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法學專業核心課程配套測試14:國際經濟法配套測試(第十版)
- 教學輔導中心組編
- 2120字
- 2022-07-28 11:23:29
配套測試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關于國際經濟法的調整對象的描述,哪項是正確的?(?。?/p>
A.只調整國家間的經濟關系
B.只調整國際組織間的經濟關系
C.只調整個人、法人之間的跨國經濟關系
D.調整國家、國際組織、不同國家的法人與個人之間的經濟關系
2.《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從性質上講屬于下列哪項?( )
A.國際商業慣例
B.國際公約
C.聯大的規范性決議
D.國內立法
3.下列關于“國際經濟法”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國際經濟法調整的范圍包括有關國際貿易、投資、知識產權、服務、貨幣與金融、稅收、國際經濟組織及其交往的法律與制度
B.國際經濟法是經濟法的一個分支
C.國際經濟法是調整具有涉外因素的經濟關系的法律和制度的總稱
D.以上說法均不正確
4.國際經濟法與國際公法的區別主要體現在(?。?/p>
A.國際公法主要調整國家間的政治、軍事及外交等非經濟關系,而國際經濟法則主要調整各國國際經濟法主體之間的經濟關系
B.慣例是國際經濟法的重要法律淵源,卻不是國際公法的法律淵源
C.國家主權原則是國際公法的基本原則,而國際經濟法的基本原則是平等互利原則
D.國際公法以國家為主體,而國際經濟法則不以國家為主體
5.國際合作與發展原則主要是強調(?。?。
A.發達國家之間的合作
B.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
C.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
D.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合作
6.“跨國法”理論的提出者是(?。?/p>
A.英國學者施瓦曾伯格
B.美國學者杰賽普
C.日本學者金澤良雄
D.法國學者卡羅
7.《洛美協定》的產生,體現了(?。?。
A.南南合作
B.南北合作
C.東西合作
D.北北合作
8.國際經濟法中的首要基本規范是(?。?。
A.經濟主權原則
B.公平互利原則
C.全球合作原則
D.有約必守原則
二、多項選擇題
1.下列哪幾項屬于國際經濟法的法律淵源?(?。?/p>
A.國際經濟條約
B.國際商業慣例
C.國內立法
D.聯大規范性決議
2.下列哪些屬于國際商業慣例的特點?(?。?/p>
A.國際商業慣例是強制性的國際經濟法律淵源
B.國際商業慣例是任意性規范,只有在當事人明確選擇適用的情況下才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
C.當事人在選擇適用商業慣例時,不得對該商業慣例的內容進行任何的修改
D.當事人在選擇適用商業慣例時,可以對該商業慣例進行增、改、刪
3.下列哪些是廣義的國際經濟法所調整的關系?(?。?/p>
A.營業地位于甲國的達維公司與營業地位于中國的彩虹公司之間的貿易關系
B.甲國籍人A與乙國籍人B之間的婚姻關系
C.甲國家與乙國家間的雙邊投資保護協定
D.中國甲公司與中國乙公司之間的采購合同關系
4.下列關于國際經濟法的各項陳述,哪些是正確的?(?。?/p>
A.國際商業慣例是在長期的國際經濟交往中經過反復使用而形成的成文規則
B.國際經濟條約是國家及國際經濟組織為確定其相互之間的權利義務所達成的書面協議
C.國際經濟法的基本原則是指被國際社會公認的,對國際經濟法的各個領域都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原則
D.國際經濟法的主體是指在國際關系中能行使權利和承擔義務的法律人格者
5.下列哪些屬于國際經濟法的調整對象?(?。?/p>
A.一國外貿管理機關對本國外貿公司的管理關系
B.一國有關機構對跨國銀行的法律管制
C.東道國和跨國銀行的母國對跨國銀行海外分支機構的設立及經營活動的法律管制
D.跨國稅收關系
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p>
A.國際經濟條約是國家及國際經濟組織為確定其相互之間的權利義務而達成的書面協議
B.國際經濟法的基本原則是指國際社會公認的、對國際經濟法的各個領域都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原則
C.國際商業慣例是在長期的國際經濟交往中經過反復使用而形成的成文規則,不能隨意修改
D.國際經濟法主體是指在國際關系中能行使權利和承擔義務的法律人格者
7.經濟主權的主要內容包括國家對本國境內的以下各項享有完整的永久主權( )。
A.一切財富
B.一切經濟活動
C.一切機構
D.一切自然資源
8.根據《各國經濟權利和義務憲章》的規定,發達國家在國際經濟往來中應推行(?。?/p>
A.互惠待遇
B.普惠待遇
C.無差別待遇
D.關稅普惠制
9.1974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的重要國際經濟法律文獻有( )。
A.《關于自然資源永久主權的決議》
B.《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宣言》
C.《各國經濟權利和義務憲章》
D.《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行動綱領》
10.經過發展中國家的多年聯合斗爭,“非互惠的普惠待遇”和“非互惠的關稅普惠制”已被載入許多國際文件,如(?。?。
A.《關稅及貿易總協定》
B.《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宣言》
C.《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行動綱領》
D.《各國經濟權利和義務憲章》
三、名詞解釋
1.國際經濟關系
2.國際經濟法的淵源
3.國家的法律確信
4.國家經濟主權原則
5.國際經濟法學
四、簡答題
1.簡述美國學者杰克遜的“國際經濟法”的概念。
2.簡述國家經濟主權原則的含義以及其主要內容。
3.簡評聯合國大會決議在形成和發展國際經濟法方面的意義和作用。
4.簡述國際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5.簡述國際經濟法的淵源。
五、論述題
試論述國際經濟法與國際公法及國際私法的聯系與區別。
六、案例分析題
某中國北京公司與一設在中國上海的某外商獨資企業于2020年12月在北京簽訂了一份貨物買賣合同,由設在中國上海的該外商獨資企業向北京公司出售通信設備,交貨地點為北京公司設在北京的倉庫。合同規定:因合同的執行發生糾紛,雙方應首先通過友好協商解決,如果協商不成,則提交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分會仲裁。適用的法律為《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問:當事人對上述合同作出的法律適用方面的選擇是否正確?