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鎮招待所,冷靜沉著的主任李寬,倚靠在自己屋子的窗前,左手端著搪瓷盤,右手往嘴里一顆一顆地扔花生米。
腦中揮之不去的是那臺河攔皇利浦牌收音機,作為一個經常在攀州高檔市場走動的人,他越想越覺得不對勁。
那臺作為三轉一響四大件中的收音機,在攀州可是極少見,他曾經路過友誼商店時順便開口一問,價格都快趕上一臺十二寸黑白電視機了。
以一臺電視機的價格去那種場合買一臺收音機,到底是為了什么呢?
難道真的是外國佬比較有錢?
李寬嘴里緩慢地細嚼著花生米,舌頭在牙齒間攪動,微微一扭頭,看見了桌上的煤油防風燈。
電視機?
收音機?
是電!
他恍然大悟。
州里通往花鎮的電桿才栽到一半,從去年開始停工,一直到現在都沒往前挪過。
沒電,電視機就是個擺設。
而收音機可以用電池。
往前二十年。
青年們的奮斗目標“三大件”為:手表、自行車、縫紉機。
為了一張表票,很多人要走親戚、拖朋友,找關系去領號。
而現在,單車、手表、縫紉機、電視機是嫁姑娘最高要求。
早上去查過,除了齊寡婦那間閨房不讓進,四大件中,除了手表都有。
李寬注意到了放在齊靈家里的那臺柴油發電機,以及旁邊沾滿污漬的水泵,想來應該是用來給礦井抽水的。
這么想來,一噸煤賺幾元,就算隔一段時間抽一次水,光柴油就要不少錢,算下來,挖煤不賺錢,那這家人是怎么變得這么富有的,與那個齊寡婦應該不無關系…
他正在心里分析著一切,當目光掃過遠處綠油油的田地時,落在了一個男人身上。
這個師默,什么都好,就是對錢和色過于貪婪。
攀州地處植被茂盛的西南,在這個多山的國度里,卻占據了一個相對來說不錯的地理位置,屬于盆地。
其往西南接壤云境,往東南比鄰癸境,三境匯集于攀州,成就了這個重要的交通樞紐,大江直通東海,鐵道貫穿南北。
類似于花鎮這樣的地方,就處于攀州盆地邊緣,往前是不知道有多大的攀州盆地,身后的山那邊,還是山。
處于發展之中的攀州邊緣,煤礦開得多,出事兒的人也多,留下了眾多嗷嗷待哺的寡婦。
什么是人死了錢沒還完,這就是!
然而,父債子還的道理在這里變成了,夫債妻還。
像師默這樣的人,不用做什么,只需要暗示一下,被他暗示的人如果不是傻子,都懂的要做點什么。
昨天,師默會同意不再糾結那臺收音機,不是因為什么外國友人。
畢竟一個教師,能有多大的資源。
那是他的習慣,用他的話來講就是,要給人改過自新的機會,可似乎昨晚上他沒等來自己想要的改過自新。
本來呢。
州里的意思是,只要不是太過分,看得過去就算了,州里要發展,人們要吃飯,下去寫個真實的報告遞上來,方便有關部門能全面的分析當下的經濟走向。
可到了這師組長這兒,就不是這么執行了。
剛開始的時候還好,可到了一個遠比花鎮富得多的臨江小鎮,情況就開始變了。
臨江小鎮的一戶人家,非常有錢,手下有好幾條跑運輸的船,這遞上來的東西,也不是你好幾條漢子就能頂得住的。
然后,一眾人的心態似乎都開始變了。
有了這個開頭,再到下一個地方的時候,下面的人沒點反應,這心里就感覺不太得勁,有點失落,總覺得下面的人有點不尊重自己。
師默以開玩笑的口吻說了句:“這個鎮上的人好像不太懂事哈?!”
被鎮上的人聽了去,這下都變得很懂事了。
花鎮本來是可以不用來的。
花鎮是攀州盆地邊緣這一圈大山小鎮當中,最窮的一個地方,離州那么近,卻連電都沒通。
不過不知道為什么,這位師組長在最后關頭改變了注意。
按理說,對于經濟上,李寬是能夠理解的。
畢竟大家都很難。
在攀州,州長宋青州率先拿自己開刀,大幅度縮減公職人員薪資,本來就那么點錢,一下砍了一半。
有人發牢騷,說這下過得還不如一個工廠上班普通工人呢。
公職人員當中,只有技術人員工資沒砍。
而且還允許技術人員到村鎮賺外快。
于是出現這種情況,一個干管理的上級,賺得沒有手下技術人員多。
所以,難免有人會暗示別人給自己送點米面油糧什么的。
然而,對于師默這種肆掠的生理欲望,李寬卻十分的不認同。
目前看來。
師默是盯上那姓齊的寡婦了。
不過,以那女人昨天和今天的表現來看,師組長的愿望這次恐怕要落空了。
好久都沒看到他吃癟了。
今晚無事發生。
而明天,注定會有人心情很不好…
待那人影消失在視野。
李寬伸手抓了個空,將目光從遠處收回,看了一眼手中的盤子,搪瓷盤里的花生已經吃完。
他將搪瓷盤放在窗臺上,拍了拍手,恰好外面叫吃飯的聲音響起。
……
另一邊。
齊靈只是微微的紅了眼角。
小龍兒被家人叫走。
馬景澄一句話不說。
屋里也沒有點燈。
只有火爐藍色的火苗在呼呼地往上飄。
他第一次見齊靈盯著火爐,滿眼是回憶的樣子,不過也不好說什么。
穿越而來,從到公社去拿到能夠了解這個世界信息的報紙開始。
馬景澄就一直在等,等的就是調查組的到來。
在最適合的時間做最恰當的事情!
這是他的座右銘。
也是他一貫行事的準則。
在他看來做事講究方式方法,也講究時機。
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在他那個時代,常有人將‘站在風口,豬都能上天’掛在嘴邊。
這所謂的風口,就是一件事醞釀成熟的時機。
成功的人,往往不是那些最絕頂的人,而是在最適合的時候出現并且最先完成布局占領制高點的人。
而這些人,往往有著一般人難以窺探的意識。
根據《紅報》和《紅新社》信息,馬景澄知道,這是一個經濟寒冬,有大批的投資者資金打了水漂。
中樞財政更是從去年赤字25億,一下子到達了125億。
這個信息很隱蔽,就連馬景澄也沒想到,劉老頭家居然會有這種報紙。
但他知道。
這一波限令很快就會過去。
柳暗之后花將明!
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信息就是最大的財富,在任何時候,任何世界,都不可能會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