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8:國際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
- 飛躍考試輔導中心
- 2851字
- 2022-07-28 11:22:16
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
(1958年6月10日訂于紐約)

第一條
1.由于自然人或法人之間的爭執而引起的仲裁裁決,在一個國家的領土作成,而在另一個國家請求承認和執行時,適用本公約。在一個國家請求承認和執行這個國家不認為是本國裁決的仲裁裁決時,也適用本公約。
2.“仲裁裁決”不僅包括由選定的臨時仲裁員為個別案件所作出的裁決,而且也包括由常設的仲裁機構經當事人的提請而作出的裁決。
3.任何締約國在簽署、批準或者參加本公約或者根據第十條通知擴展的時候,可以在互惠基礎上聲明,本國只對在另一締約國領土內所作成的仲裁裁決的承認和執行,適用本公約。也可以聲明,本國只對根據本國法律屬于商事的法律關系——契約或非契約的——所引起的爭執適用本公約。
第二條
1.如果雙方當事人書面協議,把由于某個可以通過仲裁方式解決的事項有關的特定的法律關系所產生或可能產生的全部或任何爭執提交仲裁,每一個締約國應該承認這種協議。
2.“書面協議”包括合同里的仲裁條款和當事人所簽訂的或者來往書信、電報中所包含的仲裁協議。
3.如果締約國的法院受理一個案件,而就這個案件所涉及的事項,當事人已經達成本條意義內的協議時,除非該法院查明協議是無效的、未生效的或不可能實行的,應該經一方當事人的請求,命令當事人把案件提請仲裁。
第三條
在以下各條所規定的條件下,每一個締約國應該承認仲裁裁決有拘束力,并且依照裁決被請求承認或執行地的程序規則予以執行。承認或執行本公約所適用的仲裁裁決,不應該比承認或執行本國的仲裁裁決規定實質上較為麻煩的條件或較高的費用和開支。
第四條
1.為了獲得前條所提到的承認和執行,請求承認和執行裁決的當事人應該在請求時提供:
(a)經正式承認的裁決正本或經正式證明的副本。
(b)第二條所提到的協議正本或經正式證明的副本。
2.如果上述裁決或協議不是用請求承認或執行裁決所在國的正式文字作成,請求承認和執行的當事人應該為這些條件提供這個國家正式文字的譯文。譯文應該由官員或經過宣誓的翻譯人員或由外交或領事代表證明。
第五條
1.只有在請求承認和執行裁決中的被訴人向請求地管轄機關證明下列情況的時候,才可以根據被訴人的請求,拒絕承認和執行裁決:
(a)第二條所述的協議的雙方當事人,根據對他們適用的法律,當時是處于某種無能為力的情況下;或者根據雙方當事人選定適用的法律,或在沒有這種選定的時候,根據仲裁地國的法律,上述協議是無效的;或者
(b)請求承認和執行裁決中的被訴人,沒有給他有關指定仲裁員或者進行仲裁程序的適當通知,或者由于其他情況而不能對案件提出意見;或者
(c)裁決涉及仲裁協議所沒有提到的,或者不包括在仲裁協議規定之內的爭執;或者裁決內含有對仲裁協議范圍以外事項的決定;但是,對于仲裁協議范圍以內的事項的決定,如果可以將其同仲裁協議范圍以外的事項決定分開,那么,這一部分的決定仍然可以承認和執行;或者
(d)仲裁庭的組成或仲裁程序同當事人間的協議不符,或者當事人間沒有這種協議時,同仲裁地國的法律不符;或者
(e)仲裁對當事人還沒有拘束力,或者仲裁已經被仲裁地國或裁決據以進行的那個締約的指定國的管轄機關撤銷或命令停止執行。
2.裁決被請求承認和執行的管轄機關如果查明有下列情況,也可以拒絕承認和執行:
(a)爭執的事項,依照這個國家的法律,不可以用仲裁方式解決;或者
(b)承認或執行裁決將和這個國家的公共秩序[1]相抵觸。[13/1/38]
第六條
如果已經向第五條第一款第(e)項所提到的管轄機關提出了撤銷或停止執行仲裁裁決的請求,被請求承認和執行裁決的機關如果認為適當,可以延期作出關于執行裁決的決定,也可以經請求執行裁決的當事人的申請,命令對方當事人提供適當的擔保。[13/1/38]
第七條
本公約的規定不影響締約國參加有關承認和執行仲裁裁決的多邊或雙邊協定的效力,也不影響有關當事人所具有的在裁決被請求承認或執行地國的法律或條約所許可的方式和范圍內,利用仲裁裁決的任何權利。
1923年關于仲裁條款的日內瓦議定書和1927年關于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日內瓦公約,對本公約的締約國,在它們開始受本公約拘束的時候以及在它們受本公約拘束的范圍以內失效。
第八條
本公約在1958年12月31日以前接受聯合國的任何會員國,現在或今后是聯合國專門機構成員的任何其他國家,現在或今后是國際法院規章締約國的任何其他國家,或者經聯合國大會邀請的任何其他國簽署。
本公約須經批準,批準書應當送交聯合國秘書長。
第九條
1.本公約接受第八條所提到的一切國家參加。
2.參加本公約應當以參加書交存聯合國秘書長處。
第十條
1.任何國家在簽署、批準或參加本公約的時候,都可以聲明:本公約將擴展到國際關系由這個國家負責的一切或任何地區,這種聲明在本公約對這個國家生效的時候生效。
2.在簽署、批準或參加本公約之后,要作這種擴展,應該通知聯合國秘書長,并從聯合國秘書長接到通知之日后90日起生效,或從本公約對這個國家生效之日起生效,兩者視何日在后而定。
3.關于在簽署、標準或者參加本公約的時候,本公約所沒有擴展到的地區,各有關國家應當考慮采取必要的步驟的可能性,以便本公約的適用范圍能夠擴展到這些地區。但是,如果由于憲法關系而有必要時,應當取得這些地區的政府的同意。
第十一條
對于聯邦國家或者非單一組織的國家應當適用下列規定:
(a)關于屬于聯邦機關立法權限內的本公約條款,聯邦政府的義務同非聯邦國家締約國的義務一樣。
(b)關于屬于聯邦各成員國或立法權限以內的本公約條款如果聯邦成員國或屬地根據聯邦的憲法體系沒有采取立法行動的義務,聯邦政府應當盡早地把這些條款附以積極的推薦通知聯邦成員國或屬地的相應機關。
(c)本公約的聯邦國家締約國,根據任何其他締約國通過聯合國秘書長而提出的請求,應當提供材料說明聯邦和聯邦組成單位的有關本公約任何特定的規定的法律和習慣,以表明立法或其他行動已經在什么范圍內賦予這項規定以效力。
第十二條
1.本公約從第三個國家交存批準書或參加書之日后90日起生效。
2.在第三個國家交存批準書或參加書以后,本公約從每個國家交存批準書或參加書后90日起對這個國家生效。
第十三條
1.任何締約國可以用書面通知聯合國秘書長廢止本公約,廢止從秘書長接到通知之日后1年起生效。
2.依照第十條規定提出聲明或者通知的任何國家,隨時都可以通知聯合國秘書長,聲明從秘書長接到通知之日后1年起,本公約停止擴展到有關地區。
3.對于在廢止生效以前已經開始請求承認或執行裁決程序的仲裁裁決,應該繼續適用本公約。
第十四條
一締約國,以自己有義務適用本公約為理由以外,無權利用本公約對抗其他締約國。
第十五條
聯合國秘書長應當將下列事項通知第八條中所提到的國家:
1.依照第八條的規定簽署和批準本公約:
2.依照第九條的規定參加本公約;
3.依照第一條、第十條和第十一條的規定的聲明和通知;
4.第十二條所規定的本公約的生效日期;
5.第十二條所規定的廢止和通知。
第十六條
1.本公約的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本同等有效,由聯合國檔案處保存。
2.聯合國秘書長應當把經過證明的本公約副本給予第八條所提到的國家。
[1] 公共秩序也有直譯為公共政策。——譯者注
- 2023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法律法規匯編指導性案例書4:民事訴訟法與仲裁制度
- 2018年法律碩士聯考重要法條釋解
- 2014司法考試高頻考點隨身讀
- 2023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主觀題法條檢索與定位
- 2024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5:民法·知識產權法
- 2019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教材一本通1:民法·知識產權法
- 2019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教材一本通2:刑法
- 試卷三突破100分(2016年百分百表考前沖刺系列)
-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考研專業課真題詳解(2007—2021)
- 2018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主觀題答題必背用句指引
- 2020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法律法規匯編便攜本(第三卷):民法·知識產權法·商法·民事訴訟法與仲裁制度
- 2024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2: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社保法
- 2018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輔導用書·司法考試真題階梯式三輪瘋狂集訓(2002-2017):憲法·司法制度卷
- 2021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記憶通
- 2014國家司法考試全攻略:國際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