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3章 道教

世間教派千千萬,唯我中華民族本土教派為道教,今天就和大家普及道教的知識,在我國五大宗教中,道教是唯一發源于中國、由中國人創立的宗教,所以又被稱為本土宗教。道教對我國古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產生過深刻的影響,是統治階級的三大精神支柱之一。新中國成立后,通過宗教制度民主改革,中國道教獲得了新生,逐漸走上了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道路。改革開放以來,在黨和政府新時期宗教政策的指導下,中國道教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新氣象,為促進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祖國統一和世界和平做出了積極貢獻。

有道是亂世佛門不問世道門下山救蒼生。道教作為本土宗教,延續下來已經少之又少了,從古至今,天下大亂的時候。必有道家的曠世奇才出世。從周朝的姜子牙,漢朝的張良,唐朝的徐懋功、李靖,宋朝的苗光義,再到明朝的劉伯溫,以及諸葛亮、范蠡等都是道家人物,這些人物基本上都是杰出的軍事家或政治家。

道士是屬于我國的本土宗教信仰。盛世不見道士,是因為道士講究萬事隨緣,從來都不會去主動宣揚自己的宗教,所以盛世你看不到任何的道士在傳教。當亂世的時候,道士作為中國本土的一部分,他們秉承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信念,會出世下山。

道教主張所有的事情都隨緣,從來不會主動,強求。宗教信仰和理念就和佛教完全相反,佛教主張的是度人,主張的是廣傳佛法。這也是為什么道教明明身為中國的本體教宗,但是在發展的程度上遠遠不及佛教的原因。

已經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的道教,現如今似乎沒落了不少,如今據統計,縱觀全國住觀道士大致有三萬人。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道士幾乎都是不露面的,當然在開放式的宮觀,大家是可以看到的。道教在古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非常之高。

有很多歷史名人都是道教之人,范蠡——道商祖師、吳越功臣,張良——漢朝第一開國功臣、張天師之祖,華佗——著名道家方士,王羲之——天師道世家道士、一代書法大家,祖沖之——天師道世家、有名數學大家,似乎歷史上所有的道家高人都是出山不是為了貪圖名利、而是拯救蒼生、一旦了卻心愿也是歸隱之時。

中國歷史上有句老話叫做“盛世天下佛門昌,道家深山獨自藏。亂世菩薩不問世,老君背劍救滄桑。”這個說法并不準確,因為明顯是有點侮辱佛教的意思。亂世道士下山的確沒錯,救世是他們的追求,也是職責。但是和尚關門避禍,并不是說所有的和尚,只是極個別罷了,我們不能因為個別現象,就誤解人家整個團體。

但是看了《佛陀傳》,看完《佛陀傳》后完全顛覆了我對《佛陀傳》的憧憬,當時社會不公平的種姓制度及貴族的腐化墮落,人間哀鴻遍野,民不聊生,啼饑號寒。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在其位則謀其事”,作為一個國家的王子,王位的繼承人,不內修德政、儉約治國、興農重教,反而每天想著禪修?想著悟道?真的是不忠、不孝、不負責的人呀,反而我很敬佩佛陀的父親、母親,尤其是她的妻子。

佛陀連自己基本的責任:照顧家庭、照顧妻兒,管理國家都無一做到,卻要修入世的道、教化人間、布道傳教,簡直就是空談,這樣的佛教師祖不信也罷。不僅讓想起了“道家,亂世下山救世,盛世閉關修行。佛教,亂世封山避世,盛世開山迎香火。

佛前一跪三千年,未見我佛心生憐,并非塵世遮佛眼,原是未獻香火錢。佛,不貪財?為何要接受世人供奉?佛,不惡?為何容不得世人對其一點不敬?佛說眾生平等,為什么還分菩薩,比丘,護法三六九等?吾等奉上敬意,供上香火,求去災禍。佛卻說,世人多命,命中注定,天意不可違!你問問你的佛,當年飛花可記得?你問問你的佛,煉獄九層可去過?你問問你的佛,三生石上刻什么,你問問你的佛,能渡苦厄,何不渡我?

佛教看似悲天憫人,但是這種悲天憫人的性格讓僧侶斷絕六欲和七情。道教看似一切都順其自然,但是咱國家興亡的時候,道士們還是會站出來。

遠不談,在抗日戰爭時期,道教也是很有責任感的,甚至在當時還擔起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重任,也是令人動容。在當時戰爭時期,有很多傷員,還有沒有飯吃的老百姓隨處可見,而道教徒們看到這些現象時候,他們也是非常善意的敞開了大門,收留了這些無家可歸的人,還為他們提供吃飯的地方。

1931年,九一八事件發生后,日本在幾個月內就攻陷了我們的三個省份。

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他們依靠著大量的物資和先進的武器,開始了對華夏的入侵。

中日兩國兵力相差甚遠,盡管那時國民革命軍奮力反抗,但許多主要城市仍被攻破。古語云:江山社稷,人人有責!在日本人的入侵下,中國人民紛紛投身到了抗日的行列,許多“宗教人士”也紛紛投身于這場戰爭之中。

在14年的抗日戰爭中,許多隱居的僧人不但沒有脫離戰爭,反而為抗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眾所周知,道教是我們中國的傳統信仰,跟佛教和回教都不一樣,道教的發展比佛教要早得多。

只是由于道教一向很低調,崇尚“安靜,不做任何事情”,因此并沒有佛教那么“高調”。道教和佛教“四處化緣”、“與人談佛法”的區別在于,大部分的道家都是以心靜氣,超然物外,往往深居簡出,深居簡出。

但是,就是這么一個不起眼的道教,在整個國家的抗日戰爭期間,卻出現了許多杰出的愛國人士,比如李本純,他就是一名“世外高人”。

史料上說,李本純大師,在全國抗日戰爭開始之前,就住在武當山,隱居不出,自由自在。

后來抗日戰爭開始,他親眼目睹了日本人無法無天的所作所為,吃盡了苦頭,所以李本純大師就帶著徒弟們去了日本,開始了自己的戰斗。

李本純師傅,在一次出遠門的行動中,被日本人襲擊,然后就消失了。后來,經過幾位同志的搜尋,沒有找到他的蹤跡,最后被軍隊判定為殉職。

另外,參加抗日的人當中,也有一位叫做程定遠的道人,他在下凡前曾在武當學過武功。

當日本人攻陷南京的時候,程定遠眼睜睜地看著日本人被日本人殘忍地殺害,這讓他再也忍受不住了,他向師父報告了自己的師父,然后自己下山,參加了日本人的戰斗。

在他離開之后,程定遠便參軍了,在軍營里,他教導著將士的戰斗技巧,并且為平民治病。直到抗日戰爭結束,程定遠退伍回到家鄉,在南昌等地開設了許多藥店,為人民治病。

話說回來,在諸多“抗戰道士”之中,竇來庚也是一名杰出的人物,和李本純、程定遠等人類似,竇來庚也是武當派嫡系,又是武當“太乙門派”的親傳,地位自然不凡。

竇來庚在“七七”事變后,參加了第三師師,因其出色的表現,被提升為陸軍保安團的大隊長。由于多次作戰,竇來庚于一九三八年被上級委任為少校。

然而,一九四二年七月十九日,竇來庚的部隊同日偽軍作戰,竇來庚卻被子彈打傷。

在他負傷的時候,他為了不被日本人抓住,最后自殺以表自己的忠誠。抗日戰爭結束后,軍隊把他提升為國民革命軍的將軍,以緬懷竇來庚的英勇行為。

在整個抗戰歷史上,道教中出現過無數的愛國志士,小編就不一一羅列了,在和平年代,他們都是超然物外,潛心修煉,但現在,國家危在旦夕,國家危在旦夕,他們愿意為國家做出貢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阳市| 梁平县| 兖州市| 岑溪市| 麻栗坡县| 南投市| 元阳县| 浦城县| 梓潼县| 化隆| 丰都县| 青海省| 仙居县| 墨江| 沛县| 百色市| 柏乡县| 清流县| 昌乐县| 都匀市| 中卫市| 迁西县| 泰兴市| 静宁县| 贵定县| 昌宁县| 雷州市| 湘潭县| 吉安市| 库伦旗| 德令哈市| 威信县| 屏东县| 梅州市| 曲阜市| 吐鲁番市| 施甸县| 阳春市| 碌曲县| 宁波市| 瑞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