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真題解析

考區一 基本原則

1.(2014-3-37)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誠信原則的基本精神,下列哪一選項符合誠信原則?

A.當事人以欺騙的方法形成不正當訴訟狀態

B.證人故意提供虛假證言

C.法院根據案件審理情況對當事人提供的證據不予采信

D.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證據任意進行取舍或否定

【解析】本題考查民事訴訟的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是指民事訴訟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及法官在訴訟進行中,其訴訟行為應該符合守法、公正、誠實、守信的要求。該原則對訴訟參與人和法官都有約束力。A、B兩個選項顯然是不符合誠實信用原則的。《民訴解釋》第105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觀地審核證據,依照法律規定,運用邏輯推理和日常生活經驗法則,對證據有無證明力和證明力大小進行判斷,并公開判斷的理由和結果。”因此,C選項符合誠實信用原則的要求;而D選項說法院對證據進行任意取舍,則不合法。C選項正確。(C)

2.(2014-3-35)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是公平正義,因此必須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下列哪一民事訴訟基本原則最能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的內涵?

A.檢察監督原則

B.誠實信用原則

C.當事人訴訟權利平等原則

D.同等原則和對等原則

【解析】本題考查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

這是一道送分題。檢察監督原則是指人民檢察院有權對民事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督。誠實信用原則指民事訴訟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及法官在訴訟進行中,其訴訟行為應該符合公正、誠實、守信的要求。上述兩項原則都與平等內涵無關。所以,A、B選項都錯誤。

對等原則是指外國法院限制我國當事人訴訟權利的,我國人民法院也對該國當事人的訴訟權利予以限制。它與平等內涵也無關。同等原則是指在我國民事訴訟中,賦予外國的或無國籍的當事人與我國當事人同等的訴訟權利義務。該原則對平等內涵只是略有體現,僅僅要求不同國籍當事人之間的平等。所以D選項也錯誤。

當事人訴訟權利平等原則,是指民事訴訟當事人具有平等的訴訟權利,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平等地保障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該原則涵括了所有當事人的平等,在四個選項中最能體現平等內涵。C選項正確。(C)

3.(2013-3-45)關于民事訴訟基本原則的表述,下列哪一選項正確?

A.外國人在我國進行民事訴訟時,與中國人享有同等的訴訟權利義務,體現了當事人訴訟權利平等原則

B.法院未根據當事人的自認進行事實認定,違背了處分原則

C.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系與法院根據案件事實作出的認定不一致時,根據處分原則,當事人可以變更訴訟請求

D.環保組織向法院提起公益訴訟,體現了支持起訴原則

【解析】本題考查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

《民事訴訟法》第5條規定:“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在人民法院起訴、應訴,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同等的訴訟權利義務。”這是同等原則的法律規定。而訴訟權利平等原則,則是指當事人之間享有平等的訴訟權利。所以A選項錯誤。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3條之規定,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可見,處分原則是指當事人對權利的處分。而自認是當事人針對事實的承認,與處分原則無關。另外,根據《民事證據規定》第8條之規定,自認的事實與已經查明的事實不符的,人民法院不予確認。可見,法院未必根據自認進行事實認定。因此,B選項錯誤。

根據《民事證據規定》第53條之規定,訴訟過程中,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系性質或者民事行為效力與人民法院根據案件事實作出的認定不一致的,當事人有權變更訴訟請求。另外,變更訴訟請求確系處分原則的體現,因此C選項正確。

《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對損害國家、集體或者個人民事權益的行為,可以支持受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這是支持起訴原則的規定。在支持起訴原則中,支持起訴的主體并不是當事人。環保組織向法院提起公益訴訟,環保組織本身即作為原告,這不是支持起訴原則的體現。D選項錯誤。(C)

4.(2011-3-38)關于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在民事訴訟中的具體體現,下列哪一說法正確?

A.當事人有權決定是否委托代理人代為進行訴訟,是訴訟權利平等原則的體現

B.當事人均有權委托代理人代為進行訴訟,是處分原則的體現

C.原告與被告在訴訟中有一些不同但相對等的權利,是同等原則的體現

D.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不僅要自愿,內容也不得違法,是法院調解自愿和合法原則的體現

【解析】本題考查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

當事人有權決定是否委托代理人代為進行訴訟,是指當事人有委托代理人的決定權,這體現的是處分原則,因此A選項錯誤。

當事人均有權委托代理人代為進行訴訟,是指雙方當事人都平等地享有委托代理人的權利,這體現的是平等原則。B選項錯誤。

原告與被告在訴訟中有一些不同但相對等的權利,體現的是平等原則。當事人在訴訟權利上的平等,表現為兩種情況:第一,當事人的某些訴訟權利是相同的,如原告和被告都享有委托代理、申請回避、提供證據等訴訟權利;第二,當事人的某些訴訟權利是相對的,如原告享有提出訴訟請求的權利,被告則享有反駁原告訴訟請求的權利。而同等原則,根據《民事訴訟法》第5條之規定,是指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在人民法院起訴、應訴,同中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同等的訴訟權利義務。因此C選項錯誤。

《民事訴訟法》第9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愿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所以,D選項正確。(D)

5.(2010-3-88)王某與錢某系夫妻,因感情不和王某提起離婚訴訟,一審法院經審理判決不準予離婚。王某不服提出上訴,二審法院經審理認為應當判決離婚,并對財產分割與子女撫養一并作出判決。關于二審法院的判決,下列哪些選項違反了《民事訴訟法》的原則或制度?

A.處分原則

B.辯論原則

C.兩審終審制度

D.回避制度

【解析】本題考查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和基本制度。

在題干中,一審只提到了王某提起離婚訴訟,而一審的判決也僅僅只是對王某要求解決的婚姻關系問題作了判決。但是,二審判決卻處理了三個問題:判決離婚、判決財產分割以及子女撫養。這就是超出了原告的訴訟請求。法院判決限定于原告訴訟請求之范圍內,這體現了處分原則。所以二審判決違反了處分原則,A選項的表述是對的。

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問題是一審判決沒有處理的問題,二審直接進行了判決。兩審終審制意味著二審判決是終審判決,當事人不得通過上訴進行救濟,因此當事人對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問題不能再上訴救濟。但這兩個問題實際上卻只進行了一次審判,所以違反了兩審終審制,C選項正確。

民事訴訟奉行兩審終審制,這就意味著當事人在一審和二審中都有辯論的權利和機會。前已述及,對于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問題,二審法院違反兩審終審制通過一次審理就作出了終審判決,也就意味著當事人喪失了一次辯論機會。所以,B選項正確。

題干中沒有涉及回避制度,所以D選項錯誤。(ABC)

6.(2008-3-38)甲向法院起訴,要求判決乙返還借款本金2萬元。在案件審理中,借款事實得以認定,同時,法院還查明乙逾期履行還款義務近一年,法院遂根據銀行同期定期存款利息,判決乙還甲借款本金2萬元,利息520元。關于法院對該案判決的評論,下列哪一選項正確?

A.該判決符合法律規定,實事求是,全面保護了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B.該判決不符合法律規定,違反了民事訴訟的處分原則

C.該判決不符合法律規定,違反了民事訴訟的辯論原則

D.該判決不符合法律規定,違反了民事訴訟的平等原則

【解析】本題考查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

本題中,原告甲的訴訟請求是返還借款本金,并未主張利息。但法院在判決本金的同時又主動判決了利息。《民事訴訟法》第13條規定了民事訴訟中當事人的處分權。民事訴訟的目的是解決私權爭議,應當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充分保障當事人行使處分權,這樣才更有利于糾紛的解決。保障當事人行使處分權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法院的判決不得超出當事人訴訟請求的范圍。本案中法院判決超出了原告的訴訟請求,違反了處分原則,因此,A選項錯誤,B選項正確。另外,C、D兩個選項所述原則在本案中皆沒有涉及。(B)

7.(2010-3-97)丙承租了甲、乙共有的房屋,因未付租金被甲、乙起訴。一審法院判決丙支付甲、乙租金及利息共計10,000元,分五個月履行,每月給付2,000元。關于一審法院判決丙給付甲、乙利息的做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違背了民事訴訟的處分原則

B.違背了民事訴訟的辯論原則

C.違背了民事訴訟的當事人訴訟權利平等原則

D.違背了民事訴訟的同等原則

【解析】本題考查民事訴訟中的處分原則。

處分原則,是指民事訴訟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法院判決內容不能超出原告訴訟請求的范圍,這就是體現了原告在自己訴訟請求上的處分原則。本題中,一審時原告并沒有要求被告支付利息,而一審法院判決丙給付甲、乙利息,這就違背了處分原則的要求。因此,A選項正確。B、C、D三個選項所述原則在本案中皆沒有涉及。(A)

8.(2009-3-82)關于辯論原則的表述,下列哪些選項正確?

A.當事人辯論權的行使僅局限于一審程序中開庭審理的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階段

B.當事人向法院提出起訴狀和答辯狀是其行使辯論權的一種表現

C.證人出庭陳述證言是證人行使辯論權的一種表現

D.督促程序不適用辯論原則

【解析】本題考查民事訴訟法上的辯論原則。

辯論原則貫穿于整個民事審判的全過程,包括但不限于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階段。故A選項錯誤。

當事人之間進行辯論的形式,可以是口頭形式,也可以是書面形式,當事人向法院提交起訴狀和答辯狀就是以書面方式行使辯論權的表現,所以B選項正確。

辯論權是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享有的權利,而非所有訴訟參與人的權利,證人不是辯論權主體。所以,C選項錯誤。

辯論權是當事人在訴訟程序中的權利,不適用于非訟程序。因為,非訟程序中并不存在形成對抗的雙方當事人,沒有對抗也就無法辯論。督促程序屬于典型的非訟程序,不能適用辯論原則。因此,D選項正確。(B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乡市| 兴安县| 淮北市| 松潘县| 泾川县| 乌鲁木齐县| 苍南县| 梅河口市| 广德县| 江北区| 织金县| 平舆县| 海兴县| 宽城| 岚皋县| 广安市| 周宁县| 邯郸县| 湄潭县| 屏东市| 南郑县| 克山县| 阿坝县| 红河县| 鄂托克前旗| 哈巴河县| 永州市| 格尔木市| 招远市| 青海省| 平远县| 琼结县| 桦南县| 临武县| 石柱| 行唐县| 嘉兴市| 买车| 河南省| 佛山市| 华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