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元龍興,以李熊為大司徒,封弟弟公孫光為大司馬,弟弟公孫恢為大司空,像模像樣弄了一整套建國班子。
稱帝之后公孫述派遣手下將軍侯丹開入白水關,北守南鄭,又派將軍任滿從閬中下江州,東拒捍han關,捍關在今天湖北長陽縣。
割據蜀地之后,公孫述大修營壘,添置車馬,手下兵馬數十萬,當時還在漢中囤積大量的糧草,制造不少超級戰船,天天操練人馬,在蜀地這地方吃著火鍋唱著歌天天忙活。準備爭奪天下!!!
建武五年,割據荊州的秦豐被劉秀胖揍了,他手下大將延岑,田戎那些人都逃入蜀地歸降公孫述,一看這么多猛將帶了這么多兵馬歸降自己,公孫述馬上封延岑為大司馬,田戎封為翼江王。
轉年建武6年,公孫述派田戎出江關,就是希望田戎收攏舊部再把荊州攻下,結果田戎自然是無功而返。
割據之后公孫述這哥們五迷三道,為了顯示自己的正統性,他在蜀地大肆宣揚他自己是應天順人。有事沒事就在城里逛街,見到老百姓就亮出自己手臂顯擺,大伙看看我這公孫帝三個字天生的,生下來就有,實際上刺上去的。
光在自己地盤煽惑這些事情還不行,公孫述當時還不停派人中原等地那些郡守發信,宣揚自己稱帝的正統性,百般引誘那些人向他投附,看到公孫述大造輿論,劉秀肯定深以為患,人心就是這樣,畢竟當時天下還沒有太平,公孫述沒事兒就說他是天生的帝王,時間長了難免會出事兒。
當時劉秀也想不戰而屈人之兵,他親自給公孫述寫信勸他,在信的結尾,劉秀署名是公孫皇帝!
咱們看過后漢書的不要望文生義,就覺得劉秀還挺客氣,尊稱公孫述為公孫皇帝,實際上這個稱呼是劉秀自己的署名
(劉秀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在信的結尾自己署名的地方,署對方的名字)
當時天下有讖言說什么,公孫當為帝,但是劉秀認為這個公孫就是我,漢朝真正的純種后代,因為當時讖言中,公孫當為帝,大伙天下人都知道。
漢宣帝那時候,就出現過類似的讖言,所以劉秀就認為宣帝那是中興,現在到我身上了,我作為公孫皇帝也應該中興大漢朝。
并不是你,你以為你姓公孫,皇帝就是你了。你公孫述長得丑想的到挺美。
見到劉秀來信勸降,公孫述當時讀完之后,讀而不答,他沒回信,不搭理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