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釋論:條文縷析、法條關聯與案例評議
- 蔡穎雯 秦英
- 2808字
- 2022-08-01 19:32:08
第一千零四十六條 【結婚自愿】
結婚應當男女雙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對另一方加以強迫,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加以干涉。
本條來源
《婚姻法》第五條規定:“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愿,不許任何一方對他方加以強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立法演變
一審稿第八百二十三條規定:“結婚應當男女雙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對他方加以強迫或者任何組織、個人加以干涉。”
二審稿第八百二十三條將“他方”改為“另一方”。
征求意見稿第一千零四十六條規定:“結婚應當男女雙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對另一方加以強迫或者任何組織、個人加以干涉。”
條文釋義
一、概述
本條是關于結婚須有男女雙方婚姻合意的規定。
婚姻是指男女雙方以共同生活為目的,以產生配偶之間的權利義務為內容的兩性結合。婚姻是最重要的身份關系,創設婚姻的行為是結婚的身份行為。結婚是男女雙方依照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締結配偶關系,并由此產生相應的民事權利、義務和責任的身份法律行為。按照我國法律規定,結婚須得到法律的確認,即結婚行為再加上婚姻登記,就構成婚姻關系,雙方產生配偶權。
結婚的雙方當事人必須具有結婚合意,這是結婚的必備要件之一,也是結婚自主權在親屬法中的體現。婚姻合意又稱“結婚合意”或“成立婚姻的合意”,是男女雙方在結婚問題上的意思表示一致,具體表現為:雙方自愿而不是單方自愿;雙方本人自愿而不是父母或者第三者自愿;完全自愿而不是勉強同意。
二、主要內容
婚姻合意的構成要件如下:
第一,當事人合格。雙方當事人都應當是有婚姻行為能力的人,不僅已達法定婚齡,而且能夠理解結婚的意義和后果。因此,未達法定婚齡的人同意結婚的表示,因患精神病等而喪失行為能力的人、臨時處于精神錯亂中的人同意結婚的意思表示,都屬無效。
第二,當事人完全自愿。“男女雙方完全自愿”一般包含三層意思:一是自愿必須是男女雙方自愿而不是單方自愿,任何一方都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二是自愿是男女雙方本人自愿,而不需要第三人的同意;三是自愿必須是男女雙方真實的自愿而不是勉強同意。強調結婚必須男女雙方自愿,并不禁止男女雙方就結婚問題向第三人(父母、親朋好友等)征求意見,也不禁止第三人對擬結婚的男女雙方提出建議,只是是否征求或者采納第三人的建議,由結婚當事人決定。
第三,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實。男女雙方有權自主決定婚姻大事,不受任何第三人的強迫或干涉。一般情況下,在自愿基礎的意思表示能夠反映當事人的真實想法。應當注意的是,“真實”的意思表示僅僅排除外來的干涉,而并不附加其他的條件。男女雙方的社會、經濟等地位不同,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婚姻的目的和價值取向不同,這些必然對當事人作出決定產生影響。一方面,不能為“真實”制訂其他強制性的標準,只要是為了建立共同婚姻生活而自愿作出的意思表示,就是真實的意思表示。另一方面,這種“真實”是說在當事人表示自己的意思時是出于個人的真正意愿。經過一段時間的共同生活,當事人對婚姻關系的認識可能發生轉變,但不能以此否定原來意思表示的真實性。
第四,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合法。雙方的意思表示不應附加與法律相違背、與婚姻本質相違背的條件。比如,約定“結婚后不得離婚、結婚后不在一起共同生活、生有子女后婚姻關系終止”等內容,都是法律所不允許的。同時,根據法律的原則內容和精神,結婚當事人意思表示內容的核心應當是“同意結為夫妻,并共同生活”。而夫妻之間的權利義務內容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的,結婚當事人不得通過約定增加或減少,如當事人約定“減除夫妻通常的權利義務,夫妻不共同生活”等內容,均屬無效約定。
第五,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符合法定方式。結婚行為是一種要式行為,結婚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須以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場合做出。在我國,當事人應通過結婚申請體現結婚的意思表示內容,而結婚申請應采用書面形式,當事人不能直接口頭申請結婚。男女雙方當事人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共同申請,婚姻登記機關依照法定的程序對當事人的真實意思進行核對,對書面的結婚申請進行審查。只有當結婚當事人同意結婚的意思表示經登記機關的認可后,這種表示才會產生相應的法律后果。故在此以前,雙方在其他場合作出的同意結婚的表示,只能認為是成立婚約即訂婚的合意,而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成立婚姻的合意。
法條關聯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
第一千零四十一條 婚姻家庭受國家保護。
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保護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的合法權益。
第一千零四十二條 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
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第一千零四十六條 結婚應當男女雙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對另一方加以強迫,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加以干涉。
◆《婚姻登記條例》
第六條 辦理結婚登記的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記機關不予登記:
(一)未到法定結婚年齡的;
(二)非雙方自愿的;
(三)一方或者雙方已有配偶的;
(四)屬于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的;
(五)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的。
第三十條 子女應當尊重父母的婚姻權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因父母的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二十一條 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護。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干涉老年人離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
贍養人的贍養義務不因老年人的婚姻關系變化而消除。
◆《婦女權益保障法》
第四十四條 國家保護婦女的婚姻自主權。禁止干涉婦女的結婚、離婚自由。
◆《刑法》
第二百五十七條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死亡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訴的才處理。
案例評議
權某某(男)與韓某某(女)離婚糾紛案[1]
◆裁判規則
一審法院認為,雙方婚前了解不夠,婚后未建立真摯的夫妻感情,準予離婚,并對彩禮、財產等一并判決。權某某上訴稱,其與韓某某有雙方婚前協議約定,如果韓某某提出離婚,則上訴人結婚首飾不予返還,現韓某某提出離婚,違背婚前財產約定,請求撤銷原判。二審法院認為,婚前協議約定違反我國婚姻法關于結婚自愿、離婚自由的強制性規定,其對雙方身份關系的限制性約定系無效條款,最終維持原判。
◆評議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第一千零四十六條是關于結婚自由的規定,婚姻自由權是指婚姻當事人享有自主決定自己婚姻的權利。婚姻當事人基于法律規定和本人意志,自主決定自己的婚姻問題,不受他人的非法干涉。婚姻自由包括結婚自由、離婚自由。以暴力、威脅等手段干涉他人婚姻自由,情節嚴重的,構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該條是關于結婚自由不受干涉的規定。關于結婚不自由的情況,雙方通常是在離婚時作為離婚的一個理由予以提出。本案亦是如此。對于權某某主張的婚前協議,二審法院認為是違反結婚自愿、離婚自由的強制性規定而認定無效,維持一審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