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豈有吃力!豈有吃力!
- 開局誅十族,朱棣你禮貌嗎?
- 迪巴拉爵土
- 2229字
- 2023-01-23 23:48:56
除了被看重的劉是修之外,令史署的屬官們應該是很郁悶的。
那天搞出來的麻煩還沒過去,方愈這個令史署主官像沒事人似的坐在那里,至今沒辦過一件正事,也沒翻過一紙公文。
而姚廣孝作為方令史的直接推薦人,對這一切惡劣行徑不聞不問,反而屢屢夸贊方令史“天資聰明,年少有為”。
而那些屬官們不管是996也好,007也罷,姚廣孝的眼睛全都看不到!想巴結也完全不給機會。
就像現在,一來到令史署就拉著方令史往后頭喝茶下棋去了,兩人的樣子好生親熱!
“道衍大師,聽說因為上次駁回幾家勛貴從公倉支糧的功勞,吏部打算給我升官,怎么拖到現在還沒回音呢?”
令史署后衙,兩人又像往常一樣說著熱乎乎的話,然后姚廣孝借機詢問一下二伯方孝儒最近的思想動態,再闡述一下朱棣這個皇帝殺人的無奈和他對方家的情深意重。
現在就已經到了收尾的尬聊時間,方愈似乎有些著急的問道。
你那叫功勞嗎?別說我了,連陛下都想提起大刀給你來幾下!
姚廣孝心里開罵,臉上還是笑著安慰道:“可能是因為公文累牘一時沒有顧得上,守誠不必著急,或許明日就到了呢。”
呃,方愈現在也有表字了,守誠兩字是二伯方孝孺親自寫下來遞給方孝友的,意為「守誠以薄己,取信而厚人」。
這兩字的深層含義是「立人則可立事」,代表著方孝孺對方愈懷著很高的期待,雖然方愈自己也不知道他這期待是從哪來的……
其實姚廣孝知道方愈升官這事,也知道他這升遷公文是來不了了。
因為吏部把擬好的升遷名單送上去之后,朱棣第一時間就把他的名字給劃掉了。
為了表示不是針對,他還順手劃掉了另外幾個人的名字……
這就叫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啊,當時姚廣孝就在旁邊看的明白,心中還這么感嘆道。
而這還只是第一回合。
吏部隨后再次上了一份單獨奏請,把方令史寧得罪公侯也要為國守財的感人事跡再次敘述了一遍,還加上了幾個考評官員的溢美之詞。
朱棣看的心煩,于是把這份奏請壓在最底部,意思是:政務繁忙等會再批。
然而上頭的奏章換了一撥又一撥,直到今天早上,這份奏請依然還是壓在最底部。
堂堂吏部為了一個九品雜官的升遷上奏章本來就很離譜了,這還有個皇帝不厭其煩,一次又一次的把這份奏章搬到最后頭……
當然大明朝廷中所有看起來很荒唐的事,其實背后都各有深意。
比如吏部之所以勞師動眾,不是因為方愈有多重要,而是出自文官對勛貴集團的天然仇視。
大意就是要表明:沒錯!我們文官的人打了你們勛貴的臉,現在我們還要給他升官,你服不服?
而皇帝之所以要壓下這份奏章,主要就是為了安撫勛貴。
還有一個小原因只有姚廣孝能猜到:他就是喜歡讓方家這小子當個綠袍雜官……
幸好方愈自己不知道這事,不然他眼里永樂大帝的鐵血形象又得下降好幾個檔次。
當然方愈問歸問,其實內心對升官這事沒有半分期待,哪怕方愈升到戶部侍郎,戶部尚書那又怎樣?
等遇到事了該砍的還得砍!
辦完正事的方愈沒有在令史署逗留,騎著那匹棗紅馬下班回家了。
嗯,他的正事就是陪姚廣孝聊天。
騎馬經過熊仁寺的時候,方愈一眼就看到路邊有兩個紅頭發、大鼻子的西洋人和一個女道士正在爭吵著什么。
那女道士背影纖細秀發如墨,應該是個很年輕的。
而那兩個老外就像受到了什么極大的委屈,氣的滿臉通紅、渾身亂顫,嘴里還用蹩腳的漢語大聲喊著:豈有吃力!豈有吃力!豈有吃力!……
方愈分辨了好一會才聽出來他們喊的是“豈有此理”,心里覺得好笑,就勒著馬靠近了一些。
兩個老外也看到有人過來了,還是個穿官服的!
兩人眼睛一亮,就像見到了大救星似的趕忙跑過來,邊跑邊喊著:“搭人!請你幫鵝們評評力,她、她……真是豈有吃力!”
方愈停下馬,看著兩人急切的樣子,然后就看到那女道士也轉過身來了,確實是個很年輕的清秀女子。
此刻她負著手,一臉不爽的盯著方愈,眼神里的意思大概是我勸你不要多管閑事!
兩老外也不管方愈怎么想,圍在棗紅馬前抬頭看著方愈,你一嘴我一嘴的就說了起來,說到激動處又是嘴唇發抖、滿臉通紅。
聽他們說話是真的費勁,也不知道是在哪學的漢語,聽起來像是陜西那邊?
不過方愈還是聽出了大概意思:
兩天前兩人在外頭遇見這女道士,被她用二兩銀子雇去打下手,也就是幫忙煉丹藥。
煉了幾爐之后女道士對他們工作很滿意,于是想要他們跟自己回龍虎山加入道家當道士……
兩人自然不肯就跑回了熊仁寺,他們暫時寄居在這里,誰知這女道士神通廣大,這么快就已經找到了他們,今天還親自堵上門來了。
方愈聽完只覺得一陣天雷滾滾,這兩大鼻子一看就是歐洲來的傳教士啊。
這時候海路還不流行,兩人走陸路跨越十萬八千里,經歷九死一生來到大明,結果你要人家跟你去當道士……
見過欺負人的,從未見過這么欺負人的,方愈看著那女道士心中想到。
兩老外說的手舞足蹈十分激動,這會又眼巴巴的看著方愈道:“搭人!請你幫鵝們評評力,請你讓她離開鵝們?!?
方愈本來不想多管閑事,但既然碰到了還說了那么久的話,就這么走了也不合適。
再說這兩大鼻子的樣子也實在凄慘,胡子頭發亂糟糟的不說,身上一身傳教士的衣服也是皺巴巴油膩膩的,至少也得有兩年沒換過了。
“……這位姑娘,呃,這位道姑,你為什么一定要他兩入道家呢?別的還好說,這個要求對他們來說確實太為難了?!?
方愈猶豫了一下開口說到,兩大鼻子在旁邊瘋狂點頭。
年輕的女道士對方愈多管閑事很不滿意,但還是回答道:“他兩煉出來的丹藥很穩定,廢丹很少,我以后煉丹還需要用到他們,加入我龍虎山是最省事的?!?
方愈知道,因為朱棣需要朱元璋開口說話,前陣子龍虎山的張天師就帶人來了南京城。
這女道士自稱來自龍虎山,應該也是其中的一個。
只不過龍虎山難道不是符箓派嗎?煉丹藥這是丹鼎派的事啊?
你這屬于竄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