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擊退南召
- 情深不抵山河
- 言昨非今
- 628字
- 2022-09-28 11:33:15
永嘉十七年二月初六,先王第三子凌兆旻,誣陷皇子,擄走王妃,并脅迫太后,謀求王位,今已伏誅,其黨羽皆已貶為庶民,永不錄用。祁王凌兆羽,深德厚重,為國為民,應(yīng)國之大運,克承大統(tǒng),秉承國祚,封號靖襄王。
同年三月,印昭撕毀停戰(zhàn)協(xié)議,出兵直擊譚州,先前隋遠大開集安城門,致使印昭不費一兵一卒便占領(lǐng)了集安,后長冶淪陷,如今,印昭又突襲譚州,如若譚州失守,那都城嘉寧危矣。雙方都深知此役之重要性,不敢有絲毫懈怠。
凌兆羽親自率兵鎮(zhèn)守譚州,雙方皆為此役投入了全部的心力和兵力。如今已過兩月余,兩軍戰(zhàn)況依舊十分膠著。
印昭見遲遲攻不下譚州,便生出一計,譚州地勢低洼,時下正值多雨之季,如采用水攻,定會打凌兆一個措手不及。于是他命令隋遠暗中挖水渠,引長冶之河水,倒灌至譚州,屆時譚州洪水泛濫,百姓岌岌可危,看他凌兆羽還如何守城。只是他沒有想到,如此絕妙之計策,卻葬送了自己。
趁著戰(zhàn)亂,流夏冒死潛入長冶,她悄悄的找到了隋遠,隋遠畢竟是辰國舊部,怎會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曾經(jīng)的故國被南召占領(lǐng)。
流夏憑借著隋遠對辰國的一絲情誼,最終還是說服了他,他答應(yīng)流夏幫助凌兆擊退印昭,但流夏也答應(yīng)了他一個條件。利益互換向來是不變的準則。
最終隋遠改動了暗中修水渠的方向,致使河水倒灌至長冶,印昭敗退集安城。凌兆羽乘勝追擊。此番印昭出動了大量兵力進攻凌兆,所以南召境內(nèi)空虛,防守不足,凌兆羽趁機派邑州史陳川帶兵偷襲南召都城。迫使印昭不得不從凌兆撤兵回援。
經(jīng)此一役,印昭損失慘重,三年兩載內(nèi),南召絕不敢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