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行業綠色數據中心建設標準指引
- 王萬程等主編
- 3721字
- 2022-08-16 14:35:30
1.2 貴州擁有建立數據中心集群的工作基礎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以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共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等部委的大力支持下,貴州在大數據引領下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成為了全國大數據發展的熱土,為全國發展大數據堅定了信心、探索了路子、積累了經驗,走出了一條西部地區利用大數據實現彎道取直、后發趕超、同步小康的發展新路。2021年12月20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發函(發改高技〔2021〕1842號),同意在貴州啟動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
1.建設首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各項試驗任務圓滿完成
2016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共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辦公室批復貴州建設全國首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2016年5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授予貴州省“貴州·中國南方數據中心示范基地”稱號。
貴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數據戰略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建設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作為全省大數據戰略行動的主平臺和主抓手,出臺《中共貴州省委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大數據戰略行動建設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的意見》及7項試驗實施方案、工作推進機制等“1+8”文件,制定百余項重點任務,掛圖作戰、掛牌督辦,以堅強的領導、強力的措施持續深入推進大數據制度創新試驗、數據中心整合利用試驗、數據共享開放試驗、大數據創新應用試驗、大數據產業集聚發展試驗、大數據資源流通與交易試驗、大數據國內外交流合作試驗7項系統性試驗,先行先試、改革創新。從總體上看,圓滿完成了各項試驗任務,取得了較好成效。
2.成為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核心節點
貴州充分發揮中國南方最適合建設數據中心的先天優勢,實施數據資源匯聚工程,大力引進落地數據資源。貴州實施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三年會戰,加快關鍵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著力突破信息基礎設施瓶頸,努力打造全國大數據內容中心。世界銀行前行長金鏞到貴州考察時,稱贊貴州是“世界的大數據中心”。
(1)多個超大型數據中心落戶貴州。
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騰訊、華為、蘋果、富士康等一批國際級、國家級、行業級數據中心、災備中心落地貴州,48個國家部委、行業和標志性企業數據資源落戶貴州。被稱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在貴州建成,每秒產生3.9GB數據,吸引了全世界天文科學家的關注與參與。
目前,全省投入運營及在建的重點數據中心共有29個,設計機架承載能力13萬架,設計服務器承載能力170萬臺。其中,落戶在貴安新區的數據中心均是超大型數據中心,分別是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集團南方數據中心,華為全球私有云數據中心,騰訊全球核心數據中心,蘋果iCloud數據中心,中國某金融行業清算總中心。此外,FAST、國鐵集團、中國建設銀行等大型數據中心項目已在貴安新區選址,正在進行可行性研究及行政審批。
貴州推進數據中心綠色化發展,全省數據中心PUE平均值達到1.56,比全國數據中心PUE平均值低4.3%。其中,位于貴安新區的富士康綠色隧道中心PUE值低至1.05,成為全國唯一獲得國際最高等級認證的綠色數據中心建筑。貴州有6家數據中心進入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名單(第一批),數量居全國第二。
(2)核心節點和通道取得重大突破。
建成貴陽·貴安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躋身全國13大互聯網頂層節點,初步形成全國信息存儲交換重要樞紐。建成根鏡像服務器和國家頂級域名節點,成為中西部地區第一個根鏡像服務器節點、第三個國家頂級域名節點。獲批建設貴陽·貴安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國際通信網絡性能和地位大幅提升。全省互聯網出省帶寬從2016年3060Gbit/s增長到2019年12000Gbit/s。
(3)信息基礎設施水平進入全國第二方陣。
2016—2019年,貴州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完成投資642億元,投資額大幅增長。城鄉高速寬帶網絡建設大跨越前進,實現所有行政村光纖寬帶和4G網絡全覆蓋,30戶以上自然村4G網絡覆蓋率達到94%,通信光纜由2016年64萬千米增長至113萬千米,固定家庭寬帶下載速率處于西部領先水平。5G等前沿應用加快落地,貴陽市成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準的首批5G試點城市之一。信息基礎設施水平從全國第29位提升至第15位,進入第二方陣。
3.大數據產業發展指數位列全國前三,制度保障走在全國前列
(1)政策環境不斷優化。貴州著力打造全國大數據發展首選試驗田,出臺《關于加快大數據產業發展應用若干政策的意見》《關于推動數字經濟加快發展的意見》《推進5G建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設立大數據發展專項資金,成立大數據發展基金,從保障建設用地、降低用電成本、支持創業創新、支持企業人才落地等方面支持、推動大數據發展應用。全省形成了大數據大家學、大家用、大家干的良好氛圍。根據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2019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報告》,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指數居全國第三位。
(2)制度保障走在全國前列。2016年,貴州頒布全國首部大數據法規《貴州省大數據發展應用促進條例》,開創了全國大數據立法先河,目前已頒布《貴州省大數據安全保障條例》等5部地方性法規,政府數據共享開放立法進入省人大審議,即將出臺。貴州制訂了《貴州省大數據戰略行動問責辦法》《貴州省政務數據資源管理暫行辦法》等系列制度,獲批建設全國首個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貴州大數據),主導、參與編制大數據相關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及團體標準175項。
4.數據治理能力大幅提升,數據融合應用價值加速釋放
云上貴州“一朵云”在全國率先實現統攬省市縣三級所有政府部門信息系統和數據,實現所有系統網絡通、應用通、數據通。貴州省級政府數據開放指數連續三年排名全國前三,統籌“一云一網一平臺”建設提升“一網通辦”效能做法得到國務院通報表彰,“貴州省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應用實踐”被中共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評為“數字中國建設”年度最佳實踐,“云上貴州”一體化建設模式被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信息中心在全國推廣,貴州成為國家電子政務云數據中心南方節點、國家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試點省、國家公共信息資源開放試點省。
5.大數據產業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貴州堅持產業是目的,大力做優做強大數據產業。實施“千企改造”“千企引進”“萬企融合”“百企引領”“尋苗行動”等行動,發展大數據核心業態、關聯業態、衍生業態,推動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建設國家級貴陽·貴安大數據產業發展集聚區、貴陽大數據產業技術創新試驗區,大數據產業蓬勃發展。
(1)大數據產業保持高位增速。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年)》,2019年貴州數字經濟增速達22.1%,繼續領跑全國,連續5年排名全國第一。數字經濟吸納就業增速連續兩年排名全國第一,全省軟件業務收入年均增長28.5%,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占工業比重從0.3%提高到1.7%,電信業務總量、業務收入增幅連續排名全國前列,智慧物流、智慧旅游、共享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全省數字經濟已呈現產業發展高速增長、融合應用日益深化、數字治理不斷提升、數字紅利加速釋放、基礎保障持續鞏固的良好態勢。大數據產業發展指數位居全國第三,運用大數據推動轉型升級的做法,成為國務院第四次大督查中的典型經驗。大數據主體產業成為轉動能、穩增長的重要支撐。
(2)新市場主體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新業態不斷涌現、快速成長,易鯨捷、數聯銘品、航天云網等一批本土企業不斷成長壯大,貨車幫(滿幫)成長為獨角獸企業,朗瑪信息連續4年入選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白山云服務中國70%互聯網用戶,入選中國“科創企業百強榜”和硅谷“紅鯡魚2019亞洲百強”,遠東誠信、翼帆金融等區塊鏈企業入選中國區塊鏈企業百強。
(3)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水平快速提升。實施“萬企融合”大行動,在全省推進大數據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分產業、分行業開展融合大行動,發放“云使用券”助推“企業上云”。2016—2019年共打造347個融合典型示范項目,涌現了貴州工業云、航天電器、貴陽海信等國家級融合試點示范項目,振華電子、滿幫、盤江精煤等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企業上云”典型案例。近三年,兩化融合指數在全國的排名上升6位,重點行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提高4.8個百分點,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提高3.4個百分點。貴州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水平正由初級階段向中級階段加速邁進。
(4)大數據技術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建成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中科院軟件所貴陽分所、大數據戰略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成立貴陽大數據創新產業(技術)發展中心、太極-IBM貴陽智慧旅游聯合創新中心、思愛普貴陽大數據應用創新中心、貴州伯克利大數據創新研究中心等一批大數據創新平臺,全省已創建大數據科研機構28個。發布大數據領域科技榜單,每年組織開展大數據創業創新大賽,著力突破大數據應用中的關鍵共性技術問題,實現了一批成果在貴州轉化。
6.連續6年成功舉辦“數博會”,成為大數據領域國際性盛會、世界級平臺
2015年率先舉辦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數博會”,2016年升格為國家級盛會,習近平總書記2018、2019年連續兩年發來賀信,李克強總理2016年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演講。“數博會”影響力不斷增強,關注度越來越高,已經成為全球大數據領域影響最大、權威引領性最強、專業化程度最高、業界精英匯聚最多的國際性平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