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雨星辰
- 方文
- 2294字
- 2022-07-28 11:53:13
一年365場雪
美國紐約州有個城市中文名字叫“雪城”,中文名字比本土英文名字叫得響亮。一年至少要下365場雪,四季雪飄,不知何為初雪。有在此居住十年以上的人說,唯沒見過七月下雪,其他月份都見過雪。名至實歸是其一,主要寓意甚美。
雪都是寒冷的,尤其是在雪城最低氣溫達到零下二三十攝氏度時,或暴雪數(shù)尺,或一日數(shù)場雪,真乃一個晶瑩剔透銀裝素裹的世界,真乃“龜言此地之寒,鶴訝今年之雪”。
雪城人卻認為,雪寒而不冷多而不膩,越下人心越暖。雪不知疲倦、不急不躁地下,人自是四平八穩(wěn)、不緊不慢、有雪沒雪一樣地生活,即使夜雪暴降,冰溜盈檐,鏟雪車照樣晝夜不停地工作,大路小路照樣干凈如洗,家家戶戶照樣及時甚至一日三掃門前雪而其樂融融。
路是生命之舟,也是心靈之翼,無論皚皚雪城或茫茫雪原,無論雪下得多么久,多么深厚,只要那些通暢清潔的道路如織如網(wǎng)地通向人們的眼前和腳下,溫暖就如陽光一樣流入心田,自在與淡定亦如互聯(lián)網(wǎng)一樣無處不在。
最冷的時候,也是最暖人心的時候。一月月初的一個深夜,我們一家人從中國到了雪城的家,一進屋就傻眼了,沒有自來水,饑渴只能忍著,抽水馬桶不能用。到了地下室,才知道是水管凍裂了,地下室成了地下水池。還好暖氣爐還在工作,但每個人心里都有一股不知如何是好的寒冷,這一夜除了懵懂無知的孫子以外沒人能睡著。天未亮,趕緊起來清除地下室的水,聯(lián)系城管。值班人員說,十分鐘內(nèi)來人。來了一個工人,二話不說,就在零下二十多攝氏度的室外和數(shù)尺厚的雪地里尋覓水閥。他在開水閘閥前對我們說:“關(guān)好室內(nèi)的水閘閥,看看是室外還是室內(nèi)漏水,如果是室外水管壞了,修理的費用由我們出,外面損壞的路面,等天暖和了我們來修。”我們自然知道是室內(nèi)的毛病,立馬聯(lián)系了修水管的工人。半小時后工人來了,一刻鐘修理完畢,還順便檢修了暖氣爐、空調(diào)、地下排水泵。一夜無眠的憂愁頃刻間消除,人想象的恐懼總是超乎現(xiàn)實,實際的困難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大、那么可怕。一切可怕的想象中的困難都是軟弱無助者的精神夢魘。其實,最大的困難和恐懼源自人的內(nèi)心。
事后知道,是我們夏季離家時預調(diào)地下室的溫度時調(diào)低了度數(shù),未料到今冬會有這場五十年未遇的雪寒。鄰居發(fā)現(xiàn)我們家地下抽水泵在不停地工作,致使抽出來的水使公路路面結(jié)冰如滑冰場,于是報了警。工人們在室外冰雪地里刨開一塊路面找到了水閘閥,才關(guān)停了水。其實,我們家的門沒有鎖,是忘了鎖,但沒有人認為要找房主或想法兒進到屋里。我們的損失很小,倒是城管們不厭其煩,小事不小。三月勘查,四月預算,五月工人們來了,澆瀝青的車來了,軋路的車也來了,先鋪路基,隔了幾日再來澆路面,連陳年壞了的路面都一并修好了。一周后,又開來了一輛裝滿泥土的車,把草坪上的溝洼坑缺填平,還撒上了草籽。好就在這一切事都有人記掛和安排,有需要時就來了,一切皆有條不紊,讓人意外驚喜不已。亦如雪城之雪,飄飄灑灑下著下著就感覺到它的溫暖和情義。連覆蓋在雪地里的草坪都生氣勃勃,四季常青。
人與雪和諧相處,亦如主人對待客人,亦如老友迎接老友,沒有熱情和隨意豈有賓至如歸、高朋滿座?瑞雪最喜歡飄落在溫暖的地方,假如你真正看到了雪城的雪在一年四季的表現(xiàn),你就信了。
雪城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換季概念,偶爾甚至還是顛倒的。冬春之際最難分清:一樣深雪覆地,一樣雪白似粉,躺在上面松軟如棉,不用拍打不會沾身;如同天然的清潔劑,下一場雪就把大地人間凈化一次,一次次凈化的人的靈魂都如雪如水。人們不記得哪一場雪有什么特別,不在意冬日的夜長或企盼寒冬臘月的天明,也不理會詩人雪萊的哲言:“冬天已經(jīng)來臨,春天還會遠嗎?”
晚春和初夏的雪似乎有些變化,“時雪快晴”“雪沐驕陽”“霧松雪柳”“千樹梨花”都是值得觀賞的雪景。雪是下一場少一場,最明顯是天熱一場就緊跟一場雪。雪像撕碎的云,亂紛紛急吼吼來不及起舞就成坨落地,或化為雨水;有時在陰晴交錯中如楊花柳絮漫天飛舞,只見其影不見其蹤;有時夾雪帶雨匆匆而來又草草收場。尤其正晴日,雪過天青云破,相映草色無垠,真正不覺天上人間孰近孰遠。
胡天八月即飛雪;竇娥冤深六月雪;冬雷陣陣,夏雨雪。這被認為是反常或異象。雪城的夏季亦熱亦雪是常事,感到有些熱時,倏地飄些雪來。沒有狂風雷電冰雹,甚至沒覺出明顯征兆,想來就來了,像老朋友串門一樣,不打招呼。熱流中一股冷氣穿過,身子熱了沐浴幾片雪,特別善解人意。運氣好,還會看到雪映彩虹。彩虹在飛揚的雪間慢行,人走進雪間,以為彩虹就在身邊。雪與彩虹縹緲而去,只覺是藍天掉了一塊云,日照云散一片雪;只如你喝了一杯冷飲,爽到了心肺里去。
于雪而言,就是想來該來就來了,隨之秋來,天或冷或熱,雪也像跑熟了路的郵差,一次比一次勤了,直到有一天紛紛揚揚以行代言地宣告,故地重游,要在這兒過一個轟轟烈烈的冬天。
雪城人是見識和習慣了這些雪的表現(xiàn),不會對此表現(xiàn)出特別的憂喜或悲歡,這不是因習慣就無所謂,而是像親戚和老朋友一樣,像鄰居一樣,像雷電風雨空氣一樣,我照顧了你,你也自然顧及了我,彼此依存相安共處。
即使在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時候,除了開車上班人們照常很少出門,照常是有人一邊遛狗一邊散步,不見其始、不知其終的善跑者仍是身穿短褲獨自跑著,雪地上幾乎沒有人的足跡,只有梅花鹿、野兔、狐貍、松鼠等動物的腳印,通向人間的幸福大道自然不是踏著雪印的路。
要是以為這么多的雪會使人變得過于冷靜、缺乏激情、鮮有理想,那就大錯特錯了。雪城是出軍人的地方,年輕人以尚武從軍為榮,少年兒童常常會穿戎裝、扎腰帶、拉練野營,有點像我們那會兒全國學解放軍的樣。
一年365場雪,那是天地效應(yīng)。雪成了人類的近鄰,不是地太高,而是天太近,萬里無礙,伸手就摸著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