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釋論:條文縷析、法條關聯與案例評議
- 蔡穎雯 秦英
- 3328字
- 2022-08-01 19:32:12
第一千零五十九條 【夫妻扶養義務】
夫妻有相互扶養的義務。
需要扶養的一方,在另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有要求其給付扶養費的權利。
本條來源
《婚姻法》第二十條規定:“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
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
立法演變
一審稿第八百三十六條規定:“夫妻有相互扶養的義務。
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給付扶養費的權利。”
二審稿第八百三十六條將“一方不履行撫養義務”修改為“在另一方不履行撫養義務”,將“對方”修改為“其”。
征求意見稿同二審稿,無修改。
條文釋義
本條是關于夫妻之間相互扶養義務的規定。
一、概述
夫妻之間的扶養是指夫妻在物質和生活上互相扶助、互相供養。這種權利和義務夫妻雙方完全平等,有扶養能力的一方必須履行這一義務,尤其是在一方需要扶養時。若另一方不履行該義務,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給付扶養費的權利。因此,夫妻扶養包括一切按夫妻關系為必要的供養、家庭負擔開支、勞務以及滿足配偶個人或雙方共同的其他合理需要。配偶扶養義務的承擔形式多樣,“包括人身性的給付,也包括為適當的生活需要提供經濟幫助”。[6]
《德國民法典》第一千三百六十條和第一千三百六十一條對夫妻履行扶養義務的方式、范圍、標準以及分居時的扶養作了詳盡、周密的規定。配偶雙方相互負有以其勞動及財產適當地扶養家庭的義務。家務由夫妻一方承擔的,該方配偶通常以處理家務的勞動履行了其扶養家庭的義務。《法國民法典》第一百三十六條使用“扶助義務”一語。對夫妻的相互扶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夫妻雙方共同承擔婚姻負擔并視各自的負擔能力按比例分擔之,且該婚姻負擔的分擔不以配偶一方處于“需要”狀態為條件。配偶需要扶養時,有權向另一方要求生活費。根據1953年法國判例法,“如果一方配偶可以從對方配偶那里獲得生活費,即禁止該配偶向另外的個人要求生活費”;[8]第三人的違法行為損害配偶一方履行扶助義務的能力的,該第三人還應就增加了受害人配偶的勞動承擔賠償責任。[9]《意大利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夫妻有相互給予精神和物質扶助的義務。[10]
二、主要內容
夫妻間互相扶養的義務是指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雙方在生活上互相照應、在日常生活中互相扶助、在精神上互為支柱。夫妻間的扶養義務的履行是無條件的,這種扶養關系是保持婚姻家庭和睦、平等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增進夫妻間的情感,促進社會的穩定。夫妻間扶養義務的內容有物質供養、生活扶助、精神扶養和救助義務。物質供養是指為對方提供經濟和物質幫助,以滿足家庭的物質生活需要。生活扶助是指夫妻同居生活、家務的代理和分擔、生活中的關心和體貼等。精神扶養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相互在感情、心理等方面給予關心和幫助,使雙方情感上得到慰藉、精神上得到安慰,相互關心、相互尊重、相互協力,保持共同生活之幸福。救助義務是指對方處于危險或疾病時,另一方有義務救助,救助義務本質上為物質供養與生活扶助的結合。若另一方不予以救助,則可能構成遺棄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關于扶養標準、扶養期限判斷的主要考慮因素,本編沒有規定,部分國家和地區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規定可予以借鑒。《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二條確認夫妻相互扶養義務,規定法院確定扶養金額、期限等時應當考慮雙方各自需要、雙方各自的收入、財務能力、婚姻存續期間等九個方面,明確規定“義務承擔方承擔的總額不得超過其凈收入的三分之一”。[11]《智利民法典》第一百三十四條規定:“夫妻應依其經濟能力及其之間存在的財產制供給家庭共同的必需品。有必要時,法官應確定各自份額。”[12]根據《阿根廷民法典》第二百零七條至第二百一十條的規定,履行扶養義務應考慮雙方的資力及維持同居期間享有的經濟水平。而確定扶養費金額時應考慮下列因素:夫妻雙方的年齡和健康狀況;負責庇護子女一方照管和教育子女之貢獻;被扶養人的勞動能力和就業可能性;主張養老金權利之喪失可能性;離婚后各方的財產和準予扶養費給付的必要性。夫妻任何一方,如果本人無足夠資力和謀求此等資力的合理可能性,那么無論是否有過錯都有權在他方有財力時請求對方提供必要生活費;但是,受領扶養費的配偶與他人姘居或者嚴重褻瀆他方的,將終止一切扶養權。別居配偶仍應履行給付扶養費義務。配偶的扶養義務延伸至離婚后或負擔該義務的配偶一方遺產分割,負擔扶養費給付義務的前配偶死亡時,其遺產應負擔扶養費給付,繼承人應在分割遺產前預定繼續履行該義務的方式。[13]
法條關聯
◆《民法典》(總則編)
第三十七條 依法負擔被監護人撫養費、贍養費、扶養費的父母、子女、配偶等,被人民法院撤銷監護人資格后,應當繼續履行負擔的義務。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
第一千零六十六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分割共同財產:
(一)一方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等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利益的行為;
(二)一方負有法定扶養義務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醫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關醫療費用。
◆《刑法》
第二百六十一條 【遺棄罪】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保險法》
第三十一條 投保人對下列人員具有保險利益:
(一)本人;
(二)配偶、子女、父母;
(三)前項以外與投保人有撫養、贍養或者扶養關系的家庭其他成員、近親屬;
(四)與投保人有勞動關系的勞動者。
除前款規定外,被保險人同意投保人為其訂立合同的,視為投保人對被保險人具有保險利益。
訂立合同時,投保人對被保險人不具有保險利益的,合同無效。
◆《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一)虐待家庭成員,被虐待人要求處理的;
(二)遺棄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被扶養人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第四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請求分割共同財產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有下列重大理由且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除外:
(一)一方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等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利益行為的;
(二)一方負有法定扶養義務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醫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關醫療費用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189.父母子女相互間的扶養、夫妻相互之間的扶養以及其他有扶養關系的人之間的扶養,應當適用與被扶養人有最密切聯系國家的法律。扶養人和被扶養人的國籍、住所以及供養被扶養人的財產所在地,均可視為與被扶養人有最密切的聯系。
案例評議
王某某與閻某某扶養糾紛案[14]
◆裁判規則
一審法院認為,夫妻本應履行互相支持、扶助的義務。現閻某某身患重病,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在疾病的治療上,王某某均應對閻某某予以支持和照顧,支持閻某某50341.12元的訴訟請求。王某某上訴認為,一審判決加重其扶養義務不公平。二審法院認為,閻某某身患癌癥,喪失勞動能力,造成生活困難,王某某作為丈夫應履行法定的扶養義務,且王某某亦有能力予以負擔,故一審判決并無不當,予以支持。
◆評議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第一千零五十九條是關于夫妻相互扶養義務的規定,是指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雙方在生活上互相照應,在經濟上互相供養,在精神上互為支柱。扶養責任的承擔,既是婚姻關系得以維持和存續的前提,也是夫妻共同生活的保障。這種權利義務關系,具有法定性,不可隨意選擇、拋棄,產生是基于婚姻效力,對夫妻雙方都是對等的,不受感情好壞的影響。夫妻間的扶養是有條件的,要求給付扶養費的一方,只有在“需要扶養”時,才能行使要求對方給付扶養費的請求權。這里的“需要”,是指要求扶養的一方年老、病殘、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經濟來源,發生生活困難的情況。司法實踐中,一般是以一方喪失獨立生活能力為條件,以另一方有能力履行為限。也就是說,一方要求另一方承擔扶養義務,另一方需要具備相應的能力,具備一定的經濟條件和經濟能力承擔給付。這種義務,同債的履行有著嚴格的區別。本案中,王某某與閻某某為夫妻關系,在閻某某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王某某理應承擔扶養義務,閻某某主張醫療費由王某某承擔是合理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