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C。博丹是歷史上第一個系統論述國家主權學說的思想家。他認為“主權是一個國家進行指揮的、絕對的和永久的權力”,又是“對公民和臣民的不受任何法律限制的最高權力”。

2.答案:D。《欽定憲法大綱》帶有濃厚的封建性質,并沒有設立責任內閣制,而且當時的立法者明確提到,立法、司法、行政三權都統一由皇帝行使,故選項D錯誤。

二、不定項選擇題

1.答案:ABCD。憲法學的學科體系包括:憲法學原理、中國憲法學、外國憲法學、比較憲法學、憲法思想史、憲法制度史、憲法社會學、憲法經濟學和憲法政治學、憲法解釋學。

2.答案:AC。在古希臘客觀唯心主義哲學家柏拉圖看來,除理想的賢人政體外,希臘各城邦有軍閥政體、寡頭政體、平民政體和專制政體四種形式。而且這四種都是不符合正義的政體。同時,他首次提出劃分政體的兩個標志:一是根據執政人數的多少加以劃分;二是根據執政者是否依法行使權力。并據此將政體劃分為君主政體與暴君政體、貴族政體與財閥政體、共和政體與暴民政體。

3.答案:ABD。對世界各國憲法理論與實踐的考察表明,憲法的基本原則主要有人民主權原則、基本人權原則、權力制約原則和法治原則。選項A體現的是基本人權原則。選項B體現的是權力制約原則,也可以從憲法實施的保障角度來理解。選項C錯誤。權力制約原則是通過憲法規定達到各種機關權力的平衡,而不是加強司法審查弱化行政權力。選項D正確。憲法的國際化趨勢日益明顯。它要求將生存權、發展權、環境權等體現終極人性關懷的人權納入各國憲法對國民權利的保護范圍。聯合國、歐盟等國際組織發揮了單個國家所不能完成的推動和組織作用。故憲法基本原則的國際化是一種趨勢。

三、名詞解釋

1.答案:憲法的基本規范指采用民主制形式進行統治的國家,通過立憲活動,將統治階級管理國家和社會的意志以根本法的形式確認下來的主要的行為規范。

2.答案:憲法思想史是指通過闡述人類歷史上人們對憲法問題的認識歷史,探討憲法思想發展規律的科學。

3.答案:比較憲法學是指對各國憲法從縱、橫兩個方面進行比較研究,并通過對其異同優劣的分析,以深化對憲法和憲法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的認識的科學。在理論界有廣義比較憲法學和狹義比較憲法學之分。

4.答案:憲法政治學是憲法學與政治學相結合而形成的一門新興學科。憲法學本身具有很強的政治性,在有些國家,如法國,憲法學包含許多政治學課題,這是憲法政治學得以產生的前提和基礎。憲法政治學的研究內容,不僅包括從政治學角度研究憲法問題,并廣泛采用動態研究方法,強調憲法學理論的運用,而且還非常重視憲法學理論與政治現實之間的聯系。

5.答案:憲法解釋學是指在憲法實施過程中,對憲法條文的確切含義與界限進行研究的科學。盡管在我國學術界,人們對憲法解釋學存有貶斥之意,但在憲法學學科體系中,憲法解釋學卻是實用性最強、普及面最廣的一門分支學科。它不僅關系到人們對憲法條文的正確理解和執行,而且關系到民主法治建設的具體狀況。

四、簡答題

1.答案:埃斯曼 (Adhemar Esmein,1848~1913年)是法國古典憲法學理論的集大成者,也是法國現代憲法學的創始人。埃斯曼的憲法學理論,主要體現在他于1895年出版的《法國憲法和比較憲法綱要》一書中。在該書中,他對憲法學的研究對象、國家形態和統治形態的具體內涵、對憲法學對象的限定以及憲法的基本原理、憲法學的理論體系等問題進行了分析。他認為,憲法學研究的首先是國家,但國家要生存,必須有一定的國家形態和統治形態,而規定這兩種形態的只有憲法。因此,憲法學的對象就是憲法,即國家形態和統治形態。但只有保障個人權利的憲法,規定國家形態、統治形態、限制國家權力的憲法,才是埃斯曼憲法學研究的對象。因此,近代的政治自由是埃斯曼憲法學體系的目的和核心,由這個目的和核心派生的憲法基本原理,來源于英國近代憲法和法國大革命以及為大革命作準備的思想運動。在英國具體表現就是四項制度:代表制、兩院制、大臣責任制和議會內閣制,它們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憲法制度的基礎;在法國就具體表現為四項理論成果:國民主權、權力分立、個人權利和成文憲法,它們構成了近代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憲法理論的基礎。埃斯曼接著對這八項憲法的基本原理和制度進行了歷史的、比較的闡述,從而構造出近代資產階級憲法學的理論體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個人權利理論、國民主權理論和代表制理論。概言之,埃斯曼既繼承了早期資產階級的憲法學學說,又有自己的不少創造,從而在法國歷史上最早構造了比較嚴密完整的資產階級憲法學體系。

2.答案:馬爾佩(Raymond Carre de Malberg,1861~1935年)憲法理論主要體現在《國家基本原理研究》《法律一般意志的表示》《法階段理論和法國實定法的對比》等著作中。受歐洲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理論的影響,馬爾佩提出了法的一般理論必須在分析法之后得出的觀點,主張只有由國家制定的規范才是法律,法學是以它以及通過它形成的秩序為研究對象的理論;要求對自然法宣揚的“自然狀態”進行批判等,從而變革了早期資產階級的憲法理論。同時,他對現代資產階級憲法學的一些基本原則和觀念也都有精辟分析。比如,他認為公法是與國家有直接關系的所有人的關系或社會關系之法;認為國民主權與人民主權原理應予以區分,并提出“半代表制”理論;認為第三共和國憲法實踐的不足是缺少對議會的制約力,對其進行改革是法國憲法學發展的方向;認為統治形態可分為民主政體、君主政體和代表制,國民主權是國民的社會性權力,僅存在于全體國民的利益之上,國民主權必須采用代表制等。特別是他提出的國民主權和人民主權的理論以及對議會限制的理論,成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實行公民投票制、總統公選制以及合憲性審查[1]制的直接淵源。

3.答案:20世紀以來,在美國憲法學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的表現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憲法修正案第16條到第27條的頒布,為憲法學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素材;另一方面,一批中青年憲法學家的成長,為美國憲法學的發展注入了強勁的活力。如果說19世紀末葉以前的美國憲法學,是建立在傳統的自然法思想和判例基礎之上,并以研究合憲性查制度,分析、整理憲法判例等為中心內容的話,那么到20世紀初,由于社會學研究方法已廣泛影響憲法學理論,學者們因而日益強調憲法與社會的相互關系。霍爾姆斯的《普通法》、卡多佐的《司法程序的性質》等著作就代表了憲法學研究的水平和趨勢。隨著20世紀20年代后J·弗蘭克的《法和近代精神》、盧埃林的《法理學》等著作對新現實主義法學研究方法的運用,憲法學的研究重點逐漸轉移到對憲法現象的解釋和心理、經濟原因的分析。比爾德的《美國憲法的經濟觀》,詳細探討了美國憲法制定過程中各種經濟因素的特點及其相互關系,因而是運用“經濟決定論”解釋歷史的代表性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以行為科學理論為基礎,憲法學重點研究司法行為和最高法院判決的決定過程,舒伯特的《憲法政策》就是其代表性著作。20世紀70年代以后,圍繞憲法解釋的基礎問題,學術界形成了解釋派和非解釋派。此后,批判法學研究也推進了美國憲法學的發展。現代美國憲法學研究的重點主要包括美國憲法制度(體系),聯邦法院和法,最高法院的法官,合憲性審查權,聯邦制,戰爭權,對外事務和總統,各項政治、民事權利的保障,自由的憲法基礎,聯邦權和州權,國會、政府和憲法,憲法與經濟制度,對國民的司法程序保護,等等。

4.答案:在西方憲法學萌芽時期與創立時期,亞里士多德、霍布斯、盧梭、霍爾巴赫等人均對“基本法”問題進行過闡述。在憲法學萌芽時期,相傳亞里士多德曾研究過古希臘158個城邦國家的政制,并在研究的基礎上將法律分為基本法與非基本法。他說的基本法就是憲法。在他看來,憲法規定國家政權的基本結構和權限,統治者人數的多寡,以及公民在城邦中的法律地位,即基本權利和義務等內容。而非基本法則指憲法以外的其他實體法和程序法。同時他認為,一般法律必須以憲法為依據,必須從屬于憲法。他指出:“政體(憲法)為城邦一切政治組織的依據,其中尤其著重于政治所由以決定的‘最高治權’的組織。”他還指出:“法律實際是,也應該是根據政體(憲法)來制定的,當然不能讓政體來適應法律。”在憲法學創立時期,霍布斯將人定法分為基本法和非基本法。所謂基本法乃是建國的基礎,無之則國將不國。例如,統治者之宣戰、司法、任命官吏、保安權力以及人民的權利和義務等,均由基本法規定。在盧梭的思想中,所謂政治法是指調節全體對全體的關系或者說主權者對國家的關系的法律,因而也叫根本法。他認為,政治法的基本內容包括主權者與統治者的關系,統治者權威的范圍和界限等。此外,法國政治思想家、哲學家霍爾巴赫提出了“根本法”的范疇等。

五、論述題

答案: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國法律體系和法律制度賴以建立的依據,這就決定了以憲法和憲法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為研究對象的憲法學,在整個法學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1)憲法學屬于基礎理論學科。眾所周知,法學體系是由諸多不同法學學科構筑起來的有機整體。除了以部門法律為研究對象的部門法學,諸如刑法學、民法學、經濟法學、訴訟法學等以外,還有法理學、憲法學等學科。法理學作為整個法學理論體系的基石,是對所有法律規范、法律現象的高度抽象,因此自然屬于基礎理論學科。盡管憲法學也主要以具體的憲法規范為研究對象,有學者因而也將其稱之為部門法學,但我們認為,憲法的根本法性質決定了憲法學理應屬于基礎理論學科。憲法學的這一學科性質決定了學習和研究過程中的兩個特點:一是注重理論。理論性強是基礎理論學科的基本特征。因此,對有關憲法的基本理論以及由憲法確認的有關國家最根本、最重要問題的原則、精神等方面的基本理論都應予以分析和領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握其基本內容。二是注重憲法學與其他法學學科的聯系。既然憲法是根本法,憲法學是基礎理論學科,那么,一方面,憲法學中的理論抽象有賴于各部門法學提供豐富的“養料”;另一方面,憲法學中的理論原則又有賴于各部門法學予以具體化。

(2)憲法學有很強的政治性、政策性。毛澤東曾經指出:一個團體要有一個章程。一個國家也要有一個章程,憲法就是一個總章程。從世界各國的憲法規范來看,任何一部憲法無非主要由國家權力的依法行使和公民權利的有效保障兩大方面組成。歸根結底,就是憲法通過根本大法的形式規范國家權力,從而保障公民權利,因而人們大多習慣性地稱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正因如此,在某種意義上,我們可以把憲法學稱之為治國安邦之學。此外,有學者從憲法學主要以國家政權為研究對象的角度,將憲法學概括為國家政權之學。盡管概括的角度不盡相同,但從學者們的認識,特別是從憲法和憲法學的基本內容,我們都可得出憲法學具有很強的政治性的結論。

(3)憲法學研究的都是國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憲法在一國法律體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相應而言,憲法所規定的內容也是一個國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憲法的目的是保障人權,公民基本權利是憲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們可以說是憲法的宗旨,也是國家的宗旨,故而是憲法中最為根本的問題;為實現保障權利的目標,憲法需要謹慎地設立國家機構,賦予其權力,并對這些權力加以保障和制約,使之為公民權利服務而且不能侵害公民權利。而國家機構如何設置、權力如何分配等涉及一國的政治制度和政治體制,也是國家最為重要的問題之一。此外,憲法所規定的其他事項,如國旗、國徽等,同樣是國家非常重要的問題。

(4)憲法學的涉及面很廣。作為國家的總章程,憲法不僅規定了國家制度和社會制度的基本原則,而且規定了有關國家生活各個方面的基本國策。也就是說,憲法規范涉及國家生活的各個方面,與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科技、教育、衛生、體育等無不相關。這一特點決定了在學習和研究憲法過程中,應盡可能地具備較寬的知識面,特別是政治學、經濟學、歷史學和哲學方面的知識。

憲法學的這些特點不僅充分表明憲法學與其他法學學科的聯系和區別,而且充分表明憲法學對于整個法學學科發展,特別是對于現代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的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憲法學不僅在法學體系中居于基礎地位,在民主法治國家建設過程中,也同樣居于基礎地位。


[1] 又稱“違憲審查”,為表述方便,本書統一使用“合憲性審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梁平县| 浮梁县| 鹤山市| 犍为县| 德昌县| 三门峡市| 翁牛特旗| 湘阴县| 稷山县| 章丘市| 遂平县| 永川市| 西和县| 镇宁| 磐安县| 伊川县| 汉寿县| 宁明县| 罗定市| 新疆| 萍乡市| 正阳县| 荔波县| 邓州市| 罗源县| 泽州县| 黔西县| 麻栗坡县| 汝城县| 塘沽区| 饶平县| 武城县| 彰化县| 博兴县| 安化县| 洪洞县| 苏州市| 秦安县| 泸定县| 洞头县| 永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