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有田儋、田假和田都三大家族。
田儋家族人多勢眾,而且首義反秦。
田假家族血統最尊貴,田假是齊王建的弟弟,田儋被章邯殺死,田儋弟田榮被秦軍包圍在東阿,田假家族趁機立田假為齊王。田榮不服,立田儋的兒子田市為齊王,打敗齊王假。
田假投奔楚懷王。田榮請求楚懷王殺田假,楚懷王沒有答應。田假丞相田角亡往趙國,趙王也沒有答應田榮殺田角。趙國被圍,求田榮出兵,田榮以殺田假、田角為派救兵條件。
本來田榮與項梁的關系很好,項梁曾經解救過田榮,項羽曾邀請田榮一起滅秦,田榮也以同樣條件拒絕了。項羽與楚懷王不合,做不了楚懷王的主,田假在楚懷王那里,以殺田假條件就是不給項羽面子了。
田都家族人沒有田儋家族多,血統也沒有田假家族尊貴,但他跟隨項羽戰功最多。只聽項羽的,不聽齊王的。于是項羽分封時,第一,立田都為齊王,治臨淄。第二,將齊王田市遷為膠東王,治即墨。第三,立齊王建的孫子田安為濟北王,治博陽。分而治之,讓你們弱小的不得不聽令。
讓老子舍去繁華的臨淄,跟著田市一起搬去貧窮的即墨,老子不干。于是田榮發兵根本就不讓田都來淄博。田都沒有想到田榮敢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敗逃回楚,就沒有消息了。沒有用的東西不能指望還受重用。
田市這下尷尬了,聽叔叔的還是聽項羽的?按理該聽叔叔的,但是聽叔叔的是傀儡,自己做不了主。聽項羽的雖然管轄范圍小很多,窮很多,但自己能夠做主。更重要的是項羽比田榮厲害得多,聽田榮的只不過多當幾天傀儡齊王;聽項羽的可以當一輩子膠東王。于是田市聽從項羽的安排,趁田榮出兵抵抗田都,自己偷跑到即墨上任了。
胳膊肘向外拐,田榮大怒,得勝之師都沒有回臨淄,直接東轉去即墨,追殺田市于即墨。然后再回師向西攻殺濟北王田安于博陽。本來田榮還不好意思奪侄子的王位,項羽將齊國一分為三,讓田榮名正言順自立為齊王,將項羽三分的齊國重新變成統一的齊國。
這下項羽火了,這天下誰是霸王?不滅了你老子還是霸王嗎?于是項羽調集重兵,親自領兵開進齊國。
面對楚國大軍,田榮有三種選擇:
第一,集中全部力量出城與項羽決戰。優點勝負立見。缺點立刻戰敗。
第二,集中全部力量守臨淄城。優點能夠耗一段時間。缺點越耗越弱,再想決戰勝率更低。除非有外援。
第三,一部分力量守城,一部分力量在外游擊。如巨鹿之戰一樣。優點也是能耗,缺點是守城和野戰的力量都削弱了。更沒有希望,除非有外援。
趙國守巨鹿還有諸侯。現在諸侯都是項羽封的,援軍在哪?沒有援軍就只有奮力一搏。于是田榮率領大軍出城與項羽決戰。如果田榮了解劉邦這個人,知道劉邦會趁機反叛,田榮就會選擇巨鹿之戰的策略。自己在臨淄守城,與項羽耗。派弟弟田橫在外游擊。不是打楚軍,而是打投靠楚軍的地方官員。讓郡縣不至于一下子全向項羽投降。耗上半年,項羽就會受不了不得不去對付劉邦。可惜是沒有如果。
田榮與項羽決戰的結果是田榮大敗。于是田榮與田橫慌不擇路,四散奔逃。田榮向西,田橫向東。
擒賊先擒王,項羽當然追田榮。田榮逃進平原城。平原城市民只有兩個選擇,第一,與田榮一起守城,耗到城破被項羽屠城。第二,現在就殺了田榮,歸順項羽。平原人選擇殺了田榮。
本來這事就算完了,勝利回師時項羽畫蛇添足了。臨淄是當時商貿最發達的城市。當時幾乎所有大城市不是被秦軍就是諸侯軍禍禍了,只有臨淄除外,不戰而降,得以保全。大軍出動士兵總要有所收獲吧。于是楚軍在回師時將臨淄禍禍了。結果齊國人不干了,項羽帥大軍前腳走,齊國人后腳就將項羽任命的官員殺了,將田橫迎進來。田橫追著楚軍,打到城陽,幾乎到齊楚邊界。感情白打了。于是項羽只好再殺個回馬槍將田橫包圍在城陽。
田橫本來有三個選擇,但是項羽的回馬槍太快,騎兵來得太快。加上前一階段太順利,放松了警惕,還沒有選擇就被包圍了。田橫就只有橫下一條心死守等死了。項羽一時間那田橫也沒有辦法,于是被意外地陷到齊國。
范增作為項羽的第一謀士,既沒有建議項羽重用韓信,又沒有阻止楚軍劫掠臨淄,給了劉邦機會,失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