海亭候著呢。”

“如此肯定,莫非……范君有什么我不知道的小道消息,是朱君告知的嗎?”

“不是朱君……

“喲,還真有瞞著我的小道消息,不是朱君告知的,又是誰?”

范疆嘴貧,嘴上功夫哪里斗得過樂尚,總不能把石首告知他消息這回事泄給樂尚知道,于是干脆修起了閉口禪。

范疆不接話,倒讓樂尚少了不少樂趣,喋喋不休的樂尚難得閉了回嘴,他無趣地踢著官道上的石頭,跟著范疆繞了一個彎,走進一個狹窄的小路,又繞了一個彎……直到樂尚反應(yīng)過來,發(fā)現(xiàn)面前的石塊自己好像踢過。對范疆問道:“范君,這是去臨海亭的路么?好像,咱們來過這兒?”

范疆不確定的說道:“應(yīng)是此路……只是不知為何還沒到。”

“范君不會是第一次來吧?”

范疆又不作答,看樣子是默認了。樂尚一拍腦門,難辦,二人都不熟路。一時間,二人停留在原地,不知往何處去。

忽然,范疆旁邊的齊人高的雜草被掀開,探出個緊衣高廋的中年人。突然鉆出一個人,嚇得二人一跳。那中年人不知此處有人,也是吃了一驚,他端詳樂、范二人面容后,神色一變,緊張起來,道:“打擾。”便速退。

樂尚忽然想到什么,大聲叫住他,走向那中年人來。高挑中年人聞聲,猛然一停,面露猙獰,繃直身子緊握腰間刀柄!他在默數(shù)樂尚的腳步,伺機將動手!

樂尚離他僅剩三步左右,他將暴起后斬之前,耳邊傳來聲:

“老鄉(xiāng),這臨海亭知道怎般走么?麻煩帶個路。”

高挑中年人一楞,反應(yīng)過來后,指著一個方向道:“從這直走,遇到魚澤右繞一次便看見了。”說罷,立刻離開了。

樂尚暗道:“怪人。”

又對范疆道:“范君,路有著落了,走。”

二人邊走,樂尚邊聊遇到的這人,樂尚說道:“范君,你不覺得剛剛那人有些眼熟么?”

“眼熟?我是從沒見過他。”

“好像有點印象,但就是想不起在哪見過。他的口音不像吳越人,外地來的么?”

范疆繞過魚澤,打斷道:“樂君,那兒有煙火,想來是臨海亭了,快些干完正事吧。”

……

那樂尚始終覺得眼熟的高挑中年人正是匿藏聲跡一段時間的左斗,當(dāng)初兩度劫人的左斗也沒想到居然在此處能再見到樂、范二人,一時的恐懼甚至讓左斗險些拔刀與之廝殺。左斗跑了一會,忽然鉆到另一處雜草叢中,屏氣凝聲,謹慎地觀察二人有無跟蹤自己。

等了許久也不見來人,左斗才終于放下心來,安心回往來時之路,心道:此二人為何前往臨海亭呢?莫非失蹤已久的鐘奴在那兒!……此事還得回去與少主從長計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昌市| 黄浦区| 汝城县| 布尔津县| 顺昌县| 当阳市| 广汉市| 天峨县| 淳安县| 敦煌市| 日土县| 防城港市| 长宁区| 织金县| 名山县| 侯马市| 牙克石市| 石棉县| 临汾市| 泰州市| 临海市| 兴山县| 莆田市| 宁武县| 吐鲁番市| 肥城市| 卢湾区| 闽清县| 福建省| 六枝特区| 大关县| 紫云| 长泰县| 淄博市| 仲巴县| 阿鲁科尔沁旗| 吉木萨尔县| 嘉定区| 天水市| 长乐市| 丰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