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董卓大敗
- 三國演
- 寇準備好了吧唧吧
- 1594字
- 2022-08-10 09:23:21
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帶鐵甲馬軍入城,橫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卓出入宮庭,略無忌憚。
后軍校尉鮑信,找到袁紹,說董卓必有異心,應該速速除掉。袁紹說:“朝廷新穩,不可輕動。”
鮑信見王允,也是說這件事情。王允說:“且容商議。”于是鮑信自己帶領本部軍兵,投泰山去了。
董卓招誘何進兄弟的部下,然后盡歸董卓掌握。私下對李儒曰:“吾欲廢帝立陳留王,怎么樣?”
李儒道:“今朝廷無主,不就此時行事,遲則有變矣。來日于溫明園中,召集百官,諭以廢立;有不從者斬之,則威權之行,就在今日。”
董卓非常高興。次日大排筵會,邀請公卿。公卿都非常害怕董卓,都全部到齊,沒有人不敢來。董卓待百官到了,然后徐徐到園門下馬,帶劍入席。
酒行數巡,董卓雙手一拍停酒止樂,厲聲道:“吾有一言,眾官靜聽。”
眾人都側耳傾聽。董卓道:“天子為萬民之主,無威儀不可以奉宗廟社稷。今上懦弱,不若陳留王聰明好學,可承大位。吾欲廢帝,立陳留王,諸大臣以為何如?”諸官聽完后,不敢出聲。
座上一人推案直出,立于筵前,大呼:“不可!不可!你是何人,敢發大語?天子乃先帝嫡子,無過失。為什么妄議廢立!你準備奪權造反?”董卓看過去,乃荊州刺史丁原也。
董卓怒叱道:“順我者生,逆我者死!”準備抽出佩劍斬殺丁原。
突然李儒見丁原背后一人,生得器宇軒昂,威風凜凜,手執方天畫戟,怒目而視。李儒急忙說:“今日飲宴之處,不可談國政;來日向都堂公論未遲。”眾人都勸丁原上馬而離開。
董卓問百官:“吾之所言,符合公道否?”
盧植道:“明公差矣。昔太甲不明,伊尹放之于桐宮;昌邑王登位方二十七日,造惡三千余條,故霍光告太廟而廢之。今上雖幼,聰明仁智,并無分毫過失。公乃外郡刺史,素未參與國政,又無伊、霍之大才,何可強主廢立之事?圣人云:有伊尹之志則可,無伊尹之志則篡也。”其實就是二個字,不行。
董卓大怒,拔劍向前欲殺植。侍中蔡邕、議郎彭伯諫言:“盧尚書海內人望,今先害之,恐天下震怒。”
董卓于是停止。司徒王允曰:“廢立之事,不可酒后相商,另日再議。”于是百官皆散。
董卓按劍站在園門,忽見一人躍馬持戟,在園門外往來馳驟。董卓問李儒:“此何人也?”
李儒曰:“此丁原義兒:姓呂,名布,字奉先者也。主公且須離開。”也就是董事長咱們打不過,趕緊走。
董卓于是入園潛避。次日,人報丁原引軍城外搦戰。董卓怒,帶領軍隊同李儒出戰。兩陣對圓,只見呂布頂束發金冠,披百花戰袍,擐唐猊鎧甲,系獅蠻寶帶,縱馬挺戟,隨丁建陽出到陣前。丁建陽也就是丁原。
丁建陽手指卓董罵道:“國家不幸,閹官弄權,以致萬民涂炭。爾無尺寸之功,焉敢妄言廢立,欲亂朝廷!”
董卓還沒有回話,呂布飛馬直殺過來。董卓慌走,建陽率軍掩殺。董卓心想,此人不講武德。
董卓大敗,退三十余里安營扎寨,聚眾商議。董卓道:“吾觀呂布不是一個正常人。我若得此人,何慮天下呀!”
帳前一人出來說:“主公勿憂。某與呂布同鄉,知其勇而無謀,見利忘義。某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呂布拱手來降,可以?”
董卓大喜,向此人看去,乃虎賁中郎將李肅也。董卓道:“你準備怎么說?”
李肅說:“某聽聞主公有名馬一匹,名叫赤兔,日行千里。須得此馬,再用金珠,以利結其心。某更進說詞,呂布必反丁原,來投主公矣。”
董卓問李儒道:“你覺得?”
李儒道:“主公欲破天下,何惜一馬!”董卓欣然把東西交給了李肅,含交給了黃金一千兩、明珠數十顆、玉帶一條。
李肅帶來了禮物,走向呂布寨來。結果被呂布大軍圍住。李肅道:“你們快去稟告呂將軍,有故人來見。”
軍人稟報后,呂布命令李肅進來。
李肅見呂布說:“賢弟別來無恙!”
呂布道:“久不相見,今居何處?”
李肅笑著說:“現任虎賁中郎將之職。聞賢弟匡扶社稷,不勝之喜。有良馬一匹,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名曰赤兔:特獻與賢弟,以助虎威。”
呂布聽到后連忙牽過來看。果然那馬渾身上下,火炭般赤,無半根雜毛;從頭至尾,長一丈;從蹄至項,高八尺;嘶喊咆哮,有騰空入海之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