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行業綠色數據中心建設標準指引
- 王萬程等主編
- 2468字
- 2022-08-16 14:35:29
前言
當前,國家對“碳達峰、碳中和”的發展極為重視。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首次作出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莊嚴承諾,彰顯出我國走向綠色復蘇、綠色轉型道路的決心,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同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八大重點任務之一,旨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解決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有效倒逼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高我國經濟發展綠色水平。
現在,數據中心、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已成為國家數字經濟戰略重心。數據中心是信息基礎設施中的耗能大戶,需要不斷推動傳統數據中心向綠色數據中心轉變。這不僅是進一步推進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手段,也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路徑。
為落實國家相關法規,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推進可持續發展,聚焦貴陽貴安新區數據中心集聚的特色優勢和金融行業的發展特點,規范貴州省金融行業綠色數據中心的建設,構建布局合理、規模適度、保障有力、綠色集約的金融數據中心體系,打造全國金融行業數據中心高地,(牽頭單位)組織有關單位編寫了《金融行業綠色數據中心建設標準指引》,以期為金融行業綠色數據中心的建設、運行及評定提供明確的技術指導。
金融行業綠色數據中心的建設、運行與評定除應符合本標準的規定外,還應符合國家和地方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貴安新區產業發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家級新區——貴安新區唯一一家產業類國有平臺公司。目前國內有兩個地下數據中心。一個是2017年開工建設的騰訊貴安七星數據中心項目。該項目隧洞面積約為60000平方米,整個數據中心的工作、電力等設備全部置于其中,形成一個“高隱蔽、高防護、高安全”的綠色高效數據中心。還有一個正在籌備建設中,即某金融行業貴安數據中心。貴安新區產業發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這兩個全國僅有的地下洞庫式數據中心的代建及運營單位。
眾所周知,重大災害和極端天氣是人類社會面臨的兩個最高級別的威脅,數據中心設施也不例外。2012年,颶風“桑迪”的襲擊致使赫芬頓郵報和巴茲菲德等網站無法登錄,其數據中心運行也受到了影響。2015年發生天津大爆炸,騰訊天津數據中心、惠普云計算解決方案中心、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損失慘重。2018年,颶風“佛羅倫薩”對位于北卡羅來納州的蘋果、亞馬遜、Facebook和谷歌公司的數據中心造成了嚴重威脅。在全球范圍內,面對重大災害和極端天氣的威脅,地下數據中心設施正在成為行業的新浪潮。這些設施采用多層結構,面積可達90000平方米。通常,這些設施采用廢棄的地下掩體改建而成。例如,瑞士的諾克斯堡壘和英國的地堡等都被改建成了具有先進技術的數據中心,并且配備了面部識別監視和電磁脈沖保護系統。
地下建設的數據中心,提供了任何地上建筑設施無法比擬的安全性和彈性:一是洞內的巖石形成了天然屏障,可以抵御各種惡劣天氣;二是地下更容易維持穩定的溫度環境,地面10米以下基本恒溫,這對必須在一定參數范圍內運行的服務器極為有利;三是自然冷卻的礦山環境非常有利于服務器機架和其他硬件的運行,可最小化硬件冷卻能耗,為客戶節省電能;四是隱形,可以有效應對采用衛星街道成像查看數據中心位置的搜索人,并隱藏所有內容和細節。然而,貴安新區產業發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代建過程中發現,國內對洞庫式數據中心的安全評價與災害對策研究非常薄弱,也沒有具體案例可供借鑒,導致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即“建設洞庫式數據中心是為了使數據更加安全,但不知道依照什么標準和規范可以確保數據更加安全”。在項目決策和實施階段,包括可行性研究、項目定義、設計、施工和竣工驗收等,只能套用一般地下洞室工程的標準,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而在運營和使用階段,在安全評價和災害對策上又陷入了常規數據中心管理模式之中,缺乏洞庫式數據中心的針對性管理策略。
針對上述問題,華為集團主動出擊,欲與我們共同發起成立一家公益性質的法人機構——洞庫式數據中心創新中心,重點開展以下幾方面的研究。
一是以危險源的辨識理論為基礎,確定洞庫式數據中心的安全影響因子,從而建立洞庫式數據中心安全因子評價指標,構建安全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安全評價預測模型,通過模型對已建洞庫式數據中心項目的安全進行評價,預測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
二是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搭建安全評價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在綜合分析工程信息、三維地質模型信息的基礎上,建立洞庫式數據中心安全評價基礎信息分析模型;②考慮復雜地質構造、洞室的特殊環境、內部工程設施的特點等對大型地下洞室安全穩定性的影響,研究地下洞庫式數據中心安全影響因素的作用機制;③通過對外力作用下地下洞室圍巖穩定參數局部與全局敏感性的分析,確定關鍵參數及各參數敏感性排序;④提出洞庫式數據中心地下洞室安全評價模型與方法體系。
三是為有效降低地下洞室群的災害損失,從災害應急管理與決策角度出發,開展洞庫式數據中心中大型地下洞室災害對策分析原理與方法研究。
四是研究洞庫式數據中心節能技術,辨識數據中心能效影響因素,建立能耗評價指標及預測模型,主要包括冷卻方式(水或氣)、氣流組織、洞庫尺寸、設備性能、智能化維護利用、故障應急機制等,明確節能機制及最優節能技術措施,提高能效。
五是以某金融行業數據中心建設為實證研究,在此基礎上,為已建、在建或待建的洞庫式數據中心提供包括可行性研究、設計、施工和竣工驗收、安全應急管理等方面的參考。
六是為促進行業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邀請國際及國內行業知名智庫學者和專家,圍繞洞庫式數據中心建設運營定期舉辦論壇和學術交流,形成智庫合作聯盟,研究行業發展難點和重點問題,具體包括:①研究發電機進風排煙的氣流組織、油罐的安全防護處理、發電機及油罐的消防措施;②研究設備防震、防塵、防護、快速更新維護技術,洞庫高防護結構及驗收技術參數;③研究洞庫消防形式(建立實驗,獲取實驗數據及認證)、洞庫式數據中心超原消防規范問題的解決措施、洞庫防火分區、疏散距離等。
鑒于編委會水平有限,本書肯定存在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編委會
202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